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唐姐同为望岳公益诗词学校二期中级班、首期高研班学员。我最先是通过文字认识姐姐的。进望岳前,我偶尔写写散文,但从来没有尝试过诗词,对格律诗词章法更是一无所知,也完全不会驾驭诗的语言。所以入望岳之初,我只顾埋头恶补,压根儿无暇关注诗友们作品。不记得是哪一课无意读到唐姐的作业 ,我无比惊讶,这简直就是出自唐宋诗人词人的手笔,同学中竟有如此高才?于是以后每一课,我都期待着唐姐的作业。开始我只是默默地欣赏,默默地佩服。后来因为实在太爱姐姐的文字,一向清高的我,在教学群里主动和姐姐互动,直言不讳表达着对姐姐文字的热爱和对姐姐的膜拜。 </p><p class="ql-block"> 唯美的画面、淡淡的忧伤、跳动的灵性。是我对姐姐的文字印象。读姐姐的诗词感觉温婉恬静中总有一抹浅浅的哀愁。说实话读唐姐的诗词我脑海中经常浮现舒婷雨巷中所描写的画面: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的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还有着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读姐姐的诗词,仿佛看见一个裙裾飘飘的女子从汤汤汶水中走来,从苍苍蒹葭中走来,从袅袅云烟中走来,从巍巍岱岳中走来。轻轻地向你诉说着她的欢乐和哀愁,她的曾经和向往,她的无眠和思念。常常会有种易安再世的错觉。读姐姐的文字有时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想见姐姐的冲动。我曾和姐姐说过:如果不是隔山隔水隔疫情,我早就去拜访您了。终于疫情过去,千重山万重水不是距离。去年国庆期间我和敬华老师、兴慧老友一起奔赴泰安,见到了我们敬爱的恩师们和亲爱的诗友们,也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唐姐。姐姐其人,一如诗词中的姐姐,温婉恬静而又亲切可人。</p><p class="ql-block"> 见山诗社创刊两载有余,我和唐姐又同在见山见证诗友和我们自己的成长。工作中我和姐姐也非常合拍,姐姐外柔内刚,凡事有主见有章法,我喜欢。</p><p class="ql-block"> 姐姐专刊是见山诗社的第五期诗人专刊。共收录了姐姐51首作品:其中三十五首绝句、一首七律、十五阙词。时间跨度从2021年到2025年。因为见山诗社以古风为特色,所以姐姐本期专刊中的格律诗词多数都是没有在见山诗刊公开发表过的。姐姐的诗词一如既往美而兼雅,画面感极强。且饱含深情,令人共鸣。相信大家会如我一样,深深爱上这些跳跃着灵性的文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余晓琴 女,安徽省岳西县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望岳雅集公益诗词学校二期中级班毕业生,首期高研班毕业生。现为望岳公益诗词学校南岳书院院委、教研室常务副主任、望岳见山诗社副社长。</p><p class="ql-block"> 1992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期间曾有多篇散文发表于地方报刊杂志。2021年经好友秦兴慧引荐入望岳公益诗词学校二期中级班,师从胡朝水校长、苏一鸣校长、李传桂校长、陈敬华院长等学习古典诗词写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