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三天两晚的行走

尘解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22日与小宛相邀行石家庄之旅。早上二人在北京西站会面坐8点4分的火车启程11点左右到达石家庄,车费43.5元,然后在火车站东广场乘公交车直接到正定古城景区,入住订好的酒店燕山宾馆,住宿费106元。此行三天二晚,主要看点隆兴寺,古城墙,正定四塔,顺便看下博物馆、太庙、城皇庙、赵州桥等。</p><p class="ql-block">‍第三天一早从正定古城打车直接去赵县看赵州桥,然后乘公交到石家庄去河北博物院,下午从5点19分的火车回到北京,晚上10点左右到家,车费43.5元。</p><p class="ql-block">‍因为河北60岁以上老人不要门票,而此行又是穷游,所以石家庄此行性价比极高,比较满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墙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352年,前燕大将慕容恪修建了“安乐垒”。北周时期建为石城,唐宝应元年因洪水冲毁石城,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将其扩建成土城。宋、元均有修葺,明正统十四年重新修筑,将城墙固定为周长24华里的土城,隆庆五年至万历四年,改用砖石砌城,现存城墙即为明代遗存。</p> <p class="ql-block">城墙周长24华里,属府级规制,设东迎旭门、南长乐门、西镇远门、北永安门四座城门,均为三重结构,设有里城、瓮城和月城三道城垣,这种形制除北京、南京等帝王之都以外极为少见。整座城墙西北偏高,东南稍缺,轮廓呈“官帽”形,取《易经》中“天满西北、地缺东南”之意。</p><p class="ql-block">‍现修复最好的是南城门,所以我们在南城门走了走,又去城外绕行了一下,并尝试了一下城墙边狗屎桃,桃味浓郁,甜酸,有点儿时趣感。</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可俯瞰古城四塔及城貌。</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初名龙藏寺,唐改称龙兴寺。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奉宋太祖赵匡胤旨铸造铜质千手观音菩萨像并建大悲阁,此后大兴土木扩建,形成以大悲阁为主体的宋代建筑群。金、元、明各代均有修葺增建,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大规模重修,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赐额“隆兴寺”并沿用至今。梁思成称,“为京外第一名刹”。</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门前有三路单孔石桥,即由三座单孔石桥并列组成,桥面石板路经踏磨己光滑油润,桥做工精细,栏杆上的石狮子雕刻构思巧妙,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门前石柱。</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天王殿”为第一殿也是进入此寺的出入口,始建于北宋,是隆兴寺现存四座宋代建筑中最早的一座。现大门上端“敕建隆兴寺”和“天王殿”匾额均为康熙手书。殿内供奉的“大肚弥勒佛”为金代木雕,距今已有八百余年。</p> <p class="ql-block">摩尼殿是最为代表性的一建筑,始建于北宋皇祐四年,是隆兴寺现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最高的殿宇之一。其采用重檐歇山顶搭配罕见的“四出抱厦”,是现存中国古建实例中十分少见的十字布局,被称为“世界古建筑孤例”。殿内佛坛上供奉五尊泥塑金装佛像,均为宋代原塑,还有422平方米的佛教故事壁画。</p> <p class="ql-block">特视频为存留以后再看。</p> <p class="ql-block">倒坐观音像,高3.4米,坐南朝北,与大殿坐向相背,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观音头戴精美宝冠,项饰华丽璎珞,帔巾如薄纱,身着红裙,肌肤润泽。她头微右侧,身略前倾,左足下垂踏于莲台,右腿屈膝搭在左腿上,右手绕膝轻抚左腕,呈现出闲逸潇洒的坐姿,体现了宋代美学“自在随心”的风尚。其面容恬静秀丽,凤目微微俯视,嘴角带着若有若无的微笑,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觉观音的双眼在注视自己,达到了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p><p class="ql-block">‍ 倒坐观音将“神性”与“人性”完美融合,打破了宗教偶像的呆板样式,是中国佛教造像艺术巅峰成就的代表。鲁迅称其“把神人化”了,是塑造史上的“里程碑”(网络查摘)。</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供奉着北宋木雕天冠弥勒菩萨立像,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尊宋代独木雕造的正统弥勒造像,通高7.4米,以整根香樟木雕刻而成,采用“独木通雕”工艺,融合了多种文化元素,体现了北宋的审美与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转轮藏殿,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在我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殿内的转轮藏是国内最古老、最大的藏经橱。</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进去了二次,可仍没看够,我不懂建筑艺术,但对此处建筑构造却久看留连,从灵魂深处发出赞叹,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从城墙上拍的四塔,右三左一。</p><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四塔指天宁寺凌霄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正定古城代表性文物及景点。</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须弥塔:位于正定城内常胜街,始建于唐贞观十年,高42.5米,是一座砖石结构的九级密檐式方塔。塔身建在正方形砖砌台基上,平面为正方形,第一层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各面两端均浮雕一尊雄劲有力的力士像。正面辟石券门,门框刻以花瓶、花卉图案,门楣上端镶嵌长方形石匾,镌刻“须弥峭立”四个楷书大字。塔身自第二层开始收缩,外观清秀挺拔,简朴大方,是外观和造型最简洁、干净的古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天宁寺凌霄塔,位于正定城内大众街,始建于唐咸通初年,宋、明、清均有修葺。塔身是砖木混合结构,塔分九级,现高40米,是正定城内最高的古建筑。塔身下3层为砖磨斗拱,第4层以上斗拱和飞檐均为木构,各角悬挂风铎,四面有门,这种下砖上木并有直贯5层的塔心柱的高层古塔结构,在全国极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澄灵塔,位于县城南侧的临济寺内,始建于唐咸通八年。塔高30.47米,为砖仿木构密檐式塔,是临济宗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衣钵塔。塔身第一级甚高,四正面设有对开式假门,四侧面饰假窗,转角做圆形倚柱,雕刻精细。以上八级相距甚近,层层出檐以跳出的斗拱承托,各层斗拱设计精巧,富于变化。澄灵塔是中日佛教交流的历史见证,日本佛教界多次派遣代表团前来参拜祖塔。</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位于正定县城内民生街,始建于唐贞元年间,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塔高40.5米,为砖灰结构,造型和结构独特。塔身第一层平面呈八角形,4个正面又另加扁六角形亭状的单层套室,俗称小塔,故又称多宝塔。塔身各层檐下均饰砖仿木构斗拱,第四层为精华所在,周身有浮雕的虎豹狮龙和佛像等五彩雕塑,形制之奇特被梁思成称为“也许是海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荣国府”是1983年为拍电视剧《红楼梦》而建的外景基地,于1984年12月动工,1986年7月落成,现为A A A A景区,也是影视拍摄基地。</p><p class="ql-block">毕竟仿古建筑,也没什么历史意义,所以匆匆看了一眼。</p> <p class="ql-block">因为还有时间且为不留遗憾所以直接打车从正定到“赵州桥,毕竟是中国一大名桥,来都来了石家庄啦。</p> <p class="ql-block">石家庄河北博物院,此院展品很有特色,展品也多,难怪称“博物院”,时间关系走马观花,但目及所见的展品很是珍贵丰富,且具有河北特色,值得一览。</p> <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素有“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主要景点有被梁思成称为“京外第一名刹”的隆兴寺,寺内有宋代建筑摩尼殿、倒座观音、我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等六处全国之最;还有凌霄塔、须弥塔、华塔、澄灵塔等古塔,各具特色,其中凌霄塔的结构在全国极为罕见;此外,正定府文庙大成殿比曲阜孔庙早500年,阳和楼建于金末元初,正定古城墙为明代遗存,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以三天二晚的石家庄之旅还是收获满满的,带着回味,留下记忆,不虚此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