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歌,情牵半百。

求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2025年9月7日,一场意义非凡的聚会在北京门头沟赠饭时代饭庄举行,它承载着一段难以磨灭的历史,见证着一群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深厚情谊。这便是北京赴阿荣旗太平庄公社下乡知青纪念下乡57周年聚会。</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57年前,1968年9月7日,一列綠皮火东知青专列从北京缓缓驶出,满载着北京市东城、西城、海淀门头沟等多个区的960多名老三届中学毕业生,向着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阿荣旗进发。那时的他们,青春正好,怀揣着报国理想与懵懂憧憬,告别了熟悉的京城,奔赴那片陌生而广袤的黑土地,开启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知青岁月。</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青们在阿荣旗开荒种地、修路建房、教书育人、治病扶困,为当地架起了农村与都市文化对接的桥梁。广阔的阿荣大地留下了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美丽的呼伦贝尔也见证了他们的青春奋斗。知青们与阿荣旗各族人民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结下了难以割舍的情谊。哪怕知青返城后,这份情谊也从未淡去。1998年阿荣旗遭受洪灾,知青们发动所在集团驻京单位捐助10万元及大批赈灾物资;2002年王杰广场落成前夕,知青帮忙牵线恳请军委迟浩田副主席题词;2005年帮助扎阿铁路的建设计划在原铁道部获批立项;2018年北京知青下乡50周年,460余知青及友人在阿荣旗建知青石植知青林,让“知青情结”永驻。</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如今,57年过去,当年的知青已两鬓斑白。在这次聚会上,老知青们围坐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感慨与怀念,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曾经在阿荣旗的点点滴滴。有的讲述着冬日里在冰天雪地中劳作的艰辛,有的回忆着与老乡们一起围坐在热炕头唠家常的温馨,还有的拿出了珍藏多年的老照片,照片里是青春年少的他们和充满烟火气的阿荣旗生活场景,引得众人纷纷传阅、回忆。大家还聊到了阿荣旗的发展变化,虽然多年过去,但他们始终关注着那片第二故乡,为阿荣旗的每一点进步而欣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聚会接近尾声时,知青们纷纷表示,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阿荣旗永远是他们心中的牵挂,那段知青岁月是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虽然身体已不再年轻,但他们对阿荣旗的情谊如同那陈酿的美酒,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醇厚。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还会再次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去看看曾经挥洒青春的地方,去见见那些曾经一起奋斗的乡亲。这场茶话会,不仅是对过去岁月的缅怀,更是对那段知青情谊的延续,它将激励着知青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带着这份珍贵的回忆,继续温暖前行 。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