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说说语文那点事</p><p class="ql-block"> 学语文,就是学说话。小时候,妈妈教自己说话,从认识身边的事物开始,然后,咿咿呀呀地说,就学会了说话。随着认识的事物越来越多,话中的新词和新句也越来越多,表达的意思也越来越丰富。</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我们上学了。我们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学字识词,学会了读文章。可也产生了错误的想法,文章得老师教,只要在课堂听好课就能学好,刷题代替了阅读。哑巴语文出现了!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冲击,恐惧心理代替了兴趣。</p><p class="ql-block"> 其实,阅读仍然是学语言,只不过是从口头语转回学书面语,表达更加严谨,更加优美,更加精彩,更加有逻辑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学语文要开口读书,在读书中识字,培养语感,积累语言。一篇文章有一千字,你就认识一千字,持之以恒阅读,读10篇文章,你就有可能认识一万字,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之前,有人认为先识字再阅读,可实际上我们是在语境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那有人会问,不识字怎阅读?“五磨”学习法恰恰为你解答这问题:听读,磨耳朵;朗读,磨嘴巴;品读,磨大脑;抄写,磨心境;仿写,磨笔头。</p><p class="ql-block"> 读书就好比吃饭。经典作品,盛满一桌美味佳肴。只要不偏食,不厌食,就会品尝到美味,吸收到营养而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读书,就是要发现好句好段,摘抄积累,就如同发现美味的佳肴,美美去品尝一样,最后吃进肚子里。如果读完一篇文章,没一句话喜欢,没一个词喜欢,就意味没一道菜合你胃口,那也只能饿肚子了。</p><p class="ql-block"> 因此,读一篇文章,你喜欢的句子越多,喜欢的段落或词语越多,你就会积累越多,语文素养就会越好,语感就会越强。</p><p class="ql-block"> 摘抄呢?恰恰是内化语言的过程。摘抄讲“五不”,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不改字,不涂改。这标准厉害得很,很磨孩子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试想,读书不怕了,写字不怕了,语文还有什么学不好的?</p><p class="ql-block"> 其次,爱阅读的孩子,从阅读中找到自己的文学偶像,然后一段时间浸泡在偶像的文字中,涵泳字里行间,写出的文字就会有名家的味道,自然而然就成了名家的弟子。一个学期下来,浸泡在三四个名家的文字里,自然就学会了写作。</p><p class="ql-block"> 正如麦子老师所说:没有在水边玩耍的孩子不会游泳的。同理,也没有喜爱阅读的孩子不会写作。</p><p class="ql-block"> 如你做到这,语文成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