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抗情缘

独舞的枫叶

<p class="ql-block"> 鲁抗情缘</p><p class="ql-block"> 文/任静</p><p class="ql-block"> 在《鲁地文艺》的朗诵群里,王海清老师推送的《退休赋》,像一颗带着温度的石子,在我心中泛起了涟漪。文中“鲁抗”二字,瞬间勾起一种暖意,我当即决定要诵读这篇作品。</p><p class="ql-block"> 作者卞兰英我不认识,我想她应该是鲁抗员工。我诵读的《退休赋》的视频王海青老师推送到《鲁地文艺》平台后,被作者转发到她的退休群,她的同事认出了我的名字,原来她是我原同事的现同事,这份“鲁抗”牵线的缘分,让我们顺理成章加了微信。虽隔着十岁年龄差,可我们却越聊越开心,越聊越同频,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篇《离别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文中提到的鲁抗北区,是相对主场区的方位而言。车间代号的第一位数字标注“1”的是指主厂区,“2”就是北区。当年鲁抗北区的顺利投产,让鲁抗成功跻身中国抗生素三大生产基地之一,这份荣光,至今仍让人难忘。</p><p class="ql-block"> 作者的《离别的秋天》,灵感源自同名歌曲,歌词里几乎倾注了她所有的情感。鲁抗北区与主厂区整体搬迁,皆因政策的宏观调控。得知我曾工作过的104车间也要搬离时,我特意和同事去了一趟:看到熟悉的车间环境、无菌室里曾经工作过的操作台,触景生情,心中五味杂陈。</p><p class="ql-block"> 作者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厂区搬迁的点滴时刻及心绪,字里行间,满是鲁抗人以厂为家的复杂情愫。即记录了作者成长中的辉煌印记,也成就了人生中闪闪发光的美好回忆,读来让人动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