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孟秋廿二•游龙城

星星之光

<p class="ql-block">  孟秋廿二,岁在乙巳,又见龙城。</p> (一)龙潭公园 <p class="ql-block">  龙潭公园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城坊街28号,公园范围包括黑龙潭南北湖及周边地区,东西宽520米,南北长1005米,占地面积约42.82公顷,其中水面16.5公顷。</p><p class="ql-block"> 公园东部由环园道路、绿地将公园与城坊街及周边城市用地隔开,南临旱西门街,西接新建路,北部是居民区。它是一座集园林、自然风光、市民休闲娱乐、社会公共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  龙潭公园的前身是太原动物园。记得当时正门是现在的东门,一进门就能看见高高的长颈鹿,羚羊之类的杂食类动物,再往里走就是老虎,狮子,豹子等食肉动物。记得当时动物园不大,走不了几步就能见着动物,不像现在的动物园,想见一种动物,还得走好远的路,才能看见。</p> <p class="ql-block">  提起龙潭公园,老太原人马上会想到春秋大鼎,它已经成为公园的标志性建筑。那是在2003年,太原建成2500周年之际,龙潭广场上立起了一座等比例放大的出土于赵卿墓的春秋大鼎。鼎台总高2.5米,象征着太原2500年建成史。围绕大鼎又摆放了八个小鼎,寓意欢迎八方来客。春秋大鼎,屹立在龙潭广场的中心位置,成为公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为了突出 龙城太原的景点,通过9个不同龙的“地景”点缀于主入口广场之上,形成浓重的景观氛围,烘托出龙城太原令人遐思的回忆,并且该景点作为走向庆典广场的景观引 导。</p> <p class="ql-block">  太原龙潭公园 作为建城2500年庆典的主要景观区,以水中的庆典广场作为该区最具魅力的特色主题,该景观区通过轴线的变化,形成了公园的主要景观线索。把“ 龙城”、“北都”和今日的辉煌融为一体。该景区由西入口、龙情、庆典广场、 唐风、观光温室、景观码头、远古的呼唤等景观点构成。</p> <p class="ql-block">  庆典广场是利用现状龙潭公园北侧湖面的小岛而形成的广场,这水中的庆典广场将成为国内极具特色的广场内容。广场中的表演台点缀5片透空的地图,展示出以 汾河为主题,从晋阳到 太原的历史沿革,5片透空的地图以渐变的形式,反映出2500年的城市变迁。广场周围的地景台布置公园前497年 古晋阳城问世,历经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 南北朝、隋、唐、五代等数十个朝代的地景 雕塑,以及从公元979年 赵宋毁太原,新兴的太原又先后在宋、金、元、明、清等数朝中崛起,直至今日的辉煌,这些都通过地景台,铜浮雕的方式展示出来。广场中的螺旋灯带和周围的激光射灯,点缀出多元文化在太原文化中的交融。中间的无池喷泉更体现出交汇之中凝聚出来的力量。入夜时分,灯光的布景,把广场的景观推向了高潮。这些是对太原建城2500年永久的纪念,更是对太原更美好更辉煌明天的展望。表演 台北侧的跑泉形成两条动感的巨龙,更把龙城的概念加以延伸。</p> (二)崇善寺 <p class="ql-block">  崇善寺,位于山西太原市东南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崇善寺,始建于唐,太原市著名古刹。初名白马寺,后改延寿寺、宗善寺,明代又改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孝慈高皇后马氏,就该寺旧址大事扩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失火,主要建筑均被焚毁,幸存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七年(1881年),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崇善寺的废墟上建造了文庙。从此,崇善寺一分为二,文庙占了大部分地方,这就是现在的山西博物馆第一部分,而仅占原寺面积四十分之一的大悲殿,就成为古白马寺、明崇善禅寺的当然代表了。</p> <p class="ql-block">  崇善寺,现为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2013年3月5日,崇善寺大悲殿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七批)。</p> <p class="ql-block">  崇善寺,不仅外表引人注目,更重要的是拥有其他寺庙不具备的条件崇善寺风景图,那就是它不仅是一座寺院,而且是朱家王朝的一座祖庙。中轴线上的最后一座大殿——金灵殿,就是一座没有帝座的祖庙。这在中国佛教寺院的修建中是罕见的。崇善寺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因此,它享受着比一般寺庙更多的香火。在这种背景下,它渡过了自己旺盛、兴隆的时期。看到的崇善寺,只是原来寺庙的几十分之一,仅是六大主殿中的一座——大悲殿。崇善寺的其他宏伟建筑,于清代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的大火中全都化为了灰烬。</p><p class="ql-block"> 幸免一毁的大悲殿,虽然在明成化和清嘉庆年间进行过修葺,但都是小修,大至梁架,小至门窗都未更换,基本上还是明代初修时的原物。因此具有更高的历史价值。占地仅为九百平方米的大悲殿,虽然仅是原崇善寺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却保存着崇善寺的精华,保存着价值连城的宝物。藏经是它的第一宝。这里保存的佛教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少有的。</p><p class="ql-block"> 寺内保存着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开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崇善寺风景图完工。历经百年刻成的《碛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以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藏经多种,如从太原中十万院移来的明版藏经《南藏》和从大同移来的《北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从日本清置的影印藏文《大藏经》,又名《甘珠尔》等。此外还有另具特色的石刻《金刚经》拓本、金字《华严经》、《法华经》及刺血《华严经》等。正是这一些不同时期、不同版本、不同特色的藏经,使崇善寺在佛教寺院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p> <p class="ql-block">  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殿堂楼阁、亭台廊庑数近千间。清同治三年1864年大部份建筑毁于火。现存崇善寺的局部,包括山门、钟楼、东西两厢和大悲殿,亦自成格局。</p><p class="ql-block"> 后为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为明代最完整、最标准的建筑,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前檐安有隔扇,背面装有板门,殿内设天花板,檐下有斗拱承托屋檐,瓦顶黄绿色琉璃剪边,瑰丽壮观。殿内中间的神台上供千手千眼十一面观音;左边是千钵文殊菩萨,右边是普贤菩萨,像高8.5米,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完好无损。</p> <p class="ql-block">  崇善寺每遇庆典,那浑厚悠扬的钟声,全城可闻。门前铁狮一对,明洪武时铸造,神姿威猛,筋骨雄健,为明代狮兽中的佳作。崇善寺面积虽然仅为原寺的四十分之一,但集中了这么多价值连城的文物和资料,以其所独具的典雅、和谐、充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登门造访。</p> 文瀛公园 <p class="ql-block"> 太原文瀛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区的海子边,距市中心的五一广场很近,面积11.9万平方米,其中文瀛湖面积为3.96万平方米,既是省城居民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也是老百姓品味历史的文化园地。由于该公园历史久远故数次易名。公园文化内涵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典故深远。园内现存有孙中山纪念馆(劝业楼)、革命烈士纪念碑、琉璃塔、状元桥、崇德庐贴、省立一中旧址,还有国内唯一的木结构万字楼等建筑,这些大多是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瀛湖的变迁可看作是太原变迁的缩影和见证。</p> <p class="ql-block">  据历史考证,文瀛公园始建于明、清时期,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太原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唯一的公共园林绿地,它从明代的海子堰到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园,经过五个世纪,经历了明朝、清朝、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四个时期。</p><p class="ql-block"> 文瀛湖俗名海子边,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明朝时,由于城池扩建,文瀛湖被揽入城中,天长日久,又沦落为雨水污泥集聚之地。后几经治理,到清康熙年间,文瀛湖因清水幽静、文人雅士聚集而得放异彩。清末光绪年间,对海子边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清理整治,清淤泥、设围栏、泛小舟、建凉亭,文瀛湖始具公园雏形。张之洞任山西巡抚期间,又在湖岸遍植柳树,公园面目日见清晰。</p><p class="ql-block"> 近代以来,儿童公园还是一些重大事件的集会场所,因此也成为了一处具有悠久革命传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漫步园内,辉煌历史俯拾皆是,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走过古朴的万字楼,仿佛闻到了笔墨书香;伫立在庄严的孙中山纪念馆前,好似听到了孙中山先生登台宣讲三民主义,鼓动实业救国的激情演说;踏上白玉石状元桥,清朝秀才们匆匆赶考的场面浮现眼前;站在庄严的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前,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山西党组织成立奔忙的身影频频闪现…… 所有这些见证历史的实物全部围绕文瀛湖环湖而建,公园因此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称为“文瀛湖”辛亥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1912年9月19日,孙中山先生来太原视察,省城各界在文瀛湖畔举行盛大欢迎会。中山先生登上劝工陈列所二楼,向与会的山西各界人士宣讲三民主义,鼓动实业救国。这是他一生中惟一一次来太原。他当年的演说处如今已经被改建为孙中山纪念馆,就矗立在湖的北岸。</p> <p class="ql-block">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凡来太原的人,无不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从地图上看,这几条街恰似在水边形成了一个鸡爪印,指向东南方,这片水潭,就是闻名遐迩的文瀛湖,古太原八景之一的“巽水烟波”。</p> <p class="ql-block">  坐落在文瀛湖南岸的省立太原第一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我党早期党员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高君宇、贺昌、彭真等同志都曾在此就读,并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夏,在高君宇的指导帮助下,中共太原支部在这里成立,标志着山西党组织的诞生。2002年10月,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负责修建的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在原省立太原第一中学(清贡院)旧址内落成,彭真同志生平业绩陈列展也同时对游人开放。</p> <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来,太原市政府加大了对园内文物的保护力度,先后修复了劝业楼、万字楼。公园的文化内涵被人们逐步认识和接受,因此从2004年起,公园方面邀请相关专家对更名的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在经过研究后,大家普遍认同恢复百年前使用的“文瀛公园”名称。</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百年前的文瀛公园,还是后来的中山公园、新民公园、民众公园、人民公园、儿童公园,从名字的演变可以看出时代的特征,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公园更名也成为必然趋势,公园以水(文瀛湖)得名也变得顺理成章。</p><p class="ql-block"> 公园专门成立了文瀛历史文化课题组。该课题组主要以文瀛湖为中心,辐射周边其他文物古迹,包括状元桥、琉璃塔、孙中山纪念馆、万字楼等,并对其展开历史文化研究收集工作。另外,课题组将围绕公园的悠久历史,通过调查走访、寻根摸底等办法查找、收集该园历史典故、名人故事、革命历史、史实传记、传奇传闻等方面的资料,为创建历史文化名园,推动公园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p> (三)东湖老陈醋景区 <p class="ql-block">  东湖醋园,位于太原市东山高速公路和建设北路之间的马道坡26号,由始创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的“美和居”醯坊发展而来,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馆内有老陈醋与健康醋疗园、“东湖”品牌的荣誉展示室、山西老陈醋的传统酿制技艺和现代化灌装流水线等项目。</p> <p class="ql-block">  东湖醋园现有被业内誉为“中国酿醋第一坊”的美和居作坊;有老陈醋与健康醋疗园以及东湖品牌的荣誉展示室;有山西老陈醋的现代化成装过程等项目,该园已形成一个醋文化的历史博物馆,以及独具特色的工业旅游园区。</p><p class="ql-block"> 自2002年开园以来,东湖醋园已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特别是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接待量达到2万人次。作为旅游产品,仅“五年老陈醋”一项,年销售额就达到了150余万元。省内有130余家旅行社与其建立了合作关系,而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也有40余家旅行社成为固定合作伙伴。</p> <p class="ql-block">  走进“陈醋房”,万吨醋缸林立,酸雾缭绕,瞬间“醍醐灌顶”!</p><p class="ql-block"> 亲眼见证“五步酿醋法”的活态传承:</p><p class="ql-block">1 蒸:精选晋中高粱、豌豆、大麦,古法蒸粮;</p><p class="ql-block">2 酵:大曲发酵,酒香初绽;</p><p class="ql-block">3 熏:独家熏醅术(醋醅炭火慢熏,色如琥珀);</p><p class="ql-block">4 淋:老醋工“翻醅”绝技,醋香迸发;</p><p class="ql-block">5 陈:陶缸窖藏,经“夏伏晒、冬捞冰”,浓缩成“绵酸香甜鲜”五绝品质。</p> <p class="ql-block"> “山西老陈醋,天下第一醋。” 踏入东湖醋园,便走进了六百年的酸香史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湖醋始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以“熏醅工艺”和“夏伏晒、冬捞冰”的匠法独步天下。 园内至今保留着明清酿醋工坊,斑驳的木匾、沧桑的醋缸,无声讲述着晋商“醋比酒贵”的传奇——昔日商队远行,一壶老醋解百毒,更是丝路上的“液体黄金”。</p> <p class="ql-block">  醋在《黄帝内经》中称“苦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载其“消痈肿,散水气,杀邪毒”。东湖醋园深研醋疗智慧: 酸入肝:疏肝解郁,化解现代人压力; 醋软化血管:高浓度醋酸助力心血管健康; 熏醋防流感:古法熏醋净化空气,抑菌防病;</p><p class="ql-block"> 🌟 养生Tips:每日一勺老陈醋+蜂蜜,唤醒身体活力!</p> <p class="ql-block">  东湖醋不止是调味品,更是健康生活的符号: </p><p class="ql-block"> ✨ 养生系:· 五年/十年陈酿醋(液体黄金,滴滴珍贵)· 醋占,醋泡豆类(便携养生新选择) </p><p class="ql-block"> ✨ 文创系:· 醋味冰淇淋(酸甜激爽,网红打卡必试!)· 醋雕工艺瓶(把山西味道带回家) </p><p class="ql-block"> ✨ 日用系:· 醋贴、醋皂(美容养肤,古法新用)</p> <p class="ql-block">  东湖醋园的陈列堂和醋疗园。分别收集了我国西汉以来各种酿醋器具、农耕器具和700余个醋疗药方,以古今器皿展示、文献典籍摘记,图片照片写真,产品实物陈列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山西老陈醋的历史文化底蕴。临近仿古建筑美和居醋坊,迎面而来的是既酸又香的老陈醋气味。进入古色古香的美和居醋坊,犹如来到了500年前的老陈醋作坊,老醋芳香、扑鼻沁心,醋味十足,难以忘怀。作坊内“蒸、酵、熏、淋、晒”的老陈醋制作工艺和步骤一览无余,游客参与部分制作过程或者尽兴品尝老陈醋“绵、酸、香、甜、鲜”之感的姿态可亲可敬。</p> <p class="ql-block">  最让人刺激的就是穿梭在醋园发酵的厂房内,踏入房间后一股刺鼻气体直冲脑门,让人瞬间鼻腔通畅,一般人真呆不下去,大部分人以百米速度向前冲。</p> (四)北齐壁画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