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亿年时光隧道的”村BA"

瑶山孤心

<p class="ql-block">舒象富</p><p class="ql-block">辰溪县的孝坪镇地方不大,但这几年的名气却响彻云霄。我想名气大的主要原因应是得益于群山环绕的封闭环境,镇政府所在地分别被石头山、喂子山和小悬崖从东南北三面环抱,西临沅水,从而形成一个相对闭环的秘境。境内阡陌交通、屋舍俨然,特别是爱国村的苏式民居,端庄高阔,典雅大方,集中连片。生活在此的居民安逸悠闲,怡然自乐,宛如陶公笔下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而要进入这个秘境,必须得穿越861隧道这个主要地标,隧道长近千米,高约八十米,宽约七十米。属于天然的喀斯特地貌溶洞,形成于约1.2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隧道呈东西向贯穿喂子山,喂子山海拔虽不是很高,但石灰岩崖陡峭壁立,与东面云遮雾罩的丫髻山遥相呼应。山上植被茂密,溶洞入口处有藤蔓青苔覆盖,凉风森森。龙涎溪碧水潺潺,与溶洞生世相依。石头山以怪石峥嵘、奇洞繁多著称,现保存完好的天然兵工生产溶洞和人工防空洞约有130余个,这些布满石笋、石柱及石钟乳的溶洞尤如地球赐予人类的璀璨瑰宝,在光影交织间我们能触摸到时光的痕迹,在流水哗啦中我们能聆听到大地的呼吸。</p> <p class="ql-block">封闭的地域并非好事,但在抗日战争的特殊年代却成就了孝坪这个秘境的百年辉煌。1890年由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湖北枪炮厂(汉阳兵工厂)为了躲避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于1938年南迁至孝坪。从此,一个个天然溶洞就成了生产枪炮弹药的厂房车间;从此,辰溪境内就多了一群操武汉口音的神秘”厂里人"。南迀后的汉阳兵工厂是我国抗战时期最重要的军工基地之一,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最前沿的兵工厂",其生产的"汉阳造"步枪是当时中国军队的主力枪械,累计为前线输送了超过3亿发的弹药,续写了"汉阳造"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百年兵工厂在此先后经历了辰溪兵工厂、湖南枪弹厂(861兵工厂)、沅江机械厂、白云家用电器总厂及云箭集团等更名,生产的"白云牌”冰箱一度成为国内的驰名商标,产品畅销国内外。怪不得云箭集团厂门口专门立了一尊张之洞先生的石雕像,原来,这位晚清重臣、洋务先驱还是我国军事重工业的开山鼻祖,甚至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曾说过:"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p><p class="ql-block"> 然而,战场上的硝烟虽去,但赛场上的烽火又起。2025年8月20日晚,随着孝坪镇爱国村天然阶梯球场上特色各异的傩舞、苗鼓、刀舞、社塘木偶戏及非遗"茶山号子"等精彩节目的轮番登场,大地流彩.2025年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南部赛区火热开赛,赛事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江西等十省十八支篮球劲旅参赛,经过8天的鏖战角逐,最终福建晋江代表队优势夺冠,并携手广东南海代表队、湖南辰溪代表队、浙江诸暨代表队及湖南浏阳代表队晋级全国"村BA"总决赛。这场赛事为观众呈现了44块精彩绝伦、扣人心弦的乡村篮球盛宴。</p> <p class="ql-block">当兵器的冷漠与篮球的热火相遇在层峦叠嶂的小镇时,有人不禁要问:如此全国性的篮球赛事何以会在爱国村这么一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举办呢?这还得从辰溪篮球运动发展的两次高潮说起:一次是抗战时期。当时大批内迁到辰溪的学校、企业、机关和部队纷纷组建篮球队,开展经常性的交流比赛活动 ;另一次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时期。随着"红合"、"红灵"、"红敏"等诸多军工企业的迁入,再次掀起了辰溪篮球运动的高潮。这两次高潮把篮球运动融入到了辰溪人的骨髓中,孕育了"篮球之乡"的体育基因。全县50余万人,参加篮球运动的愈10万人,可以说每个乡镇、每个村组都有篮球队,每个月都有篮球赛事,介于浓厚的篮球氛围和良好的群众基础,2018年7月,湖南省体育局将全省首个"篮球之乡"的金字招牌授予给了辰溪县。而孝坪爱国村正是依托深厚的群众基础、完善的场地设施及优良的运动传统,于2023年、2024年连续两届成功承办了湖南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才使得这次全国性赛事成功落地。</p> <p class="ql-block">八月的辰溪流光溢彩,八月的辰溪热情似火,八月的辰溪人潮涌动。"红色"自然成了八月辰溪的主色调,在这个季节,西瓜红了,桃子红了,葡萄红了……还有,辰溪人最钟情的辣子也红啦,更有一支随篮球赛事不断迁徙奔波的”红衫军",他们也许是农民,也许是商贩,也许是下岗职工,也许是曾经的"球员",但不管他们是谁,在辰溪,只要穿上由热衷于公益事业的向福兰大姐捐资的红色T恤,他们就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辰溪球迷",这支"红衫军"是辰溪篮球事业蓬勃发展的一面永远高扬的"流动旗帜"和强力推手。</p><p class="ql-block"> 赛事虽已落下帷幕,但抗战时期的兵工遗存尚在,抗战机床的齿轮仍在人们的记忆里转动,"三线"时期的历史印记依然清晰。球赛期间,当地百姓免费送茶水、送水果和特色小吃的真情更像溶洞中徐徐吹来的丝丝凉风,让人无比的清爽和难忘。一声声"按板"、"挡拆"、"抢断"、"跳投"、"扣篮"及"盖帽"后的呐喊亦似万钧雷霆使南部赛区的球员们力量倍增。其实,篮球比赛拼的是实力,比的是技巧,传承的则是积极向上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输赢并非赛事的全部内涵。关健还要看是否展现了"追求卓越、顽强拼搏、求实奉献及互相协作"的体育精神。</p><p class="ql-block"> 穿越时光隧道,当现代人的光影艺术与亿万年的地质奇观相互交融,一场关于自然与文化、历史与传承的精彩对话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悄然展开。孝坪人依托"861"兵工厂的历史资源,开发建设兵工研学馆、兵工俱乐部、兵工民俗街、兵工射击馆等文旅项目,全力打造以兵工为主题的文旅小镇——"1938孝坪兵工小镇"。从而使得这个以"孝文化”为初始的兵工小镇秉持"小孝持家、中孝敬业、大孝爱国"的意识,按照"体育十文化"增内涵、”体育十旅游"聚人气、"体育十消费"促内需的思路,积极探素出了一条"以赛兴产"、"以赛促治"、"以赛富民"的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路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