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播讲人:专业配音师大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七十七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楚老师走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临近六七年的八月十五,车间依旧十分繁忙。各个工位都没闲着。楚老师在字架前专心捡字,副厂长在车间门口,冲里头高声喊:“小楚!传达室接电话!”,整个车间就她可以喊楚老师叫小楚!楚老师一边儿答应,一边儿往大门口的传达室跑。这个电话接了有十几分钟,出了传达室,她就走找副厂长去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俩在办公室交谈了有半个钟头,在办公室门口还听到副厂长低声说:“臻大的事儿,我可做不了主,等老马回来再说吧!”我看了她俩的神情,知道事儿不小,到底要发生啥事儿?我也没估摸出来。第二天楚老师没来上班。第三天,她到班儿上不大会儿,拿了些东西就匆匆走了。我问方卉,方卉说:“她只说家里有事儿,把这两天要干的活儿交待给我,其余啥也没说!”我和方卉去找副厂长,副厂长说:“楚老师要调走了,回原单位干老本行啦!”。啥老本行?她原来不是干捡字的?到后来才知道,楚老师原来在省军区印刷厂工作,是排版车间的大拿,是主要负责照像制版。这种技术是当时印刷技术的尖端。据说全郑州除了省日报社,郑州晚报社,省出版社,没有几家有这样的设备和会这门儿技术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楚老师的老公,原本是军区印刷厂的厂长,由于这场大风暴的横扫,被打成了“走资派”,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改造去了,一去就是二年。所以楚老师也跟着受了牵连。工厂停了工,车间封了门,她也只好自谋生路,来到街办小厂打工维持生计。我们相处了两年,她从来不提及她的个人经历和家庭状况,每天都保持一种向上奋进的状态。她非常有亲和力,喜欢和年轻人交往,从没有从她嘴里听到过半句的抱怨。把一身的正能量默默地传递给身边儿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得知楚老师要离开我们了,先是一惊,根本不相信自已的耳朵。然后是一痛,这么好的人咋说走就要走了呢?当初赵师傅回开封,都伤了一次心,如今楚老师又要离开,实在是叫人难以接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三天上午,楚老师来到车间,副厂长把当班的职工都招呼过来,公布了楚老师要调走的事情。大家伙儿都表示十分惋惜。楚老师一脸轻松的说:“咱厂这一批年轻人学嘞快!现在都快能挑大梁了,我们这些老同志也该挪挪窝儿,让让位儿啦!”。她接着说:“我学照像制版也不容易,想趁着现在还能干得动,好好的再干几年。如果咱厂需要这方面的技术,去找我,包教包会,决不保守!”。楚老师临走时还发出邀请,等她到新的岗位安顿好了,一是请大家去参观,一定请大家到家中做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约过了有半个月,我就憋不住想去看看楚老师。方卉和欣欣抢着要去,小周小袁知道了也要跟着去。小苏这家伙儿有点儿烦他,就故意瞒着他。敲定好时间,趁着小苏上夜班儿,我们就好行动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向副厂长请了半天假,五个人骑了三辆自行车就出发了。沿着二七路一直向北,欣欣自己骑一辆二六型的“小风凰”,小周小袁骑了两台二八型的“大飞鸽”。车后座上一个带着我,一个带着方卉,他俩凹着腰地往前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省军区大门口,哨兵不让进,说去印刷厂要到生活区。边走边问几经打听才找到印刷厂。人家那印刷厂才叫一个大呀!光印刷车间都有四个。圆盘印刷车间,对脸安装24台圆盘印刷机。四开印刷车间,一拉溜安装八台四开印刷机。对开印刷车间,四台大型对开印刷机开得哇哇的。还有专门的彩印车间,可以完成七色套印。印出来的画跟真的一样。楚老师工作的地方是一幢独立的两层小楼。有铸字车间,捡字车间,排版车间和制版车间。楚老师是在楼上的制版车间。楚老师身穿一件纯白色的工作服,很像医生穿的白外套,头戴一顶白色平顶防尘帽。坐在案台前认真校对着刚出来的新版。这个车间的一位年轻姑娘在楚老师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楚老师才知道了我们的存在。赶快站起快速朝我们走来。我们把楚老师团团围住,不停地问这问那。总想知道更多更新鲜的事情。楚老师引领我们参观了整个照像制版车间,介绍了制版的工艺流程,讲解了照像制版的工艺特点和先进性。她说:“干这项工作,要特别认真加细心。不像活字排版,错了容易改正,制版就不同了,那怕错了一个,一个标点符号,就必领推倒重来。粗心大意是干不成制版工作的!”正赶上中早下班,楚老师执意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我们便一口答应了。出了印刷厂,没有多远就到了楚老师的家,三层青砖小楼,楚老师在一层。开门的楚老师的爱人,一个五十岁上下的壮年男子,胸前系一个大围裙,满脸堆笑地说着、“欢迎欢迎,欢迎大家来我家做客!”宾主落座,一阵寒喧。席间楚老师两口子再三感谢我们这几个徒弟佬,在他们家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期间,给予楚老师的关照和支持,使他们家才能枯木逢春再度兴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还要上班呢?没敢久留,向楚老师两口子辞别后,我们就沿着新通桥、二七路原路返厂。到了百货大楼的十字街口,已经再也听不到当年“三国论战”的奇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欲知后事,下回再叙!】</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