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没有那么简单

存贵

以下文章来源:国画艺术<br></br><h3>爱画画的人都知道,画画看似简单,其实是需要很多种能力的。一个能够把画画好的人,是具有很多种能力的,都有哪些能力呢?快来看看吧!<br></br></h3></br> <h3><strong>NO.1  感受力</strong></h3></br><h3>为什么画面中有那么多的颜色?为什么面对同样的景色,100名艺术家却可以画出一百种不同的笔触和色彩?其原因就在于艺术家有极其敏感的感受力,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感受表达出来。<br></br></h3></br> <h3><strong>NO.2  观察力</strong></h3></br><h3>画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观察能力强,不管面对静物、人物还是风景,都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找到这幅画面中最美的部分,以及那些不易发现的迷人细节。<br></br></h3></br> <h3><strong>NO.3  忍耐力</strong></h3></br><h3>画家那非同常人的造型能力是怎么练出来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画!冬天画到手出汗,夏天画到手抽筋。画画的人就没有忍耐力不行的吗?如果没有忍耐力的话,是画不好画的。<br></br></h3></br> <h3><strong>NO.4  记忆力</strong></h3></br><h3>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人类的智慧正是不断积累知识的结果。积累知识又离不开记忆。绘画的语言是形象,形象的积累也靠记忆。如画家的舞蹈速写,舞蹈演员的动作是那样迅速,不断地变换,画家的速写技巧即使再熟练也赶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无从下笔的,必须在熟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靠脑子记忆画出来。<br></br></h3></br> <h3><strong>NO.5  想象力</strong></h3></br><h3>画家在一张白纸上信马由缰,构建出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庞大世界,实在是太帅了,画家的想象力,给我们带来了各种花鸟、山水、人物作品。丰富了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h3></br> <h3><strong>NO.6  思维能力</strong></h3></br><h3>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人们不难观察到画画好的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那是由于他在绘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积累的感性知识丰富,并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h3></br> <h3><strong>NO.7  造型能力</strong></h3></br><h3>不管画何种风格的画,造型能力都是画画的基本功。有造型能力,才能画什么想什么,画什么是什么。</h3></br> <h3><strong>NO.8  分析能力</strong></h3></br><h3>想要画的好,得先“画明白”!画过头像的人都知道,如果不理解着结构画,是真的画不出来……</h3></br> <h3><strong>NO.9  审美能力</strong></h3></br><h3>画家的画作为什么这么美?不但是因为被画的物品本身就非常美,更是因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中,还根据自己的审美能力做了优化,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就是这个道理。</h3></br> <h3><strong>NO.10  概括能力</strong></h3></br><h3>怎样把一个结构复杂的东西画好?中国画讲究“石有三面”,是指不管对于什么物体,都可以把它归纳成简单的几何形体,这需要很强的概括能力。</h3></br> <h3><strong>画画,没有那么简单!想画好画,还得加倍努力才行!</strong></h3></br><strong></strong><h3><strong>注:以上文章及素材来源于网络,所涉全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中所附图片并不确定作品之真伪,不作为投资收藏的依据,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原作者或相关权利主体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strong><br></br></h3></br><h3>品牌×艺术,打造文化符号</h3></br><h3>当品牌遇上艺术,不只是随手礼,而是能让人记住的文化符号。</h3></br><h3>当家遇上定制,不只是装饰,而是专属于你的故事。</h3></br><h3>画源——帮企业对接艺术家,打造有温度的品牌文化;</h3></br><h3>也帮个人找到合适的创作者,把你的家变成独一无二的艺术空间。</h3></br><h3>加微信:15810363568(备注“合作艺术家名单”)让你的品牌或家,与众不同。</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4Hom_U44_MZku5fL23wzW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