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梯田美如画

太行之子

<p class="ql-block">我离开家乡已经60年了,虽然一直生活工作在城市,但与家乡的联系一直没有中断。父母在世时,我常回家看望老人,现在家里再没有亲人了,兄弟姐妹也都在外地居住,但微信让我能随时得知家乡的情况。最近村的戏台重新翻盖,村里每年一次的庙会,由于新戏台的的建成使用,今年更是格外热闹。看着无人机拍摄的视频,来来往往的人群,几乎没有我熟悉的面孔,倒是那村前村后的一片片梯田,引发了我许多童年的记忆,于是我写下这篇《家乡的梯田美如画》</p><p class="ql-block">太行山脉,峰峦连绵,我的故乡,便安卧于这雄伟山体的臂弯之中 。这里,曾是烽火纷飞的抗战主阵地,八路军战士与乡亲们携手御敌,让侵略者深陷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那枪声、杀声与不屈的呐喊,曾久久回荡在太行的沟沟壑壑。 太行山的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养育了抗日军民,家乡何以能让土地贫脊,靠天吃饭的山区军民能坚持抗战,老百姓特别能吃苦是根本原因,就自然条件而言,最让我赞美的还是那层层叠叠的如画般的梯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的春日胜景让人留连忘返。四月迎来了山桃、连翘、梨花等花卉的盛开。人间四月芳菲尽,太行山上的梯田迎来了春耕大忙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脉的春日,总在残雪消融的簌簌声里苏醒,而梯田是这场复苏最生动的注脚。从山脚盘至山腰,层层田垄像大地舒展的褶皱,裹着新翻的泥土气息,在料峭春风里慢慢舒展。</p><p class="ql-block"> 晨雾还未散尽时,梯田浸在淡青色的水汽里,田埂上刚冒芽的狗尾草沾着露珠,风一吹便轻轻摇晃。农人扛着犁耙踏过田垄,铁犁划开湿润的土地,翻出深褐色的土层,混着去年残留的谷茬,散发出清冽的土腥气。偶尔有几只灰雀落在田埂上,啄食土里的草籽,见人走近,便扑棱着翅膀飞向远处的柿树,惊起枝桠间还没褪尽的残雪。</p><p class="ql-block"> 正午阳光渐暖,雾霭散尽,梯田终于露出全貌。低处的田块似乎更为湿润,像碎镜般映着蓝天与云影;高处的地块刚播下谷种,农人种得仔细,每一粒种子都埋在三寸深的土窝里,覆上细土,再洒一层农家肥。田埂边的山桃花开得正好,粉白的花瓣落在山沟的小河里,成了春日里小巧的点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暮色降临时,炊烟从山坳里升起,梯田渐渐隐在黛色的山影中,只余下梯田反射的零星微光。风里的寒意又浓了些,却藏不住泥土里酝酿的生机——那是太行春日里,梯田与农人共同书写的,关于希望的序曲。</p> <p class="ql-block">到了盛夏,梯田仿佛被大自然倾洒了满目的翠绿油彩。一株株挺拔的谷苗、玉米秆,还有那爬蔓的豆藤,以蓬勃的生机,把每寸田土都填得满满当当。从远处眺望,整块梯田恰似巨大的绿翡翠屏风,又仿若层层绿浪堆叠。风漫过,作物枝叶摩挲,"沙沙"作响,那是生命拔节的浅吟低唱,其间还夹杂着布谷鸟清脆的啼鸣,在山风里悠悠传远。</p><p class="ql-block">梯田离村子并不太远,那些古朴的老房屋,是村里世代居住的地方。每一个院子,每一间房子都有着老人们口口相传的故事,墙壁布满岁月斑驳的痕迹,石缝里顽强挤出几株不知名的野花,蓝的、紫的,星星点点。晌午,日头高悬,干活的人们(村里人称受苦人)便会走进各自的院落,或蹲在树下,或倚着石墙,摘下草帽扇风,从水缸里舀出清凉的山泉水解渴,吃着自家烙的面饼手幹的面条,就着咸菜、酸菜,简单却满足。</p> <p class="ql-block">当秋意悄临,梯田迎来了最绚烂的华彩篇章。谷子熟透,沉甸甸的谷穗谦逊地垂着脑袋,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子般耀眼的光。高粱涨红了脸,似是被太行的秋阳灌醉,玉米吐出长长的棕须,咧开嘴,露出饱满黄亮的籽粒。收割的日子里,田埂上满是乡亲们忙碌的身影 他们挽起袖子,手持镰刀,将成熟的庄稼一茬茬割下,堆满田边,而后用毛驴驮着,或挑在肩头,往家运送。丰收喜悦欢声笑语,吆喝牲口的声音与扬场呼风的口哨声,在山谷中交织回荡。</p> <p class="ql-block">如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又让梯田披上了新的发展霓裳。邻近的几个村里还成立了种植合作社,将闲置、荒废的梯田重新整治、开垦。农业专家也常到地头,为乡亲们讲解新的种植方法与田间管理门道。一些梯田种上了特色有机作物,还通过电商平台,把小米、绿豆等农产品销往了五湖四海。而且,故乡依托梯田风光与红色抗战文化,开启了乡村旅游之路。一批批游客慕名而来,他们漫步在田埂小径,惊叹于梯田的壮美,聆听着往昔太行军民浴血奋战的故事,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奇妙交融。</p> <p class="ql-block">太行梯田啊,你是故乡写给天地的绝美诗篇,是先辈馈赠的宝藏,是岁月里永恒的风景。在这抗战胜利八十年后的崭新时期,你以丰饶之态,和着乡村振兴的激昂鼓点,继续编织着太行山下幸福的梦,于时光长河中,静静绽放无尽的魅力与生机 。</p><p class="ql-block">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不断推进,农业大型机械化的普及,大棚等实施农业以及高产稳产农田建设,可能使梯田不再是产粮的主角,甚至因退耕还林等农业政策的调整,梯田有可能不复存在,但像许多工业遗产一样,梯田做为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文化象征,梯田代表了农民的勤劳,代表了先民与自然奋斗的智慧,以梯田形象为代表的乡村文化将永远地传承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