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口河三日记——,峡谷寻踪与故地回响

👣路在脚下

<p class="ql-block">  车行在通往金口河的S306省道上,窗外的风裹着乐山西部山地特有的湿润气息扑进车窗,恍惚间竟与多年前那个模糊的记忆碎片重合——也是这样蜿蜒的路,也是这样层叠的山,只是那年五更半夜的仓促路过,只给金口河大峡谷留下一团朦胧的影子,像未睡醒时的梦,抓不住具体的轮廓。如今终于约上三五好友,花三天时间重走这片土地,既是为饱览“中国十大最美峡谷”的壮美,更是为探访我们曾生活与工作过的第二故乡——乐山,心里的期待像路边的野花,一路肆意生长。</p><p class="ql-block"> 乐山这座城,总带着“有山有水有河流”的温润气质。作为一座三线城市,它下辖四区六县,还代管着以峨眉山闻名的峨眉山市,而金口河区,是这片土地上最特别的存在——它是四川省唯一不对外开放的区县。这份“特别”里,藏着金口大峡谷的奇绝,也藏着一段关于铁道兵的峥嵘岁月。出发前我便查过,峡谷里不仅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的头衔,更有中国唯一一座以“铁道兵”为纪念主题的革命传统教育博物馆,这让此行多了几分厚重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我们特意避开了高速,选择沿S306省道道行驶。高速虽快,却像给风景加了层滤镜,隔着车窗也觉得疏离;省道不一样,它贴着土地生长,路过的每一个乡镇、每一片农田都带着烟火气。累了就找个树荫停车,下车伸个懒腰,就能看见路边的农舍,田中的耕作,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风拂过庄稼的沙沙声。沿途的乡镇餐馆更是惊喜,巷子里的小馆,炒一盘当地的回锅肉,九襄的坨坨肉,豆花饭,猪血旺……简单的食材却鲜得让人忍不住舔光盘底。我们感慨:“这路走得值,既饱了眼福,又解了口腹之欲!”</p><p class="ql-block"> 抵达铁道兵博物馆时,已是黄昏。博物馆坐落在大渡河边,湍急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呈出一种混浊的红褐色,拍打着岸边的礁石,发出“轰隆”的声响。两岸的山壁像被巨斧劈开,立陡的悬崖上偶尔挂着几丛绿植,更显峡谷的险峻。可惜我们来得不巧,博物馆周一闭馆,只能在馆外看看那座灰色的建筑,留影打卡,心里难免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遗憾也是旅行的一部分,正因为这份不圆满,下次再来才多了个理由。</p><p class="ql-block"> 沿着河边的街道往前走,几米宽的路上除了餐馆就是民宿。淡季的缘故,街上行人寥寥,大多数商铺的门都半掩着,只有几家餐馆亮着暖黄的灯,门口挂着的灯笼和招牌在风里轻轻地晃。我们选了一家临河的民宿,站在房间的窗户前,抬头是黛色的青山,低头就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河水奔腾的声音顺着窗户飘进来,竟让人莫名生出几分恐惧——大自然的力量太过磅礴,在它面前,人类渺小得像一粒尘埃。</p><p class="ql-block"> 等天色完全黑下来,我们坐在民宿的露台上。我们从车里拿出自带的酒和下酒菜,几个人围坐在一起,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混着河水的轰鸣,成了最特别的背景音。我们从眼前的峡谷聊到年轻时的趣事,从各自的工作聊到退休,东拉西扯间,一天的疲惫渐渐消散。大渡河水连绵不断地唱着咏叹调,远处的山影模糊成一片,那一刻的宁静与惬意,是在城市里永远找不到的。</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我们是被窗外的涛涛大渡河水唤醒的。拉开窗帘,山风把密麻的树枝吹得窸窸窣窣,大渡河的水似乎也比昨晚温顺了些。吃过小食店的早餐——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条,配上当地的标配——泡菜,开胃又暖心,我们便继续向金口河大峡谷深处行进。</p><p class="ql-block"> 省道沿着大渡河修筑,像是一条缠绕在山水间的黑灰色丝带。车开得不快,每一段路都有不一样的风光:有时候是两岸的峭壁迎面而来,仿佛下一秒就要撞上;有时候是开阔的河谷,远处的村落炊烟袅袅,稻田里的秧苗绿油油的,像铺了一层绿毯;偶尔还能看见挂在山壁上的古栈道遗迹,虽然只剩下几段残破的石阶,却能想象出当年先民们在此行走的艰难。</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走一路拍一路,即便车子行驶中摇晃颠簸,我也不愿错过眼前的风景,我举着手机,一会儿对着峡谷拍全景,一会儿对着河水拍浪花,嘴里还不停念叨:“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其实不用我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同样的感受。宇宙的神奇在这一刻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与河的相融,人与自然的共生,都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走一路,感慨一路,心里对这片土地的敬畏又多了几分。</p><p class="ql-block"> 不过,这次金口河之行,除了观赏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重走第二故乡的路。自从看了9.3大阅兵后,我就一直有个强烈的愿望,想再回到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看看。金口河区风景即壮观又神秘,当我们的车停在兄弟单位的门口时,所有的回忆一下子涌了上来。</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环境比我想象中还要艰苦:几栋老旧的楼房依山而建,墙面上还留着岁月的痕迹,院子里的水泥路有些地方已经开裂,角落里堆着一些杂物。家属区的“百货大楼”下方,写满了有现代气息的字样,几十年来,虽然条件比以前好了些,但比起城市里,还是差了很多。他们戏称说这里是“夹皮沟”,这话一点也不夸张。</p><p class="ql-block"> 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一批又一批的人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们中有的人从年轻时就来到这里,直到退休都没离开;有的人让下一代继续在这里工作。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看着家属区的破败,看着厂区的偏僻,我们几个人都忍不住肃然起敬。离开的时候,我回头望了一眼那些老旧的楼房,心里满是感动——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勇士”,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我们的行程相对轻松。上午在金口河大峡谷的最后一段路程里,我们放慢了脚步,想把这里的风光多看几眼。中午吃过饭,便驱车前往五通桥区。抵达五通桥时,天色还早,我们找了一家临江的酒店住下。</p><p class="ql-block"> 等到夜幕降临,月亮慢慢爬上天空,我们又像前一晚那样,坐在酒店的阳台上。今晚的月亮格外圆,月光皎洁,把整个五通桥都照得温柔起来。天空中飘着鱼鳞似的云朵,它们在月光下缓缓移动,像是天空的脚步。我们一边赏月,一边聊天,一阵阵凉风吹过,带着江水的气息,舒服得让人不想说话。</p><p class="ql-block"> 三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驱车返程时,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山影,心里满是不舍。这三天里,我们马不停蹄地感受着金口河大峡谷的壮美风光,也重温了第二故乡的记忆。许许多的多往事,一桩桩、一件件,在我们几人的聊天中被重新拾起——有年轻时的热血与冲动,有工作中的困难与坚持,有生活里的欢笑与泪水。虽然知道过往一去不复返,心里会生出几分伤感,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整理手机里的照片,每一张都承载着这段旅程的记忆:险峻的峡谷、奔腾的大渡河、老旧的办公楼、露台上的月光,还有我们几人笑得灿烂的脸庞。这些影像,还有和朋友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这次金口河之行最珍贵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或许下次再来,又会是不一样的心境。但我知道,金口河大峡谷的壮美,第二故乡的温暖,还有这段旅程中的感动与回忆,会一直留在我的心里,成为我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观峡》</p><p class="ql-block"> 峡谷巅头云雾绕,</p><p class="ql-block"> 江河湍流浪波涛。</p><p class="ql-block"> 峰间小石滚滚落,</p><p class="ql-block"> 举目抬头惊魂魄。</p><p class="ql-block"> 蜿蜒盘山峦中行,</p><p class="ql-block"> 神工鬼斧自然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9.10 随笔(重温大峡谷之行)</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