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一年秋风起,吹动了记忆深处那串褪色的风铃。在第四十一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已步入晚年的我,伫立在时光的岸边,回望人生长河,顿觉光阴似箭,人生如梦。童年的光影悄然浮现,那些熟悉的面孔,尤其是几位启蒙老师,仿佛穿越岁月的迷雾,站在家乡学校的院子里,白发微霜,却神采奕奕,向我缓缓走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是1961年秋季入学的。那时,别说农村没有学前教育,就连县城也鲜有幼儿园。识字、学拼音,都是从一年级开始的。记得那个初秋的清晨,母亲牵着我的手,将我送进一个既陌生又令人向往的世界。第一次踏进校门,心中满是忐忑与期待。而南老师,作为我们的校长,却蹲下身来,一个一个地与我们握手、拥抱,轻声问我们的名字,那声音如春风拂面,温柔而坚定。他带我们认识校园,告诉我们哪里是厕所,哪里可以饮水,事无巨细,一一指点。他不仅是校长,更是我们的启蒙者。他亲手在硬纸板上写下第一个汉字,背面还画着简笔画。他教“人”字时,说那是相互支撑的一撇一捺;教“春”字时,带我们去看墙角的新芽;教“秋”字时,捡来黄叶让我们传看。在他的讲述中,汉字不再是冰冷的符号,而是有生命的存在,与四季更替、万物生长紧密相连。他带我们走进自然,让世界成为一本打开的书,而他,就是那第一位为我们翻开书页的引路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第二位启蒙老师是左老师。她是一位来自汉中的知识女性,温文尔雅,能歌善舞。从汉中师范毕业,她被分配到陕北一个偏远的山村小学任教。那时我七岁,刚升入二年级,她是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她教我们读课文、识生字,讲解每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与段落大意。她从不急于求成,而是循序渐进,引导我们理解语言的结构与思想的内涵。她批改作业时,从不轻易画叉,只用一道斜线提醒我们“再想想”,并在作文后写下细致的评语,不仅评文,更评人。“观察很仔细”“心思细腻”——这些话语,对一个资质平平的孩子来说,是莫大的鼓励。她还教我们唱歌跳舞,用音乐点燃我们对美的感知。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国庆节,她带我们排练节目,那些时光,成了我童年最温暖的记忆。记得四年级时,她组织一次学习心得讨论会,并让我担任主持人。面对台下二十多双眼睛,我手足无措,是她一步步引导我,教会我如何组织语言、引导发言。那次经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表达的力量。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左老师因病调回汉中。我们没能为她送行,成为我一生的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第三位启蒙老师是贺老师。是他,将我从简单的算术带入了代数、几何与三角的世界。那是1969年,随着各地革命委员会的成立,学校开始复课。我们小学改为七年制带帽中学,贺老师成为我初一的数学老师。他虽未上过大学,但高中毕业便投身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授课深入浅出。他不仅讲授课本知识,还常选一些难题让我们思考、讨论,激发我们对数学的兴趣。一次,他讲解一道几何题,过程繁琐,写满半个黑板。我举手提出另一种解法,他惊讶之余鼓励我上台演算。果然,我的方法更为简洁。他当场表扬我,并鼓励大家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在他的引导下,我逐渐爱上数学,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也为后来考入延安大学数学系埋下伏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此后的岁月里,我走过许多地方,读过无数书籍,也遇见无数人。但每当夜深人静,那些启蒙老师的身影总会悄然浮现。我终于明白,启蒙的意义,不仅在空白的纸上书写知识,而在于点燃一盏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他们不仅教会我们识字、算术,更教会我们如何思考、如何做人。他们种下的种子,在岁月的滋养下悄然生长,影响着我们如何看待世界、理解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年夏天,我回乡祭奠双亲,特意走到当年就读的小学校址。昔日的窑洞教室早已易主,唯有那棵老槐树依旧挺立,枝叶间依旧回响着往日的风声。新校舍已建起,教学楼明亮宽敞,继续孕育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愿跨越六十年的光阴,向所有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深深鞠躬。也许他们已记不起我们的名字,但我们永远记得他们。是他们让我们相信:每一个生命,都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哪怕是最微弱的星火,也能照亮自己的天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恩师如烛,虽燃自身,却照亮无数远方。愿所有在孩子心田播下第一粒种子的人——我们的启蒙老师知道,那些种子早已长成森林,在岁月中生生不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师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律·中华新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授业传教解惑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育才立德秉丹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蚕丝吐尽织云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烛泪凝干耀夜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桃李成蹊通广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芝兰满圃映长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金秋礼颂恩师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皓月清辉共此情。</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讲台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七律·平水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尺讲台耕读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支粉笔写春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霜侵两鬓心犹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星映双眸志未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雏凤凌云声渐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新篁破土节初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成蹊桃李东风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笑看芳菲满九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9月10日 于延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