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甲子镇教师节表彰大会上的获奖感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教育同仁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下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能作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站在这里,我内心涌动的,是三十三年沉淀下的激动,是三十三年坚守后被认可的欣慰。这份镇级的荣誉,于我而言,重若千钧,因为它来自我深深扎根的土地,来自我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地方。千言万语,汇成一声最真诚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我感恩于这个时代和这片沃土。 </p><p class="ql-block"> 是甲子镇这方热土和淳朴的乡风,给了我“扎根”的理由;是党和国家尊师重教的方针,给了我“坚守”的信念。从1992年站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的生命便与乡村教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p><p class="ql-block"> 我挚爱着我的课堂和每一位学生。 </p><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年,我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三尺讲台。我深信,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事业。因此,我潜心教学,主持市级课题,撰写论文,只为能更好地成为那座传递知识的桥梁。当我看到黄韵霓、许丽影等同学在作文比赛中斩获佳绩,当看到汪桐林、郑思绵同学的文章变成《汕尾日报》上的铅字,那份喜悦,胜过任何个人的荣誉。孩子们的成长,是我教育人生中最动人的诗篇。</p><p class="ql-block"> 我沉醉于书香墨海,并乐于与同仁们分享。 </p><p class="ql-block"> 我不仅教语文,也爱文学。幸有作品见于《羊城晚报》《中华辞赋》,更荣幸能负责校刊《瀛江书声》,以文字为媒,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更让我自豪的是,能成为青年教师的同行人,与郑丽君、方燕玲等老师共同钻研,见证他们成为教学骨干;能以文学为桥,影响并帮助李雪君、刘海涛等老师加入市作协、省作协。个人的星光微弱,但能与大家一同璀璨,是我莫大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我忠诚于红色的队旗。 </p><p class="ql-block"> 从1994年担任少先队辅导员至今,近三十年的团队工作,早已融入我的血脉。协调全镇少先队工作、参加各级培训、争取“红旗大队”和“先进中队”的荣誉,这一切的奔波与操劳,都源于一个信念:为孩子们的童年打上亮丽的人生底色。</p><p class="ql-block"> 三十三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走到了两鬓染霜的中年。我曾获得过省级的“乡村教育贡献奖”,也拿过市级的“善美好人”提名,但今天这张来自我们甲子镇的证书,最是让我暖心。因为它告诉我,我所有的努力,我的乡亲们、我的战友们都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里。</p><p class="ql-block"> 这份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嘹亮号角。它将继续鞭策我,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用仁爱之心浇灌,用扎实学识引领,用道德情操示范,用理想信念铸魂,在我所热爱的乡村教育田园里,继续耕耘,永不停歇!</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和同仁节日快乐,身体健康!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