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5年第八游法国——巴黎(二)

青儿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巴黎,埃菲尔铁塔必游的景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不过首先还是把吃放在第一,这里是小红书上介绍的到巴黎必去的面包店,为的是去吃一种叫:“可颂”的面包,据说好吃到会流眼泪的面包。可颂,法文为“Croissant” ,音译成中文便有了充满浪漫气息的名字,在法语里它是“新月”的意思,所以也被称为新月面包,又因外形常被叫做羊角面包、牛角面包,是法式早餐的代表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法国,“可颂”是再寻常不过的存在,巴黎的大街小巷,每一家面包店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是法式早餐的标配,搭配一杯热咖啡,开启法国人美好的一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可颂”主要用黄油和面团制作,将片状黄油裹进面团反复折叠,使黄油和面皮交替分布形成层次,达到起酥效果。高温烘烤时,面包受热膨胀,黄油融化形成蜂窝状气泡组织,造就了“可颂”外脆内软的独特口感。刚出炉的可颂,外皮金黄酥脆,泛着诱人的光泽,轻轻一咬“咔嚓”作响,面包屑簌簌掉落 ,内里柔软绵密,散发着浓郁醇厚的黄油香气,吃起来酥软可口,却也富含高热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对于我来说,这不过是我们在北京任何一家面包店都可以买到的牛角包🥐。巴黎这家店的牛角包🥐个头大,黄油更浓郁,口感醇厚酥脆可口,难怪在全世界闻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网红店里买可颂🥐的客人真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一句让推荐者有些失望的话,牛角包🥐如何和我的牛肉面媲美啊,著名的“可颂”不会让我流泪,而牛肉面却会让我激动,也许北京胃就是这么土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是巴黎著名的铁制镂空高塔,位于法国七区战神广场,是法国地标性建筑、重要文化标志,是巴黎四大城市地标之一(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和巴黎圣母院),来巴黎这四个地标必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菲尔铁塔由法国建筑师古斯塔夫·埃菲尔设计,为1889年巴黎世界博览会而建,耗时2年2个月零5天。埃菲尔铁塔高330米,但是我们没有选择登塔看巴黎全景,因为很多游览过巴黎的游客都一致认为登凯旋门才是看巴黎美景的最佳选择,所以我们也“听人劝吃饱饭”没有登埃菲尔铁塔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菲尔铁塔标志着法兰西资产阶级共和国确立,作为巴黎的重要象征频繁出现在文学、影视、绘画等艺术领域中。它也是世界范围内被模仿次数最多的纪念建筑之一,1991年作为塞纳河沿岸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埃菲尔铁塔前面有一个公园,也是看埃菲尔铁塔全貌最佳地点,本来我们想在公园里走走,没有想到公园里有儿童活动不开放了,于是只能在前面的空地打卡拍照留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过埃菲尔铁塔两个街口有一个网红打卡点,在街道的尽头有一个拍照的窗口,看着很漂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这个打卡点有一家点心店,游客都跑到这里买面包和冰激凌,我们也来凑热闹,排队买了点心和咖啡端着在路边享用。埃菲尔铁塔得养活多少人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用镜头拉过来可以看到塔上的游客,其实人挺多的,等电梯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菲尔铁塔的夜景很漂亮,不过巴黎夜晚来得太晚,要夜里十点才开灯,真的是挺累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离埃菲尔铁塔不远就是塞纳河,我们打车来到河边码头坐游船游览两岸美景,这也是要提前预约的。观察世界上的大城市,几乎所有的著名城市都有一条大河,唯独北京没有,因而我喜欢坐船游览城市风光。塞纳河是法国北部大河,被称为巴黎的“母亲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必要介绍一下塞纳河,塞纳河发源于法国北部的朗格勒高原,全长约780公里,流经巴黎市中心,穿越诺曼底的鲁昂,最终注入勒阿弗尔并汇入英吉利海峡。年均流量达500立方米每秒,总径流量约为158亿立方米。主要支流包括奥布河、约讷河以及马恩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船上在每个座位前方都有一个二维码,扫码下载后可以在手机上听到实时的讲解,有中文介绍,真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塞纳河是巴黎历史与文化的命脉所在,河中央的西岱岛孕育了巴黎城区,岛上的巴黎圣母院(前五张图片)和圣礼拜堂是中世纪建筑杰作。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埃菲尔铁塔等众多著名景点分布在两岸。1991年,塞纳河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坐船游览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休息,当你逛景点累了的时候一边看景一边休息真的不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巴黎圣礼拜堂,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这座教堂被誉为“法国歌德时期的宝石”,建于1243年至1248年,目的是保存耶稣受难时的圣物。教堂的15个窗户每个高近50英尺,每块玻璃讲述不同的圣经故事,共有1113块,生动叙述了耶稣及其圣物的回归。据说这些有故事的玻璃全部是手工制作,单独烧制,玻璃窗相当漂亮。不过这里的安检相当严格,就像机场一样,居然要全身扫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礼拜堂的外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相当漂亮的玻璃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法国巴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中,有一座静谧而庄严的建筑,承载着无数英雄的灵魂与智慧,就是巴黎先贤祠(Panthéon)。它不仅是法国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与艺术的瑰宝。我们来到这里拜谒我们熟知的法国著名人士:伏尔泰、雅克·卢梭、雨果、埃米尔·左拉,居里夫人及丈夫等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伏尔泰,原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是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和旗手,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代表作有哲学小说《老实人》《查第格》、历史著作《路易十四时代》等,以犀利的讽刺和通俗的文字传播启蒙思想。其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反封建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雅克·卢梭,是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经历坎坷,曾当过学徒、仆役、家庭教师等,后在巴黎结识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加入启蒙运动阵营。其著作《爱弥儿》《社会契约论》等出版后,因批判封建专制和教会,遭到法国等国当局的追捕,长期流亡。1778年在法国巴黎东北面的阿蒙农维拉去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雨果,法国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创作历程长达60余年,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著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短篇小说《“诺曼底号”遇难记》等。其中,《巴黎圣母院》突出反封建主题,《悲惨世界》揭露社会矛盾和贫富悬殊,《九三年》展现了革命与人性的复杂冲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埃米尔·左拉,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社会活动家。有《戴蕾斯·拉甘》《实验小说论》《小酒店》《娜娜》《萌芽》《金钱》等。其中,《萌芽》是第一部以工人罢工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无产阶级史诗”;《金钱》剖析了金融资本运作与投机者的贪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居里夫人,我们最熟悉的女科学家。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素钋和镭,之后历时数年从数吨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微量镭盐。1903年,居里夫妇和贝克勒尔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居里夫人因分离纯镭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她是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也是唯一获得两种不同科学诺贝尔奖的女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她组织流动X光车队,为前线伤员提供诊断和治疗。她还分别在巴黎和华沙创立了居里研究所,这两个研究所至今仍是重要的医学研究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让·佩兰是法国物理学家,192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研究对原子物理学等领域有着重要贡献,尤其是在布朗运动等方面的研究,为物质的原子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图中人物是保罗·朗之万(Paul Langevin),他是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在电磁学、声学等领域贡献卓著。他对超声波的研究及应用有重要推动作用,还在相对论传播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影响,是20世纪物理学发展中的重要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后下面我将用一集专门介绍巴黎圣母院和凡尔赛宫,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期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