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次看到北极熊

拂晓的云

<p class="ql-block">六年前,我们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逗留的十天里,共看到八次北极熊。而且一次比一次近。随船的向导说这在他们的经历中也是前所未有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爬上冲锋艇,就看见这只大个子北极熊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在遗址巡视一通,对我们则正眼都不瞧一眼。向导说这是因为它刚吃饱。这是我们离北极熊最近的一次,也就三十米左右吧。</p> <p class="ql-block">看到北极熊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震撼!这个居于食物链顶层的庞然大物最大的站起来身高可达到2.6米,相当于两个一米八壮汉叠罗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记得一九八一年我第一次赴美留学,飞机中转时我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看见放在玻璃柜里这样一只大熊的标本。我当时很惊愕,因为这比我小时在北京动物园里看见的北极熊大多了。</p> <p class="ql-block">北极熊不仅个头大,而且体态极为优美,绝不是多年前国内媒体用北极熊形容俄国人那种笨拙臃肿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其实为了御寒,在漫长的岁月中北极熊如其他很多北极物种一样,进化成了小头小鼻子小眼小耳朵这种流线型的体型。其实走起路来虽然不慌不忙,但极为雍容,真到了袭击猎物时则迅雷不及掩耳。</p> <p class="ql-block">据向导说它们往往躲在海边岩石后面,等海豹一接近立即一掌拍过去。提到物种,其实关于北极熊是否可归于一个物种目前尚有争议,因为它可以同棕熊交配生子而不出现怪胎。</p> <p class="ql-block">据向导和船上的书籍介绍,以目前北极熊数目减少的趋势来看,最少二十五年,最多五十年北极熊将绝种。这也是我们急着要去北极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海冰减少,海豹数量减少。有时欧洲北极地区的北极熊因为找不到食物,只得长途跋涉到美洲或西伯利亚寻找食物。小熊往往忍受不了疲劳就死在半路。</p> <p class="ql-block">整个寒冷的极地冬天,白熊基本要空着肚子熬过来。体重会减少一半。只是到了来年开春以后,才能拼命进食补回来。有时一头白熊一个月就要吃十头海豹。海豹肉在它的食物来源中约占百分之六十。北极熊如此喜欢吃海豹其实主要是为了吃海豹体内的油。在寒冷的北极,这种高脂肪是不可缺少的。也正因为白熊主要是冲着海豹油去的,所以它并不在意让北极狐分享一些海豹肉。每一头孤独的北极熊出猎时,时常会有几只狡猾机警的北极狐跟在它后面不远处等着蹭一顿免费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种“共生”现象在动物界中并不罕见。昨晚我看的一部加拿大电视剧里就有一只绵羊如何成为一匹赛马的精神安慰的情景。前天我看的一部电视纪录片里,一位海洋生物纪录片拍摄专家用了一年时间在南非沿海水下海藻林里拍摄章鱼的世界。这条章鱼的寿命恰好是一年。在这一年里,摄影师每天来到这里裸潜(不带潜水设备),从章鱼出生后开始,就与这个动物逐渐建立起信任和友谊。后来才发现它有丰富的情感与高度的智力。按说章鱼是冷血动物,可它用触角在朋友的人体上抚摸而过那种柔情真是匪夷所思!这部片子应该获奥斯卡故事片奖!</p> <p class="ql-block">关于大自然,人类现有的知识少的可怜。科学越发展,这一点就更明显。但愿人类能有足够的清醒和谦恭敬畏大自然,为后代留下这个美丽的星球。</p> <p class="ql-block">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阳光中有百分之九十是靠南北极的冰层反射回去的,地球因此避免了过热而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厄运。过去的一万年里,北极冰层的结冻与融化之间一直保持着平衡,每年春天消融的冰层到了当年秋天总能又补回来。</p> <p class="ql-block">但是由于全球变暖,如今这种平衡正被迅速打破,每年夏季北极冰层的覆盖面积只有四十年前(1980)减少了百分之四十。目前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比地球上其他地区高一倍。再有二十年(2040),北极的海冰将基本融合殆尽!</p> <p class="ql-block">加拿大北极地区为例,近年来由于气温升高,浮冰减少,海豹数量也随之下降,因此不时有白熊被迫往更南的地方去人家估计寻找垃圾吃。但这毕竟不是它们世代进化所适应的环境,因此北极熊的生育率也在降低。</p> <p class="ql-block">自然界里充满了惊艳,也每时每刻都有悲欢离合在发生。如果你愿意用心去感受,它可以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和洞见。在大自然各种奇迹的感动和启发下,你会用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人生和周围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以下信息来自百度百科:北极熊是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的视力和听力与人类相当,但它们的嗅觉极为灵敏,是犬类的7倍;奔跑时最快速度可达60km/h,是世界百米冠军的1.5倍。由于全球气温的升高,北极的浮冰逐渐开始融化,北极熊昔日的家园已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在不久的未来很可能灭绝,需要人类的保护。2020年7月20日,《自然》杂志(Nature)发布的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北极熊的生存环境遭到极大破坏,这一物种或将于2100年灭绝。</p> <p class="ql-block">第七次是在某处岸边一个历史遗迹。当时向导领队正在给我们讲述早年瑞典探险家如何在这里准备他们飞越北极的热气球之旅,突然山坡上站岗的另一个向导突然用报话机报告一只北极熊正在朝我们走来。领队立即安排大家撤上已经一半拖到岸上来的冲锋艇,仓惶中一位女士跌入海水,身上的救生衣鼓起来,她躺在那里也翻不过身,手里还举着大炮筒照相机。</p> <p class="ql-block">我们刚上冲锋艇,就看见这只大个子北极熊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在遗址巡视一通,对我们则正眼都不瞧一眼。向导说这是因为它刚吃饱。这是我们离北极熊最近的一次,也就三十米左右吧。</p> <p class="ql-block">看到北极熊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震撼!这个居于食物链顶层的庞然大物最大的站起来身高可达到2.6米,相当于两个一米八壮汉叠罗在一起。记得一九八一年我第一次赴美留学,飞机中转时我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机场看见放在玻璃柜里这样一只大熊的标本。我当时很惊愕,因为这比我小时在北京动物园里看见的北极熊大多了。</p> <p class="ql-block">北极熊不仅个头大,而且体态极为优美,绝不是多年前国内媒体用北极熊形容俄国人那种笨拙臃肿的模样。其实为了御寒,在漫长的岁月中北极熊如其他很多北极物种一样,进化成了小头小鼻子小眼小耳朵这种流线型的体型。其实走起路来虽然不慌不忙,但极为雍容,真到了袭击猎物时则迅雷不及掩耳,据向导说它们往往躲在海边岩石后面,等海豹一接近立即一掌拍过去。提到物种,其实关于北极熊是否可归于一个物种目前尚有争议,因为它可以同棕熊交配生子而不出现怪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