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精神

山野清风

<p class="ql-block">9月7日我们踏上延安的黄土地,初秋的风里满是历史的回响。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先后来到杨家岭与枣园,瞻仰中共七大旧址与老一辈革命家的旧居,缅怀那段改天换地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在杨家岭,那座朴素而庄严的中央大礼堂,曾在1945年迎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党的七大在此召开,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为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礼堂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的窑洞旧居错落分布,仿佛仍能听见他们彻夜讨论的声音;在这里,还曾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展整风运动,一篇篇光辉著作从窑洞中诞生,指引着中国革命的方向 。</p><p class="ql-block"> 移步枣园,这座园林式的旧址曾是中共中央书记处驻地。1944年至1947年间,五大书记在此运筹帷幄:筹备七大、领导整风与大生产运动、筹备重庆谈判,毛泽东更在此发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镌刻在历史深处。小礼堂里,留下了赴重庆谈判等重大决策的讨论痕迹;幸福渠潺潺流过,见证着军民一心、艰苦奋斗的岁月 。</p><p class="ql-block"> 站在旧址之间,我们仿佛看见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坚定的身影——在窑洞中思索,在礼堂中决断,在田野间与群众并肩。他们以信仰为火炬、以人民为中心,为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铺就了胜利之路。今天,我们在此缅怀,更当传承他们的精神,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我怀着无限的敬仰的心情写下一首诗:</p><p class="ql-block"> 延安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长河里</p><p class="ql-block">你是不灭的火种</p><p class="ql-block">从黄土高坡的沟壑间</p><p class="ql-block">漫过岁月的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是你坚实的脚步</p><p class="ql-block">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是你温热的诺言</p><p class="ql-block">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p><p class="ql-block">种进现实的土壤</p><p class="ql-block">窑洞里的灯光 </p><p class="ql-block">把百姓的路照亮</p><p class="ql-block">自力更生的脊梁</p><p class="ql-block">扛过艰苦奋斗的肩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南泥湾的每一粒食粮 </p><p class="ql-block">都生长着倔强</p><p class="ql-block">你不是陈列室的标本</p><p class="ql-block">也不是仓库里的存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宝塔山下延河水像流动的血脉</p><p class="ql-block">在今天的晨光里</p><p class="ql-block">仍然引领我们披荆斩棘</p><p class="ql-block">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前进,前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