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七里山塘

horse

苏州古城,别名姑苏,是吴文化发祥地,拥有2500多年建城史,至今仍保持春秋时期的位置和“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苏州古城是中国保护最完好的古城之一,主要体现三个方面:严密的保护体系、历史肌理的延续、完整的双棋盘格局。<br> 清晨,站在酒店房间窗前,俯瞰古城全景,可以看到,古城与现代城市有一条明显界线,云雾之中可看见苏州现代城市地标性建筑,东方之门(俗称“大秋裤”)。而在古城,标志性建筑北寺塔‌(又称报恩寺塔)鹤立鸡群,这是一座始建于三国时期(约1800年前)的古塔,总高76米,它是苏州古城内唯一超过24米的建筑,自1986年起成为古城天际线标志。 虽然到过苏州无数次,但也是第一次看见古城日出。清晨,古城还在沉睡中,东边天际线突然炸开个小亮点,不久变大变园。看着太阳一点一点从地平线升起,朝霞映红了古城。在云雾缭绕中,古城的粉墙黛瓦与现代城市建筑相互映衬,和谐共生,形成江南独有的浪漫。 我所住的酒店在山塘街附近。走出酒店,迎着初升的太阳,来到山塘河和大运河交界之地,以此为起点,游览有“姑苏第一名街”之称的山塘街。 山塘河是大运河西北方向进入苏州古城的主干河道。山塘河与大运河连接贯通,是大运河水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大运河苏州段的主干航道之一。山塘街是中国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始建于唐代,由白居易主持开凿,全长约3600米。 山塘街河相伴相生,以水陆并行的江南风貌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著称。山塘河历史文化街区现存文物古迹众多,文化遗存丰富,有会馆、寺庙、祠堂、戏楼、牌坊、园林、古桥、宅第等,是该地区千年历史进程以及经济、文化繁荣的实物见证。<br> 进入山塘街的正大门,是一座华丽的牌坊,上书“山塘胜跡”。山塘街为东南往西北走向,全长约七里,所以故有“七里山塘”之称。七里山塘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之美誉。<br> 进入山塘街正门不远处有一座祠堂,是当地百姓为感念白居易修建山塘街而为他所建的白公祠,里面有白居易像以供游客瞻仰。 御碑亭位于苏州山塘街入口处,是一座四方亭,亭内石碑刻有乾隆皇帝题写的“山塘寻胜”四字。御碑亭采用传统四方造型,琉璃瓦覆盖顶面,石碑高1.85米、宽1.05米,碑文为乾隆手迹。作为山塘街的标志性入口,该亭体现了江南园林与皇家文化的融合。 朝宗阁是位于苏州山塘街起始处的一座三层攒尖式八角亭,周身通红,与古桥、运河、翠柳等景观相映成趣,具有明清建筑意境。朝宗阁的背后,隐藏着一段深厚的历史。它与明朝的“洪武赶散”事件紧密相连,是那段大规模移民迁徙的历史见证者。 对于七里山塘,并不陌生,以前也来过,由于人太多,没有仔细游玩。此次到苏州看老舅,下午到,第二天早上离开去镇江。表妹将住宿酒店定在山塘街附近,正好可以利用一晚一早,看看这座历史名街。 清晨,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晴朗的天气,令游览心情愉快。晨曦中的七里山塘,似一幅流动的水墨画,此刻古街上店铺还未开门,街道上稀疏的游人,更增添了一份宁静与平和的氛围。 独自漫步古街小巷,寻找七里山塘几处历史建筑。岭南会馆为明万历年间广州商人创建,清代重建。作为同乡议事、商业交流的场所。现存头门三间,为五山屏风墙硬山顶。岭南会馆是苏州最早设置的会馆之一,建筑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风格。<br> ‌玉涵堂为明代南京吏部尚书吴一鹏(1460-1542)的故居,是苏州山塘街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官宅建筑群,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集建筑艺术、非遗展示与运河文化于一体。<br> 山塘街古戏台是苏州七里山塘的重要文化地标。古戏台为仿唐式建筑,黛瓦结顶、飞檐翘角,卷棚歇山顶的设计使其兼具古典韵味与江南特色。 七里山塘有很多古桥,通贵桥无疑是最有名的,可以说是七里山塘最具代表性的古桥之一,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单孔石拱结构,桥身斑驳的石阶与两侧雕花石栏无声诉说着岁月故事,建筑大师贝聿铭赞誉“桥洞与倒影的构图堪称经典”。 明代所建的通贵桥是七里山塘的标志性取景点,站在桥上,可看到两岸白墙黛瓦的枕河民居、摇曳的灯笼与蜿蜒的河道,构成最经典的“小桥流水”画面。 七里山塘,被誉为姑苏第一名街,是苏州文化的缩影,这还真不是夸张。它最具苏州水城的街巷特点,桥多、巷子多、河道多。此刻,游人尚少,静静的水面倒映着石桥与粉墙黛瓦,共同勾勒出一幅幅充满意境的美丽画卷。 走在古街水巷,可以感觉的到,七里山塘虽历经千年,格局和肌理得到延续。这里是桥文化、水文化、吴文化、民俗文化的浓缩之地,被明代民歌《大九连环》咏为与杭州西湖齐名的“天堂之地”。| <p class="ql-block"><br></p> 明清时期,山塘街是姑苏城内最繁华的地段,东连阊门,西接虎丘,自古便是苏州商贸文化中心,《红楼梦》中提到的“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即指此处。2010年,山塘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2014年作为大运河苏州段遗产点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山塘街热闹非凡,各色人群在这里汇聚,街边的店铺纷纷亮起灯光,古色古香的招牌,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韵味。我从街上走向河岸,走上通贵桥。 此时的七里山塘却是另一翻美景,奖声灯影,绚丽无比。站在桥上眺望,灯笼高挂,照亮水巷,游客络绎不绝,充满浓郁的江南市井烟火,形成“灯火千家市”的景象。 由于游客太多,我反向来到白居易文化苑。唐朝宝历元年大诗人白居易来苏州担任刺史,组织民工疏通山塘河并顺势拓展了河提,供车马往来驱驰。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却办成一件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赢得了良好口碑。苏州人民为了感谢这位为民造福的大诗人,将山塘街称为“白公堤”。为避开人群,决定在这附近的白居易码头上船,夜游山塘河。 山塘河夜游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夜间体验之一,以江南水乡的灯光与历史韵味著称。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乘坐游船夜游山塘河是个绝佳的选择。<br> 夜晚山塘河两岸灯火通明,白墙黑瓦与彩灯交相辉映,各种古石桥造型古朴,雕刻精美,形成独特的“桥影随波动”景观,感受“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夜幕舟行,水声悠扬,灯火夜色。两岸的酒楼茶楼,不时传来评弹声,三弦、琵琶旋律与水波、古桥、灯火以及河道两岸的灰白色民房等元素交织成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都能见到这句诗。“枕河”是苏州最具代表性的特色之一,体现在古城的水系与建筑融合上,使居民住宅与河道紧密相连,形成“人家尽枕河”的独特景观,这就是苏州古城“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 ‌此次七里山塘夜游与晨游的体验,得以欣赏这条历史名街的双重魅力,收获满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