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弱“充很”(小小说)

若水(才苏)

<p class="ql-block">  那年大年初一午时,田家院子里静得出奇。田老汉蹲在堂屋门槛上,一口接一口嘬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眉头锁成了个“川”字。</p><p class="ql-block"> 产房里突然传来一声婴儿坠盆的声音,田老汉猛地站起身,烟杆在门槛上磕了磕。不一会,接生婆将婴儿擦洗后窠着襁褓抱出来,脸上却不见喜色。</p><p class="ql-block"> “田老爹,是个带把的,可….”接生婆欲言又止。</p><p class="ql-block"> 田老汉接过襁褓中的孙子,那婴儿不哭不闹,睁着一双黑亮的眼睛直直看着他,竟有几分成年人的审视意味。</p><p class="ql-block"> “这孩子,怎么不哭呢?”田老汉心里咯噔一下。</p><p class="ql-block"> 他掐指算了算生辰八字,眉头越发紧锁。这孩子丙辰年正月初一午时出生,命格奇特,五行偏枯,若是养得好,将来能成大事;若是走偏了,怕是要成个混世魔王。</p><p class="ql-block"> “命比较刖,今后可能是个小霸王。”田老汉喃喃自语,随即高声道:“取名‘小弱’!以弱克刚,以柔制强!”</p><p class="ql-block"> 说罢,他转身从鸡圈里捉了只刚会鸣叫的小公鸡,手起刀落,鲜红的鸡血滴入碗中。他将鸡血洒在红纸上,挥毫写下“田小弱”三个字,墨迹淋漓,贴在祖宗牌位下方。</p><p class="ql-block"> 说也奇怪,这写上姓名的红纸刚贴上,产房里就传来“哇”的一声嚎哭,声音洪亮异常,竟将房梁上的陈年灰尘震得簌簌落下。</p><p class="ql-block"> 田老汉愣了片刻,忽然哈哈大笑:“这孙子,怕又是得了咱田家‘充很’的真传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田家的“充很”,在当地是出了名的。</p><p class="ql-block"> 早在清朝年间,西岩湾里的田家枝分三房。小房这一派的老爷子过世了,请风水先生在祖坟山选了块风水宝地。二房人多势众,几个彪形大汉闻讯赶来,不问情由,从丧家猪圈里拖出一头肥猪,用猪圈栅栏方木当场砸死,烹来吃了。老爷子的大儿子与他们理论,结果被打成内伤,卧病半年。那些人还在死者坟旁培了个假坟,意图破坏风水。竟将骨子里透着的五分愚昧,三分狠辣,两分无赖般的充很演绎的淋离尽致。</p><p class="ql-block"> 到了小弱父亲这一辈,田家其中有两个堂兄弟,一户人丁兴旺,生了五个儿子;另一户却只生有一个独生女儿。有一次,人丁兴旺的那家竟为了一句生活中的闲话生了闷气,冲到另一个兄弟家里,将其扇了几个巴掌。将一对亲兄弟充很成冤家。</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从小就听着这些家族旧事长大,那双黑亮的眼睛里,常闪烁着与年龄不相符的思量。</p> <p class="ql-block">  田小弱五岁那年,跟着爷爷去西岩赶集。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前,围着三五个同龄孩子。摊主是个武冈人,手工做的糖人生动有趣,孩子们看得眼馋,却大多囊中羞涩。</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挤进人群,盯着糖人看了半晌,忽然问道:“你这糖人,可以用来充很么?”</p><p class="ql-block"> 摊主一愣,继而大笑:“小娃娃,糖人怎么能充很呢?”</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不言不语,从兜里掏出几个锑毫子——那是爷爷给他买糖包子用的——全部放在摊上:“我全要了。”</p><p class="ql-block"> 摊主惊讶地看着这个不及他腰高的小孩,但还是收下钱,做了七八个糖人。小弱接过糖人,转身分给了周围眼巴巴的孩子,自己却一个没留。</p><p class="ql-block"> 回程的路上,爷爷问:“小弱啊,你为何要把糖人都分给别人啊?”</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抬起头,眼神清亮:“爷爷,田家人的‘充很’是欺负别人,我以后要充很,是要帮助别人。”</p><p class="ql-block"> 田老汉闻言,久久不语,只是摸了摸孙子的头,眼中有了不一样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长到十五岁,已是半大小伙子。他继承了田家人的高大骨架的遗传,却又比寻常少年多了几分沉稳。城步山区的少年们,这个年纪大多开始接触酒水,酒桌上逞强斗狠,成了另一种“充很”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城步素有“酒醉英雄汉”之说,山里人与在部队里呆过的兵哥战友一样,大多善饮,常夸口“酒能喝饱”,“千杯不醉”。</p><p class="ql-block"> 这年春节,田家来了几位远亲,其中有个比小弱大两岁的表哥,酒量极大,在酒桌上已是小有名气。酒过三巡,那表哥便开始“充很”,先用小杯,然后用茶杯,挨个与人比酒,言语间已有几分轻狂。</p><p class="ql-block"> 轮到小弱时,表哥斜眼笑道:“小弱兄弟,听说你们田家的男人最能‘充很’,米酒只能喝饱却喝不醉。来来来,今日让哥哥见识见识!”</p><p class="ql-block"> 满桌人都起哄,小弱却摆摆手:“我不会喝酒。”</p><p class="ql-block"> 表哥更是得意:“田家人不会喝酒?莫非是徒有虚名?”</p><p class="ql-block"> 小弱也不恼,只淡淡一笑:“充很不在于喝酒,表哥若真想见识,明日后山见。”</p><p class="ql-block"> 第二日早上,后山聚集了不少看热闹的人。那表哥酒醒大半,看着陡峭的山路,心里已有了几分怯意。</p><p class="ql-block"> 小弱指着山顶:“咱俩谁先到山顶,谁就算赢了。”</p><p class="ql-block"> 表哥硬着头皮应战。两人同时出发,小弱如履平地,表哥却跌跌撞撞,不到半山腰就已气喘吁吁。最终小弱先到山顶,面不改色;表哥晚了一炷香时间,瘫倒在地。</p><p class="ql-block"> 小弱伸手拉他起来,平静说道:“表哥,酒桌上充很,伤身又误事;这爬山充很,强身又健体。你说哪个更好?”</p><p class="ql-block"> 表哥面红耳赤,无言以对。</p><p class="ql-block"> 事后爷爷问小弱:“你何时练就的这身本事?”</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笑道:“每日清晨,我都偷偷上山练脚力,就为了有一天,能让田家的‘充很’换个样子。”</p> <p class="ql-block">  高中毕业时,田小弱差三分未能被一线本科录取。一年后,田小弱应征入伍,被分到岭南某部服役。部队里五湖四海的兄弟都有,少不了各种形式的“充很”。</p><p class="ql-block"> 1998年,已经担任班长的田小弱随队参加长江抗洪抢险,他带领全班坚守一段险堤半个月,高温酷暑下他中暑晕倒硬是不下火线;连队组织抢险固堤时,他一次扛三个沙装,飞奔上堤,扎扎实实地充了一次很。抢险任务完成后,田小弱荣立三等功,被提升为排长。</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陪同一位河南籍上级军官赴邻近大型企业做客,起初宾主尽欢,互留联系方式,期望常来常往。谁知,酒过三巡,一言不合,竟掀桌相向,还在主人家脸上留下了彩色。结果不欢而散,再无来往。</p><p class="ql-block"> 又有一次,一位战友家中办喜事,众人前去贺喜;晚宴高潮时,其中一位战友兴起,与人对饮,终至不省人事,用担架抬到医院打吊针。</p><p class="ql-block"> 小弱每每见到这般情景,总是摇头不语。</p><p class="ql-block"> 连长注意到这个言语不多却十分扎实可靠的排长,问他:“田小弱,你怎么从不与人拼酒?”</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立正回答:“报告连长,我认为军人要充很,应该在训练场上充,在完成任务中充,在杀敌立功的战场上充,而不是在酒桌上充。”</p><p class="ql-block"> 连长闻言,拍了拍他的肩膀,还特意多看了他几眼。</p> <p class="ql-block">  2000年深秋,部队组织山地进攻作战演习,田小弱所在的连队奉命完成夜间穿插敌后任务。天黑路滑,一名战友不慎跌入深坑,摔折了腿。队伍面临抉择:是留下伤员继续完成任务,还是放弃任务护送伤员回营?</p><p class="ql-block"> 正当大家争论不休时,田小弱站了出来:“连长,给我两个人,我能带伤员继续跟上队伍!”</p><p class="ql-block"> 连长皱眉:“这怎么可能?夜间穿插,带着伤员...”</p><p class="ql-block"> “我能!”田小弱眼神坚定,“请连长相信我!”</p><p class="ql-block"> 最终连长同意了。田小弱让卫生员给伤员进行了包扎,然后和两个战友用战备刀砍来竹杆,用背包带做了个简易担架,轮流抬着伤员前进。他们比预定时间晚了半个小时,却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演习总结会上,连长特别表扬了田小弱:“这次田小弱排长‘充很’,既保护了战友,又完成了任务,充得是时候,充得是地方!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的‘充很’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几年后,田小弱也担任了连长,带出了军区基层建设标兵连,再次立功。部队整编时,田小弱选择去了深圳特区工作。</p> <p class="ql-block">  那年5月,强台风暴雨正面袭击深圳,科技园区洪水汹涌,情况危急。</p><p class="ql-block"> 面对园区齐腰深的积水,众人束手无策。田小弱看着汹涌的洪水,忽然脱下雨衣,率先踏入泥泞中。</p><p class="ql-block"> “来几个人跟我一起挖渠,排水泄洪!”他高声喊道。</p><p class="ql-block"> 几个年轻人受他鼓舞,跟着跳进洪水中。田小弱抡起铁锹,在齐腰深的泥水里开渠疏导积水。雨水打得人睁不开眼,泥浆淹没了半身,田小弱却如中流砥柱,屹立不倒。</p><p class="ql-block"> 治理园区松软边坡时,他又根据当年抗洪抢险的经验,提出了用编织袋装沙土、分层垒压的法子,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这一战,赢得了单位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赞誉</p><p class="ql-block"> 台风过后,领导问他:“那天大家都有些害怕,你怎么就敢第一个跳进去?”</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笑了笑:“我是田家人,又是军人出身,田家人骨子里就会‘充很’,军人的骨子里是迎难而上。我具备这两种素质,知道什么时候该充很、什么时候该迎难而上。”</p> <p class="ql-block">  数年前,九十二岁的爷爷仙逝,田小弱回乡送爷爷最后一程。听说老家有开发商要强占村民土地开设砖厂,乡亲们敢怒不敢言。带头的是个姓李的老板,据说背后有靠山,在城里很有势力。</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回到家里参与处理完爷爷的后事后,发现父辈中几个老人常坐在村头的大树下唉声叹气。</p><p class="ql-block"> “那李老板放话,谁敢反对,就让谁好看!”一个大伯说。</p><p class="ql-block"> 父亲看看小弱,急忙拉住他:“小子,这事你可别插手,那李老板不是好惹的。”</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点点头,却没说话,他上镇司法所要来《城乡规划法》和《物权法》等几本册子,深夜研究起来。</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李老板带着一帮人来到村里,说要“最后通牒”。村民聚在村口,无人敢上前理论。</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时,田小弱从人群中走出来,平静地对李老板说:“我是田小弱,咱们谈谈。”说完,扬了扬手中的法律册子。</p><p class="ql-block"> 李老板斜眼看着他:“你算老几?跟我谈?”</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不卑不亢:“我就算老一吧。这片地最能产粮食,是乡亲们的命根子,你不能说占就占。”</p><p class="ql-block"> 李老板冷笑:“我要偏占呢?”</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也笑了:“那你就是跟我田小弱‘充很’了。你可能不知道,田家人最不怕的就是别人充很。再说了,你可以在田家人面前充很,看你敢不敢在国家法律面前充很?”</p><p class="ql-block"> 双方对峙片刻,李老板忽然大笑:“好!有胆量!我就喜欢你这样的年轻人!这样吧,我给你个面子,咱们找个地方好好谈谈?”</p><p class="ql-block"> 后来田小弱才知道,这李老板也在部队待过多年,退役后自主择业办起了砖厂,最欣赏有胆识的年轻人。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开发商另选地址,并补偿村民一定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  事后父亲心有余悸:“你小子也太敢了!那李老板可是有名的大佬!”</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拉着父亲的手往家走,缓缓道:“老爸,您还记得咱家祖上那些事吗?田家人以前‘充很’,是仗着人多欺负人少;后来酒桌上‘充很’,是图一时之快伤身误事。但我琢磨着,‘充很’本身不是坏事,关键要看为什么充,怎么充。”</p><p class="ql-block"> “面对天灾,挺身而出是充很;面对不公,依法仗义执言也是充很。这种充很,充的是骨气,是担当,是为人的根本!”</p><p class="ql-block"> 父亲停下脚步,仔细打量着这个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儿子,忽然老泪纵横:“好小子,田家的‘充很’,到你这里才算是充对了地方!”</p> <p class="ql-block">  如今田小弱已近知天命之年,亦是单位的中上层。工作之余,在他深圳寻了间铺头开了茶室聊以自慰,接待四方来客。偶尔有老家在深打拼的年轻人问他“充很”的真意,他总会泡上一壶好茶,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 “充很二字,细细品来,包含了人生百态。我想,大约每个人心中,都有‘充很’的冲动。只是有人用来作恶,有人用来行善;有人用来欺人,有人用来助人;有人用来显摆,有人用来担当。”</p><p class="ql-block"> “那些只会窝里横的‘充很’者,终究成不了气候;那些在酒桌上逞英雄的‘充很’者,不过图一时之快;唯有那些迎难而上、在强敌面前敢于亮剑的‘充很’者,才是撑起社会的脊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窗外,阳光透过海水泛上岸来,照在田小弱平静的脸上。茶室墙上有幅字,是他亲手所书:</p><p class="ql-block"> “该充很时须奋勇,不该充很莫逞强。”</p><p class="ql-block"> 城步的山水依旧,田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只是如今的“充很”,有了新的含义,新的传承。</p><p class="ql-block"> 田小弱泡的茶香袅袅升起,恰似苗岭深山的云雾,缭绕不散,意味深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