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 核心聚焦投射性认同的互动机制:强调其非单向投射,而是投射者通过行为诱导,迫使接收者认同并表现出自身不接纳的特质,形成“投射-诱导-认同”的闭环,如焦虑者会无意识引发他人安抚,印证自身“需被照顾”的认知。</p><p class="ql-block">2. 补充内射性认同的主动加工:指出其并非被动吸收外部特质,而是个体主动筛选、整合他人特质,将符合自我需求的部分内化为自身人格,例:孩子会选择性内射父母的“坚韧”,以应对成长挑战。</p><p class="ql-block">3. 关键启示:二者共同构成人际互动的心理基础,过度投射易致关系扭曲,过度内射可能迷失自我,需通过觉察打破自动化的投射-内射循环,实现健康人际互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