不打不相识

Shirley余

<p class="ql-block">艾运鹏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徐天宇的解说</p> <p class="ql-block">  大课间的操场上,艾运鹏和徐天宇像两只精力旺盛的小麻雀,追闹着跑出队伍,打闹的动静让我不得不将两人叫到一旁。我让他们轮流说清原委,艾运鹏先开口,徐天宇紧接着补充,你来我往两轮下来,事情的脉络逐渐清晰:原来两人早就习惯了用“拍拍打打”的方式互动,只是玩笑开着开着没了分寸,怨气也在一次次“过火”中悄悄攒了起来。我反问他们是否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两人都红着脸点了头,承诺下次会把握好尺度,说着便握了握手,一场小风波看似就此平息。</p><p class="ql-block"> 可当天晚上,艾运鹏家长发来的几张照片让我心里一紧——孩子的脖子上赫然几道抓痕。“难道又和谁起了冲突?”我暗自嘀咕,打定主意第二天一早就把事情问清楚。</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清晨,安顿好班里的同学后,我第一时间把艾运鹏叫到教室外。没想到,这场“新冲突”的主角还是他和徐天宇。“不是已经和好了吗?”我满是疑惑,艾运鹏委屈地解释:“昨天自习课快下课,徐天宇的水杯掉了,我顺手捡起来,他却突然不高兴了。”我追问他觉得自己有错吗,他小声说:“错了,不该多管闲事。”这话让我哭笑不得,帮助别人怎么会是错呢?我立刻把徐天宇叫来,听他说完,我才真正摸清了症结:原来徐天宇对艾运鹏之前的“没分寸”还憋着气,那天艾运鹏捡了水杯,却没直接还给他,反而捡起来又放回地上,还放得更远了。这举动彻底点燃了他的火气,忍不住踢了桌子,矛盾瞬间升级。</p><p class="ql-block"> 我又转头问艾运鹏为何要这么做,他低着头小声说:“我怕捡起来给他,他不领情,就想着把杯子从倒着放成立着,这样他拿起来方便些,可没想到……”我瞬间懂了,这孩子是想主动修复关系,却又怕被拒绝,只能用这种“小心翼翼”的方式示好,可这份心意,偏偏被徐天宇误会成了故意捉弄。</p><p class="ql-block"> 摸清了两个孩子的心思,我笑着开口:“老师先跟你们说句公道话,男孩子调皮捣蛋,就像草原上的小狮子,总爱追跑打闹,这是你们这个年纪独有的活力,一点不奇怪。只是你们现在就像‘半大的小树苗’,脑子还没长‘全’,情绪容易像过山车,换位思考的本事也还没练熟——在家里都是被宠着的宝贝,到了学校里,没人会一直迁就自己,对吧?但你们知道吗?这些小摩擦、小矛盾,其实都是在帮你们‘探边界’,知道别人的底线在哪里,这也是一种成长呀。”</p><p class="ql-block"> 我话锋一转,看向两人:“你们俩愿意互相开玩笑,说到底,是觉得对方‘有意思’,不然才懒得搭理呢,对吧?只是艾运鹏,你的‘玩笑尺’确实松了点;徐天宇,你学习好、爱动脑筋,这点老师一直很认可,但咱们不能揪着小事记仇呀。昨天咱们学的吴留村的故事还记得吗?有人骗了库房三千两黄金,他非但没惩罚,还赏了那人百金,让他改过自新,这就是‘宽厚’。学习好是智商高,待人宽厚才是情商高呀!你是英语课代表,语文课上发言也最积极,要是能在做人上也做个榜样,那才更了不起。”</p><p class="ql-block"> 我又看向艾运鹏:“你看,徐天宇都点头了,他肯定也知道你想和他好好做朋友。”接着转向徐天宇:“冤冤相报何时了呀,昨天握手言和,今天又闹别扭,说到底,是你们的心还没真正‘放下’。要是打心底里理解对方,哪还会轻易生气呢?”</p><p class="ql-block"> 说完,我问艾运鹏:“脖子上的伤,要徐天宇赔偿吗?”艾运鹏想都没想就摇了摇头:“不要!”我立刻对徐天宇说:“你看,艾运鹏多大气!他虽然调皮,但心里特别善良,就算被你抓伤,也舍不得对你发脾气。要是你们俩是兄弟,他对你的‘包容’,可比你对他的多呀。”徐天宇的脸微微泛红,轻轻点了点头。</p><p class="ql-block"> “正好咱们班要组建互帮互助小队,你们俩就结个‘对子’怎么样?”我趁机提议,“徐天宇,你帮艾运鹏补补学习,就当是‘补偿’;艾运鹏,你就教徐天宇多学着‘敞开心’,好不好?”两人对视一眼,都忍不住笑了,用力点了点头。“那咱们再握个手,这次可要真心和好哦!”话音刚落,徐天宇不仅伸手握住了艾运鹏,还像真正的兄弟一样,轻轻抱了抱他。</p><p class="ql-block"> 看着两个孩子脸上真挚的笑容,我赶紧掏出手机,拍下了这温暖的一幕——这一次,没有勉强,没有敷衍,只有发自内心的接纳与和解。那一刻,我比谁都开心,这场小小的冲突,终究变成了一堂生动的“成长课”。</p> <p class="ql-block">老师的劝建</p> <p class="ql-block">  初一的孩子之间,因为开玩笑没有边界,免不了打打闹闹,鸡毛蒜皮。</p><p class="ql-block"> 这不今天一下完语文课,语文课代表吴坤和俞琛涛突然在后面打起来了,许多同学围成一团,劝架的劝架,看热闹的看热闹,我喊他们过来,他俩气呼呼地挤到我跟前,“老师他给我取外号,还写纸条上传给别人看!”吴坤很着急地说,我就让他先描述经过,在此期间,俞琛涛听着不对,想急着反驳,我让俞琛涛保持聆听,不能插嘴,吴坤讲完了,我问他说完了没有,他说:“说完了。”我才请俞琛涛继续描述,在此期间吴坤不能插嘴。俞琛涛说完了,我重复确认他的意思:“吴坤取的外号太黄了,不堪入耳,所以你才取他外号,并传递给别人?”他点头确认。我再确认他有没有说完,确认他说完了,我让吴坤继续补充。</p><p class="ql-block"> 他俩都讲完了各自的委屈,我问他们一句话:“你们各自的做法对还是不对?”他俩都摇头。我说:“既然都不对,那就得对对方道歉,保证以后不能这样。”可他两谁都不肯先道歉。吴坤说:“俞琛涛你得把写了我外号的纸条找出来。”艾运鹏作为知情者,抢着说:“都扔掉了,怎么找?”吴坤不依不饶。我说:“你把给俞琛涛取的外号从空气里找回来。”吴坤有点懵:“空气里怎么找?”“那纸没见了,怎么找?”既然都找不到,吴坤就不再执着找纸条了,也同意先道歉。他俩的矛盾就这样解除了。</p><p class="ql-block"> 但艾运鹏不干了,他也有委屈,他说吴坤把垃圾扔他座位旁边,还有一次故意拿脚拌他。吴坤解释:“垃圾扔了两三次,但是后面改了,可是他还不停地抱怨。拌也拌了,可是这不是他故意的。”我说:“垃圾扔了能改正是好事,不是故意绊也可以原谅,但是要为自己做过的错事表示抱歉,争取原谅。”吴坤不再辩驳,选择了道歉,艾运鹏便不再追究。</p> <p class="ql-block">借“冲突”育人,随“契机”引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片土地不种庄稼,就会长满野草;一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就容易调皮捣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不,刘皓宇的卷子找不到了,上课闲得发慌,便招惹了坐在前排的语文课代表吴坤,结果下课就挨了一耳光。刘皓宇起初委屈地趴在桌上抹眼泪,等我走过去了解情况时,他猛地抬起头,脸涨得通红,大声控诉吴坤打他的行为。这一喊瞬间引来同学围观,现场吵吵嚷嚷,我赶紧把两人带到办公室,打算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我始终相信,初一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是非判断能力,让他们自我反省、互相沟通,远比我单方面说教更有用。我在旁边的作用,就是及时制止他们冲动插嘴,教会他们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学会自我反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处理流程,语文课代表吴坤已经是第三次经历了,他一次比一次淡定。这次他还显出几分“绅士风度”,主动让情绪激动的刘皓宇先开口倾诉。显然,吴坤觉得自己占着理,也没吃亏,所以全程没露出半分委屈,再加上知道我会公平裁决,说话时底气十足。刘皓宇带着哭腔说:“我就是拿绳子绕了一下他的脖子,他就打我,打得特别重!”吴坤等他说完,才冷静地问:“你说完了吗?好,那我说。我当时正在认真听课,你就听左宇轩的唆使,用绳子绕我的脖子,你说这是为什么?”吴坤一直把自己定位成积极好学的好学生,如今无端被冒犯,追问时理直气壮。刘皓宇自知理亏,低着头不敢吭声。我看着他问:“你觉得自己理亏吗?”他轻轻点了点头。我接着说:“既然是你无理在先,那老师也帮不了你。这次就算给你个教训,吴坤还算讲理,只是让你有点痛感;要是你惹到的是下手没轻没重的人,你损失可就大了。下次上课别再这样不做正事、无端招惹是非了,现在还生气吗?”刘皓宇摇了摇头。这么看来,刘皓宇也不是不讲道理,只是挨了打,心里难免觉得委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我让刘皓宇去把左宇轩叫过来,一来是想了解左宇轩唆使刘皓宇的情况,二来也是想借着这个机会,指出左宇轩上课不做笔记、不务正业的问题。刘皓宇走后,我语重心长地对吴坤说:“班主任把你安排在那片‘活跃区’,是相信你能管好自己,还能带动身边的同学。那些同学有时候上课觉得无聊,是该敲醒他们,但绝对不能动手。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可以站起来厉声问‘你在干什么’,他们肯定就不敢了;实在解决不了,再找老师帮忙,明白吗?”吴坤连连点头,有了老师的理解和包容,他特别乐意接受这个建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过多久,刘皓宇就带着左宇轩来了。吴坤先开口:“左宇轩和刘皓宇上课说我坏话,还偷看我腋下。”那天吴坤穿的是无袖背心,说起这事时,还下意识地拢了拢胳膊。左宇轩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小声说:“吴坤说……说我的小鸡鸡……很香。”这话一出口,刘皓宇率先没绷住,捂着嘴“噗嗤”笑出了声,打破了办公室的严肃气氛。左宇轩自己本是“被冒犯”的一方,此刻也从羞耻转为忍俊不禁;吴坤愣了两秒,也跟着笑了起来。我原本绷着的脸,被这阵笑声勾得也破了功,办公室里顿时一片笑声,刚才的紧张劲儿一下子全没了。等大家笑够了,我趁机问:“看来都是玩笑没掌握好分寸,现在你们还想追究吗?”三个男生都摇了摇头。我又补充道:“以后别开这种让人不舒服的玩笑,同学之间相处,得懂得尊重对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了第二节晚自习,我把左宇轩叫到讲台上帮忙。多媒体屏幕上总爬着小虫子,一碰到鼠标区域,PPT就会乱翻。我跟他说:“老师太忙了,既要盯着大家做笔记、不让你们说话,还得防着虫子乱翻PPT。所以咱们‘以人治虫’,你帮我看着课件,我就能安心讲课了。”刘皓宇在下面看着眼馋,也举手喊:“老师,我也想帮忙!”我想起他控诉时嗓门格外洪亮,便说:“那你就帮大家读PPT上的重点吧,这样既能帮到视力不好的同学,也能给我减轻点负担。”刘皓宇特别乐意,立刻站到课件另外一边,读得又响亮又认真,但边读边忍不住笑,他大概很少又这样的机会,但是几轮下来,他笑的少了,更淡定流利了。学生们记笔记的时候,他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底下的同学都被他俩吸引了,听课的劲头格外足,连读书的声音都透着股认真劲儿。</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三节晚自习,刘皓宇和左宇轩还追着我要上台帮忙,后来干脆搬了凳子坐在讲台两边,手里端着笔记本,一边帮忙一边自己记起了笔记。真了不起,这两个孩子算是找对了“开关”,学习的内驱力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吴坤坐在下面,耳根没了这两人的打扰,也终于能清净地学习。我趁机对全班说:“你们看,左宇轩现在都开始认真做笔记了,还有谁没动笔啊?”我放眼望去,原本爱捣乱的刘道老实了,总爱偷懒的漆静怡也不敢松懈了,平时嘴巴不停的杨子韩也闭上了嘴;就连一直沉闷、经常上课“离线”的涂鹏瑞,也跃跃欲试地说想参加。我走到他身边小声说:“老师对你的要求得高一点,你得先把之前的卷子订正好,才能有机会上来帮忙。”涂鹏瑞立马来了劲,当场保证下次会好好听课、动笔订正。我心里想着:左宇轩和刘皓宇的积极性刚调动起来,这招对他俩特别管用,可不能随便换人,换了人估计就没这效果了。先让其他同学羡慕着,也让他俩知道,这是属于他们的“特权”。孔子主张“因材施教”,我可不能把这方法用在每个学生身上——要是大家都学着不做笔记、等着上台露脸,那课堂秩序可就乱了套,这怎么行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其实,孩子的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同学之间的冲突,本质上是在告诉彼此“自己的底线在哪里”;学生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能慢慢学会换位思考;而老师在处理学生各种问题时,也能学会打破僵局、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这便是“教学相长”的真正意义。</p> <p class="ql-block">  我那并不完美的语文课代表</p><p class="ql-block"> 我的语文课代表是一个个子很高的男孩,说话不太利索,甚至在一些聪明的同学看来表达有些迟钝;他的语文水平也不是全班最好的,作业质量一般;他也很调皮,下课喜欢和同学开开玩笑,玩笑开过了,经常会惹出一些不友好的声音;他也经常因为这些不友好,向我汇报情况,我并没因为他问题不断而嫌弃,而是看到他做事积极,愿意虚心听取建议这两个大优点,所以我也愿意为他排忧解难,帮助他更好地成长。</p><p class="ql-block"> 这不,刚下语文课,他立马跑黑板上布置作业。边反馈新问题:“老师,总有人把语文作业改掉。”因为事情已经过去了,我就说:“下次还有这种情况,立马告诉我,我调监控看看是谁。”话没说多久,我才回办公室,坤又来了,说鹏<span style="font-size:18px;">把语文作业擦掉了,把第10课,变成第1课。我立马去教室找鹏,这回我是很严厉的说:“坤一下课,就给我反馈有人擦作业的问题,我并没立马追究,因为已经过去了,我后脚刚进办公室,坤前脚就来告诉我,这回我是肯定不能不管了。你承认吗?”鹏紧张地说:“我没有擦,我改回去了。”坤说看见他改了。我问:“你改了没有?”这回他又说改了。我意识到,鹏可能是改了,又改回去了,加上有点害怕,所以开启了逃避模式,我降低语气语速,希望他好好理清自己的思路,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请你把'改了'和'没改'两个问题说清楚。”他说:“我承认我改了,但是我改回去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我问为什么要这么做。他说:“上次我们问他翻译作业写在书上还是本子上,他说写书上,下午又说写本子上。还把我名字记上去了。我有证人。”他把琛和宇都叫过来作证。我理解了,鹏是对坤不满,而且不止他一个人不满,但是鹏个性直爽,别人顶多嘀咕两句,但他就爱出头教训一下坤。我对鹏阐述了一下我的理解:“你觉得他因为没有跟老师确认作业,导致很多人多写了一遍,所以你用这种方式表达不满对吗?”他点头认同。然后对坤说:“你布置作业积极,老师看到了,同学对你指出问题,是帮助你成长,就像当年李世民身边有魏征一样,所以唐朝才越来越强大,咱们小时候经历越多,长大犯错的几率才越少,你认同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坤点头同意表示以后一定会把问题搞清楚再回答。鹏听到我这样说,似乎得到了理解,表情放松了不少,但是坤心中仍有不满,他对鹏说:“那为什么你总是对我阴阳怪气?”鹏说:“你为什么说错了,还把我名字记上去?我从来没有不写作业的记录?”坤说:“因为你总在那里阴阳我。”</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