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于1938年11月26日在山东省长清县孝里大峰山根据地的中黄崖村成立,六支队由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十七支队、十支队东进梯队、十支队二团三营、大峰山独立营等改编而成,这是一支英勇善战、威震敌胆的英雄部队!</p><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盛大阅兵式上,战旗方队8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引领装备方队7个作战群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 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在80面战旗中,其中有2面是来自八路军六支队二营和115师教三旅9团!</p><p class="ql-block"> 八路军六支队“老虎营”(六支队二营)、“群众工作模范团”(115师教三旅九团的前身是六支队)获此殊荣,是六支队的骄傲,是山东西区革命根据地的骄傲,是长清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骄傲!做此美篇,缅怀革命先烈,向六支队将士致敬!向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致敬!</p><p class="ql-block">照片提供:</p><p class="ql-block">主流媒体网络,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王文祯、王文利、王开禄、张前生</p><p class="ql-block">视频提供:王文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资料有限,如有错误不足敬请给予指正!</p> <p class="ql-block">“老虎营”战旗。“老虎营”为八路军六支队二营。</p><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26日,共产党领导的泰西各路武装,在长清县中黄崖村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第六支队虽几经升编,但始终是一支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这支英雄的部队转战冀鲁豫、鏖战鲁西南、挺进大别山、战淮海、渡长江、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纵横13个省,战斗2000多次,毙伤俘敌4万余人,可谓战功卓著,英雄辈出。</p><p class="ql-block">诞生于大峰山区的这支铁血雄师,被誉为“山中猛虎,军中铁拳”。第六支队二团二营主要由长清和肥城的子弟兵组成,营长是老红军胡循武,因作战勇猛顽强,这个营又被称为“猛虎二营”。1939年秋,在反击顽军石友三的作战中,二营猛冲猛打、连战连捷,一个营灭敌二个团一个营,鲁西军区杨勇司令员亲授“老虎营”的光荣称号。目前这支队伍还整建制存在,军改前是第13集团军149师 446 团,军改后为西部战区第77集团军某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群众工作模范团”战旗。“群众工作模范团”(115师教三旅9团)的前身是六支队。1938年11月长清县独立营在中黄崖成立,后升编为八路军六支队三营,之后随六支队升编为115师教导三旅九团,六支队三营作为115师教三旅九团的一个建制单位,与其他兄弟建制单位为“群众工作模范团”的建没作出了积极贡献!</p><p class="ql-block"> “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现为第77集团军某旅。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中,该团与劳苦大众同呼吸、共命运,被根据地人民亲切称之为“俺们的老9团”,1942年被晋鲁豫军区授予“群众工作模范团”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山东省长清县大峰山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大峰山革命遗址:抗战时期中共长清县委办公地址</p> <p class="ql-block">大峰山独立营(后升编为六支队三营)旧址</p> <p class="ql-block">魏金三烈士——大峰山革命根据地和六支队三营的主要创建者。在1942年9月30日鲁西的反扫荡中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这里是中共济南市委党校现场教学基地</p> <p class="ql-block">抗战老人王立武,孝里中黄崖村人,“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地房东主人。1938年11月,长清县独立营在他家中成立,后升级为六支队三营、随六支队升编为115师教三旅9团。王立武老人一家和黄崖村的村民一样,是坚强的抗日“堡垒户”,抗战期间保护了许多八路军伤员和游击队战士</p> <p class="ql-block">抗战老人——王文利、王文祯的奶奶,她和王立武老人为掩护八络军伤员多次遭到敌人毒打,坚贞不屈,保护了八路军伤员光荣归队</p> <p class="ql-block">王德泽——王立武老人的三儿子,中黄崖村抗日儿童团团长,15岁参加冀鲁豫军区八路军,十七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王德泽转业到峰山区黄崖乡任乡长,后任胡林坡乡乡长、孝里公社党委宣传委员、民政助理员等职。他一直保持老八路老党员的政治本色,为党的事业贡献了一生!王德泽老前辈的英名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冀鲁豫军区英名碑上</p> <p class="ql-block"> 2021年7月20日,“长清县独立营旧址”揭牌仪式在中黄崖村王立武老人的家门口举行。</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群众工作模范团”诞生地,从这个农家小院走出的长清独立营,后来成了八路军王牌师115师教三旅9团的主力</p> <p class="ql-block">中共长清县委党史委主任魏珺(左三)同志在“长清县独立营旧址”揭牌仪式上讲话,高度赞扬了黄崖人民爱军爱国做出的贡献和这所农家小院的历史功绩,要求保护好使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p> <p class="ql-block">魏珺主任讲话视频</p> <p class="ql-block">抗战老人王立武的的两个孙子王文祯(左)、王文利(右)参加了揭牌仪式,他们在老家门口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王文祯(左)——王立武老人的孙子(王德泽之子,退休干部),他在中共长清区委举行的“长清县独立营”诞生地揭牌仪式上发言,介绍长清县独立营在中黄崖村创建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文利(站立者)——王立武老人的孙子,这是他在孝里初中向师生们讲述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老虎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文利(站立者)同志是长清孝里街道爱心志愿者团长,退休后他常年坚持做公益事业,到学校、村居委会讲述大峰山革命斗争故事</p> <p class="ql-block">王开禄同志是黄崖村人,退休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大校。退休后他历时八年,走访革命老前辈,查阅革命历史资料,实地调研考察革命遗址,倾心倾情写出了“烽火烈焰———大峰山英雄儿女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文学传记的方式,全景式地反映了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过程和党政军民英勇战斗的抗战故事,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的好教材,受到社会好评!他自费出书捐献给故乡,长清区党史委、长请区档案馆、长清区图书馆、孝里初中等单位都有收藏</p> <p class="ql-block">王开禄同志著作:“峰火烈焰———大峰山儿女英雄传”封面</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中国人民全面抗战80周年之际,王开禄(右)同志专程回到家乡,向长请区档案馆捐赠“烽山烈焰———大峰山儿女英雄传”著作,在新时代对长清儿女宏扬大峰山精神、建没美丽家乡是很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张前生(右)同志是黄崖村人,退伍军人。他的爷爷张元昌烈士是抗战时期的黄崖村自卫队队长、农救会副会长、长清县著名的抗日模范区八区(辖大峰山地区)区长、长清县黄河治理委员会主任,1946年6月在“小燕庄”惨案中壮烈牺牲。张元昌烈士为抗战和解放战争贡献了自己的一生。这是张前生同志向前来采访的长清区党史委的同志介绍爷爷张元昌烈士坚持大峰山革命斗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张元昌烈士证书。张元昌烈士的英名镌刻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冀鲁豫军区英名碑上</p> <p class="ql-block">位于大峰山烈士陵园的小燕庄惨案张元昌等革命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大峰山革命根据地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