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青岛崂山仰口之旅:山水之间,遇见诗意与宁静 2025.7.11

巨兴 凌府

<p class="ql-block">  七月的青岛,阳光温柔,海风轻拂。11日是我们来到青岛的第二天,清晨我与几位好友踏上前往崂山仰口游览区的旅程,开启了一场山水与文化交织的旅行。旅游的第一站是仰口风景区,她位于崂山东北部,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道教文化闻名,是崂山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仰口的边上是浴场而我们选择了登崂山。</p> <p class="ql-block">  仰口游览区位于崂山风景区的东北部,面积22.4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约400米,风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湾沙滩为主。宫观、幽洞、摩崖,引人入胜,碧海、秀峰、古松、奇石,如诗如画。游览区以华盖迎宾、海上宫殿、太平晓钟、狮峰宾日、犹龙道经、仙山寿峰、奇洞觅天、天苑揽胜八景而闻名;乘坐仰口索道,它是现代化的索道站,玻璃幕墙和石墙结合,显现出简洁的现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  仰口游览区的地图上,标注了多个景点和路线,包括掌天柱、天慈、长海路、盘古老人等,还标有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信息,为我们的行程提供了清晰的指引。</p> <p class="ql-block">  上善若水,这是崂山给予我的第一印象。山与海的交融,仿佛天地间最柔软的力量,也在最坚硬的岩石上留下痕迹。</p> <p class="ql-block">欧式风格的建筑融入了山海之间</p> <p class="ql-block">  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刻有“仰口”二字的巨石,背后是古朴的建筑与绿意盎然的植被,仿佛在欢迎每一位来访者。</p> <p class="ql-block">  站在岩石前,看着那刻有“仰口”二字的大石,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声。石头周围绿意盎然,仿佛这片山水也在默默守护着这段记</p> <p class="ql-block">  上崂山的索道站,是现代与自然的交汇点。我们在这里换乘缆车,准备深入这片神秘的山水之间。</p> <p class="ql-block">  爱拍照的女同胞在缆车里,以窗外的景色为背景,摆着动作拍下动静结合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缆车外夀字峰在迷雾里呈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坐的索道缓缓上升,缆车窗外山峦叠翠,云雾缭绕,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山风轻拂,仿佛在耳边低语,讲述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崂山上的索道站,是旅途中的一处驿站。缆车缓缓停靠,我们稍作停留,感受这片土地的静谧与庄严。</p> <p class="ql-block">  景点介绍的海报上,详细记录了崂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是山景与云雾缭绕的石刻,让人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那段久远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  途中我们登上了木质观景台,远眺山峰层叠,云雾缭绕,山体上刻有红色书法,古意盎然。站在高处,心境也随之开阔,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  瞭望台上看“夀”字峰,山林景色尽收眼底,远处的山峰被薄雾笼罩,山脚下有几棵松树,仿佛一幅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站在观景台上,指着远处的山景,神情专注而喜悦。那一刻,我仿佛也看到了她眼中的世界,那是一种与自然共鸣的感动。</p> <p class="ql-block">  途中可见山体上刻有“夀”“天门”等红色大字,这些石刻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记录了崂山道教文化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下山了,我们走在木质桥上,欢声笑语回荡在山谷间。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身上,温暖而柔和,仿佛是这片山水对我们的最后馈赠。</p> <p class="ql-block">  雾蒙蒙的山景中,静静站在栏杆旁,似乎在与这片山水对话。远处的岩石与松树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让人不禁驻足。</p> <p class="ql-block">  硕大无比的“夀”字,矗立在山间,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它不仅是一处景观,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同游之人无一例外,都与“夀”字合影留念。这不仅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一块大石头上,红色的书法格外醒目,背景是岩石与植被,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万寿之中其为之最,崂山的“夀”字,不仅是一种祝福,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也更是人们的一种追求。</p> <p class="ql-block">  崂山屹立海隅,自古有海上名山第一之称。它不仅是一座山,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岩石上刻着文字,下方是一篇关于岩石的介绍,文字详细讲述了它的位置、历史与文化意义。这些石刻,是时间的印记,也是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漫步于景区内,太平宫是不可错过的一站。这座始建于宋代的道观,原名太平兴国院,后改名太平宫,奉祀海神妈祖,是“仰口八景”之一“太平晓钟”的所在地。宫内钟亭中悬挂的光绪年间铁钟,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沿着石阶前行,沿途可见“华盖迎宾”“仙人峰”等自然奇石,形态各异,令人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古海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巨石嶙峋,相传是古时海水冲击形成的山口。一</span>石上刻“华盖迎宾”,仿佛是山间的迎客松,以最庄重的姿态迎接每一位到访者。另一石镌刻着杨泽·上苑的诗在巨大的石壁上,周围林木葱郁,环境清幽。</p> <p class="ql-block">  仔细辨别石刻文字,是旅途中的一次文化探索。我们试图解读那些古老的石刻,仿佛在与古人对话,寻找心灵的共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苑 楊澤</span></p><p class="ql-block">上苑盤松陣 半山宫殿森</p><p class="ql-block">嶙峋深石洞 爛慢叠花晉</p><p class="ql-block">峭壁女苔篆 巉岩曲島吟</p><p class="ql-block">仙人榕下水 聲響戞鳴琴</p><p class="ql-block"> 描绘了崂山太平宫(又称“上苑”) 周围的景色。生动刻画了山涧幽深、山花烂漫的自然之美。</p> <p class="ql-block">  此次崂山仰口之行,是一次身心的洗礼,也是一次文化的寻根之旅。在山水之间,我遇见了诗意与宁静,也遇见了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2025.7.1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