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无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2)</p><p class="ql-block"> 父亲有三兄弟,我的父亲脾气暴躁,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而他的二哥,也就是我的二伯,脾气发作起来,比我的父亲还刚烈。</p><p class="ql-block"> 一次看见他俩在吵架。原因是:父亲在自家的菜园边上,插了几根柳树枝,被二伯看见了,也不和父亲打招呼,直接将柳树枝拔了,丢弃一旁。父亲看见当然很气愤,说:我在自家的菜园边插柳,管你什么事?二伯争辩到;你虽然没有超过界限,可是,柳树栽下去,一年一年的长大,三五年后,树枝树叶,自然而然的就会伸展到我家的菜园这边来。不管父亲怎么解释,他就是寸步不让。无奈,父亲只好妥协,亲兄弟呀,没办法。</p><p class="ql-block"> 二伯虽说是农民,在家种田的时间并不多。原因是他有手艺。他是篾工,会编织各种各样的竹制品,尤其农村使用的农具及生活用具。因此,常外出,从事手工活,脱离了生产队劳动。</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伯母,可是一位能干的女性,个性强,身体好,水田旱地,挑担割禾插秧样样在行,一把好手,不比男人逊色;可她吃了嘴巴的亏,心直口快,心胸有点窄,不够爽朗,爱揭别人的短。为此,得罪了不少的人,尤其身边的人,容易被她伤害。我的母亲和大伯母就是例子,原因是,我母亲和大伯母,在干农活方面,无乱如何,都无法与她相比。二伯碰上这样的女人,也是处处避让。</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二伯在家多呆了几天,就遭到二伯母的叫骂,说道:一个大男人整天在家,也不出去挣钱,家里不要开销呀,吃喝不要钱呀?意思就是赶二伯出去做手工挣钱,不能长时间的在家不出门。二伯哪能忍受这等窝囊气,拉下脸,扯开嗓门,大声吼叫起来;你—你—你,这样的女人,连—连—连自己的老公你都这样算计……二伯有口吃,说话时,越急越表达不到位,急得满脸通红。这样的现象经常出现。其实,就是二伯母的心态出了问题。依当下网络上的说法,不是经常有人调侃农村人吗?说农村人:“怕你有,笑你无”。二伯母看见别家的男人会赚钱,家庭经济,超过了自家,心里酸酸的。在农村,这样的人确实有,因为知根知底;但不宜表现的这么直接,否则,遭人嫌弃。</p><p class="ql-block"> 二伯母这般厉害,二伯在家的日子可想而知,有时匆匆忙忙的回家一趟,又匆匆的离去。有时不免窝藏一肚子火。</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上,看见二伯又在发脾气,原因是,他在生火煮饭时,由于柴草有点潮湿,点燃了几根火柴后,柴草依旧没有燃烧起来,一时间又找不到其他干燥的引火物,急得他直跺脚!这该怎么办?偏偏这时,墙上的广播,正在播放早间的广播体操节目,广播里面传来的一阵阵欢快叫声,节奏有序,旋律高昂,随着播放器传出“一二一,一二一”的音乐输出,二伯显然受到了刺激,望着面前的湿柴冷灶,气不打一处来,气冲冲的走出厨房,情绪失控般的说出几句不文明的话。一伸手,将播放器的上下连接线扯了下来,连同播放器一起丢出门外,又不免踩上几脚……你们看,这就是我的二伯。脾气发作起来,有多狂躁,有多炸裂!此后,家里的广播就这样被退出了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二伯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儿子与他一样,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脾气,讲粗话。他的小儿子名叫“朔儿”,比我大三岁,自小一块长大,也经常打架,每次打架,我都是被挨打的弱者,肯定打不过他呀。读书之后,还是很“屌”,令老师们头疼不已,经常上门家访,可好不过几天毛病又犯了。那时候的学风、校风没有现在这般严格,逃学逃课,就像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也有过多次逃学逃课的经历。有几次,我的班主任王*媛老师,为了感化他,引导他,希望他不要在课堂上捣乱,在吃午饭时,特意把他带到家里去,把家里的饭菜送给他吃。</p><p class="ql-block"> 之所以有王*媛老师,送菜给他吃,是因为,有一段时间,学校要求学生午间不回家,在校吃午饭,午餐由同学们每天从家里带到学校来。原因是,春夏过后,气温上升,午间过后,人体的疲劳度增加;下午上课时,学生们都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为避免学生,上课期间打瞌睡等现象,才作出了学生带午饭进学校的决定。午饭后,每个学生趴在桌上睡午觉。王*媛老师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他应该明白。但他改变不了自己,还是辜负了王老师的一片好心。</p><p class="ql-block"> 当时,数学老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性,名叫肖*兰,每天上课时,老师讲一句,他就回一句,被他闹的哭笑不得。真是不应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09.0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