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皇帝居住的宫殿——吉林长春伪满皇宫

东方君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光复北路5号,是中国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州国傀儡皇帝时居住的宫殿旧址上建立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馆,总占地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伪满皇宫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1932年3月9日,在日本侵略者扶持下,溥仪出任“满洲国执政”; 4月3日,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1934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3月1日,溥仪在勤民楼举行登极大典,由“执政”改头换面为“皇帝”,“执政府”随之改为“帝宫”,俗称“皇宫”。此后,伪满帝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1934年到1940年这7年间,先后修建了怀远楼、同德殿、东御花园、防空地下室、假山、嘉乐殿、建国神庙等建筑。<br><b>伪满皇宫全景图</b><br> <b>伪满皇宫博物院正门(莱薰门)</b><br>莱薰门位于帝宫南墙,普通铁质栅栏门,为帝宫的正门。满洲国时期平日关闭,仅限溥仪及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出入使用。现为伪满皇宫博物院正门。 <br> <b>兴运门</b><br>兴运门是伪满皇宫内廷的入口。水泥门楼的正上方有一圆洞,内镶时钟,其下又雕有二龙戏珠图案,下方有四根圆形立柱支撑。有时,溥仪就在兴运门前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举行接见仪式。<br> <b>缉熙楼</b><br>春缉熙楼位于伪满皇宫内廷西院,是一座二层灰色旧式楼房,原为吉黑榷运局办公楼。1932年溥仪就任伪满洲国执政后不久,便迁居这里,从此,这座极为普通的楼房就成为溥仪及其后、妃的寝宫。溥仪把它命名为“缉熙楼”。溥仪的生活区位于二楼西侧,二楼东侧则为末代皇后婉容的生活区,谭玉龄的生活区位于一楼的西侧。<br> <b>溥仪生活区</b><br>溥仪生活区由卧室、会客室、书斋、佛堂等组成。由于溥仪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傀儡皇帝,无工可办,也就懒得去办公楼,这里的书斋也就兼作了他的办公室。<br> <b>婉容生活区</b><br>婉容虽为皇后,但在溥仪心中却只是一件必不可少的摆设而已,长期受到冷落的她产生了很大的精神空虚与压抑,最终导致她与侍卫官私通,盛怒下的溥仪将其打入冷宫,所谓冷宫,其实不过还是婉容原来居住的缉熙楼上西半部。从此,溥仪再也不肯见她,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婉容开始终日以烟度日。1946年,婉容病死于吉林。<br> <b>缉熙楼二楼走廊</b> <p class="ql-block"><b>谭玉龄生活区</b></p><p class="ql-block">1937年,溥仪从北京挑选了17岁的谭玉龄入宫,并把位于一楼西侧的自己的召见室改成了谭的生活区,但是薄命的谭玉龄只在此生活了5年,1942年便病死于宫中。</p> <p class="ql-block"><b>勤民楼</b></p><p class="ql-block">勤民楼在伪满洲国皇宫缉熙楼之北。为一幢二层方形圈楼,中间为方形天井,南北门相通,南为承光门。楼名取清皇室《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之义。承光门东侧南房,为日本帝国主义者直接控制溥仪的“帝室御用挂”——吉岗安直办公室。二楼东南为正殿,即勤民殿,西南为西偏殿,西为健行斋,北为祠堂。勤民殿系“登极”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场所。1934年3月1日晨,溥仪身着“龙袍”粉墨登场,并在南郊杏花村“天坛”祭天,回勤民楼后易大元帅服,行“登极典礼”。1932年溥仪接见国联李顿调查团,1933年9月15日签订出卖东北主权的《日满议定书》均在此进行。</p> <b>勤民殿</b><br>勤民殿即正殿,位于二楼东南,是溥仪举行典礼、接受朝贺、会见使节及重要来宾、召见日伪高官、颁发任命的场所。该殿平时用屏风隔为两部分:北部为御座所,也称仪式谒见室;南部为通常谒见室,也称东便殿。 1934年3月1日,溥仪就是在此举行了一生中的第三次“登基大典”。<br><b>御座所(仪式谒见室)</b><br> <b>通常谒见室(东便殿)</b> 西便殿<br>西便殿位于二楼西南,为溥仪休息和非正式接见伪满官吏与外国使节之处。<br> <b>健行斋</b><br>健行斋位于二楼西面,是溥仪办公及召开“御前会议”之所。<br> <b>吉冈安直办公室</b><br>吉冈安直,日本关东军参谋,陆军中佐(后升为中将),1934年,日本军部将他派到溥仪身边,任伪宫内府“帝室御用挂”(即皇室秘书,关东军为操纵溥仪而设立的官职),充当溥仪与日本关东军的联系人,一直到1945年8月与溥仪一起被苏军拘捕。<br> <b>溥仪与吉冈安直在一起的蜡像</b> <b>第一候见室</b><br>凡觐见溥仪的特任文官、上将武官都要在这里等候觐见,届时由礼官引导至勤民殿,向溥仪行最敬礼后,进行各类活动。<br> <b>第二候见室</b><br>凡觐见溥仪的简任一等文官、中将武官等都要在此等候召见。<br> <b>侍卫处</b><br>侍卫处成立于1936年底,负责溥仪身边侍卫、行幸及典礼时扈从事项。<br> <b>勤民楼内</b> <b>溥仪的“御用座驾”</b><br> 溥仪的“御用座驾”是美国“派克”牌豪华汽车。<br> <b>怀远楼</b><br>怀远楼是一座二层青砖楼房,1934年建成,建筑面积1483.69平方米,是溥仪祭祀祖先的地方。一楼为侍从武官处及宫内府帝室审查局、近侍处、掌礼处办公室。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br> <b>奉先殿</b><br>溥仪仿照紫禁城中的奉先殿,在这里也建了一座奉先殿,用来祭祀自己的祖先。 奉先殿供奉的是清朝入关后的九位皇帝和皇后的画像及牌位。<br> <b>宫内府帝室审查局</b> <b>尚书府</b> <b>怀远楼走廊</b> <b>同德殿</b><br>同德殿在伪满皇宫旧址内廷东院。系1936年修建的黄琉璃瓦顶二层宫殿。溥仪为表示“日满一心一德”而取此殿名。原作溥仪办公起居之所,因恐室内装有窃听设备,未敢使用。一楼自西向东依次为溥仪亲属等候召见的候见室、与家属共餐的大厅、预备作正殿用的叩拜室、“接见”日本关东军司令和“帝室御用挂”的便见室、休息室、钢琴室;门外有台球室,按日本风俗陈设的日本间,以及隔走廊与正殿相对的电影厅。二楼自东向西为溥仪妃子“福贵人”李玉琴的客室、卧室、书房、觐见室等。<br> <b>广间</b><br>广间为日语,意为大厅。同德殿的广间是一东西走向的长方形大厅,红色的地毯四周缀以鲜花、盆景,北面摆放着钢琴和沙发。在西方,这里应是举行宫廷舞会的地方,但溥仪不喜欢跳舞,所以这里从未举行过舞会,溥仪只在这接受朝贺举行家宴。<br><br> <b>叩拜间</b><br>是溥仪接受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接受朝贺以及举行重要仪式、典礼的地方。由于伪满政权外交事务少得可怜,溥仪只是在万寿节自己生日的时候,在这里接受家人和汉奸大臣的朝贺。室内的灯饰、家具、地毯等物,均为精雕细刻、手工制成。按照中国宫殿设制的传统,叩拜间应该坐北朝南,而这里却是坐东朝西,这是因日本人设计建造的缘故。<br> <b>溥仪客厅</b> <b>日本间</b><br> <b>同德殿内</b> <b>宫内府</b><br>宫内府是溥仪及其宫廷的辅弼机构。宫内府建筑是一个由三合房组成的院落。<br> <b>东御花园</b><br>东御花园,是由日本园林师佐藤昌设计的一座日本园林风格的花园。1938年建成,占地面积11100余平方米。花园内动静相衬,步移景异,是供溥仪及其“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br> <b>东北沦陷史陈列馆</b><br>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是伪满皇宫博物院组成部分之一。馆内有《勿忘九一八——日本侵略中国东北史实》展览,采用历史文物1000多件,并使用了从日本、俄罗斯、美国等国家收集到的原始音像资料、罪证文物及战争亲历者的证言与证词等,全面真实地展示了东北沦陷的屈辱历史,深刻揭露了日本武力侵占中国、炮制傀儡政权、推行法西斯殖民统治的罪行,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东北人民的抗日壮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