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摄影:姚锐红 1384080</p><p class="ql-block">地点:广东 汕头</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6.27.</p><p class="ql-block">器材:iPhone 13</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汕头,天气炎热,潮湿的海风中裹挟着盐分,带着一种海边独有的腥臭味,吹在人的脸上,却感觉不到一丝的凉意。</p><p class="ql-block">我的表弟却热情高涨,兴致勃勃地带着我们到汕头对面的濠江区去看他新买的两套别墅。事后,他又顺路带着我到达濠岛的广澳岬角登高望远。</p><p class="ql-block">岬角位于岛上东南方的突出部,整体为花岗岩地貌的山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海拔51米,</span>三面环海,登高望远,汕头东部新城隔海相望,汕头湾入海口及外航道一览无余,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作为汕头市著名景点之一的表角灯塔就坐落在此处礁盘的顶端,成为汕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观海听涛的好去处。也成了这次采访的重点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角灯塔(又名广澳灯塔),坐标为北纬23°13′、东经116°48′,海拔51米。</span>始建于1880年(清光绪六年),由英国主导建造,原塔为生铁结构,旨在应对1874-1878年间多起商船触礁事故。1942年二战期间遭炮击损毁,1947年由国民政府修复。后因过于老旧,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2年拆除重建,现为白色圆形混凝土结构,塔高15.6米,灯高61.8米,射程24海里,配备雾炮、AIS基站等现代导航设备。</span>是国家一级灯塔,承担粤东沿海干线及汕头港外航道的核心导航功能,兼具历史价值与旅游吸引力。民间因周边暗礁密布、海况复杂而称其为"汕头好望角"。</p> <p class="ql-block">在与守塔人林兴利同志联系并取得同意后,我们在他的引领下参观了表角灯塔的所有设施,并有幸听到了林同志讲诉了他的经历和守护灯塔的动人故事:守护灯塔的共有三名职工,班组长沈松林是一名模范党员,他带领着林兴利和徐明河两名组员,分两班轮流值守,每天重复着灯塔、基站、雷达应答器、雾炮等助航设施的运作管理维护工作。虽然工作并不繁重,技术性要求也不高,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任劳任怨,确实难能可贵!林同志告诉我们,他是当兵转业到这里的,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这里离家远,交通不便,每个月下山一次,见见家人,备点生活用品回来。在山上自己种点菜,饮用水靠的是山上修的一个蓄水池收集雨水。由于山上风大潮湿,每天风吹日晒,落下了一身严重的风湿病。但他却没有半句怨言,说守望灯塔就是他的职责和不可推卸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我不时的给他递上一支烟,两个人对抽着,默默地听着他的讲诉。没有慷慨激昂,没有波澜壮阔,他的一生就这样默默无闻,平平凡凡的日子里度过,尽忠职守,守护灯塔,给来往的船只指引航向。</p><p class="ql-block">我心中不由的对眼前这位平凡而朴实的守塔人充满了敬意!他是那样的平凡,就像海里的一滴水,海滩上的一粒沙子,荒坡上的一棵小草;他又是那样的伟大,在用自己的生命,用自己一腔热血去点亮那盏永不熄灭的航标灯!这可能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平凡而伟大吧!</p> <p class="ql-block">守塔人林兴利平静的给我们讲诉着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表角灯塔是1992年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守塔人的简介</p> <p class="ql-block">表角灯塔的历史由来。</p> <p class="ql-block">守塔人平凡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尽头处的红砖房是英国人当年修建的灯塔部分建筑设施。</p> <p class="ql-block">为了收集雨水而建造的蓄水池。</p> <p class="ql-block">表角灯塔大门上挂着一幅对联</p><p class="ql-block">上联:沐风擳雨聆听碧波万顷声声入耳</p><p class="ql-block">下联:倚塔望海释放金光千丈屡屡暖心</p><p class="ql-block">横批:守望幸福</p> <p class="ql-block">大海远眺</p> <p class="ql-block">汕头好望角,悬崖上还有一群无人放养的山羊。</p> 谢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