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月18日,离开珠海前往中山。中山市,古称香山,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我国著名侨乡。以五桂之之秀,临南海之滨。人文渊薮,历史绵长。自秦汉以来,因盐业鼎盛、商贸繁荣而成为岭南重镇。近代以来,香山风云际会,名人辈出,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生于此,其思想如炬,照亮民族复兴之路。1925年,为纪念先生,香山县更名为中山县。</p><p class="ql-block">岭南之行,途经中山,瞻仰孙先生故居,伟人早年生活轨迹,翠亨村是必去之地。</p> <p class="ql-block">翠亨村原本是一个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却因为诞生于此的伟人孙中山而闻名于世,享誉海内外。</p> <p class="ql-block">天地之灵气,无外乎坐拥山水,孙中山故居所在的翠亨村就是如此。东望珠江口伶仃洋让翠亨村有了生气,而西靠五桂山则让它有了灵性。</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的大门。大门两边分别立着一个门面,一边门面书写“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另一边门面书写“天下为公”四个大字。</p><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成立于1956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p> <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是一条笔直的石板铺成的大道,两边植有挺拔高大的糖胶树,就象併足肃立于道旁的中山先生的卫士。</p> <p class="ql-block">向前走,路边横置一块大牌匾,上面是1959年8月,中山先生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为本馆公园的题词“中山故居公园”。</p> <p class="ql-block">中山故居景区实际上包括三大部分:中山故居、翠亨村民居、孙中山纪念馆及其他展示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经过一条青幽林径之后,眼前忽阔然开朗,中山先生的故居赫然出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这时,看到一棵大树下面有组青铜雕塑,走近细看,雕塑的名称叫“根”。</p> <p class="ql-block">这是参加过太平天国起义的老人冯观爽给村中的孩子讲洪秀全起义反清的故事。儿时的孙中山对洪秀全充满了崇仰之情,在和村中小孩玩游戏时,他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居。</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是中山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东北向西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亲自设计并主持建成的。</p> <p class="ql-block">故居是一幢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楼房,并设有一道围墙环绕着庭院。围墙正门外南侧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孙中山故居”石刻牌匾。</p> <p class="ql-block">故居外观具有西式建筑风范,内部却是传统中式民居结构和摆设。楼房上下层各有七个赭红色装饰性的拱门。屋檐正中饰有光环的灰雕,环下雕绘一只口衔钱环的飞鹰。</p> <p class="ql-block">大门两侧挂有新屋落成后孙中山先生题写的楹联“一椽得所;五桂安居”。椽是用于支持屋顶盖的木杆,五桂是指翠亨村旁的五桂山,这幅对联的含义告诉人们孙中山原先想过很平常的生活,只求得一间普通居所在五桂山下安家。但现实却是他心系民族危亡,最终将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p> <p class="ql-block">正门南侧有宋庆龄手书的“孙中山故居”木刻牌匾。</p> <p class="ql-block">楼房内部设计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中间是正厅,左右分两个耳房,四壁砖墙呈砖灰色勾出白色间线,窗户在正梁下对开。正厅摆设是按1895年前后孙中山在此生活时的情景布置。</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的卧室,墙上挂着孙中山17岁时的照片,室内有孙中山日常使用过的书桌、台椅、铁床。</p> <p class="ql-block">在庭院的南侧生长着一棵倒伏的酸豆树,这类树是中国南方地区很长见的树。但这一棵树却与众不同,据说这棵酸豆树是1883年孙中山亲手栽种的,1931年此树被台风吹倒,仍然顽强生长,枝繁叶茂,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故居后院。</p> <p class="ql-block">景区中轴线北侧上是“孙中山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外墙全部为花岗岩装饰。</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馆,正厅是二层挑高的宽敞空间,二层栏杆上挂满蓝、红、白三色彩带,大厅正面是中山先生的青铜雕像。</p> <p class="ql-block">中山先生一只手提着太阳帽,另一只手臂上搭着一件风衣,似乎风尘朴朴刚从海外归来。纪念馆以大量的照片、实物和文字资料反映中山先生伟大而光辉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前花岗岩平台上放置一只青铜大鼎,名为“中山鼎”。介绍说,此鼎为1999年11月铸造,许多数据与中山先生吻合。如孙中山诞生于1866年,鼎的口径为1866毫米;孙中山1925年去世,享年59岁,鼎高1925毫米,铭文高度为59厘米;孙中山1912年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鼎基座的高度为1912毫米。</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孙中山纪念馆西北角的警世钟,是为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而铸造的,直径1.2米,高2米,重1.5吨。正面刻有中山先生亲笔手迹“共进大同”,背面刻有中山先生1924年“勉励国民”的演讲词。</p> <p class="ql-block">警世钟不仅为纪念孙中山努力唤醒中华民族振兴祖国的一生,同时也警醒国民为建设统一富强的祖国而奋斗。“共进大同”以及“天下为公”是孙中山思想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沿着一条水磨石铺就的道路前行,左侧呈现出一座精心搭建的演讲堂,其后则是一处绿意盎然的池塘,池中莲花轻舞,锦鲤畅游。</p> <p class="ql-block">演讲厅作为纪念馆的配套场所,定期开展孙中山生平事迹、近代史等相关主题的讲座或临时展览,兼具教育性与文化传播功能。</p> <p class="ql-block">从演讲厅出来,我们进入了翠亨民居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包括复原的孙中山祖家、翠亨村民俗展览、街市亭、富裕人家、小商人家、中等农家、一般农家、侨眷农家、理发店、20世纪30年代的杂货店和其他农家、民居等。</p> <p class="ql-block">在翠亨村民居展示区内保存和复原了许多清末民初以至现代的当地民居,立体地再现了当年翠亨村社会各阶层家庭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让观众领略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部分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眼前的翠亨村一派南国风光,村庄被高大浓绿的树木掩映着,古色古香,青砖灰瓦,红门红窗,间有洋式,一个普通村落的完整面貌便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翠亨村内有一幢门上挂有“朝议第”匾额的大宅,这是仿建的翠亨村中杨姓的一所三进三开间大宅的一部分。据说,这家杨姓人家在外经商,并在村中占有大片的土地,还朝廷里捐纳得“朝议大夫”的官衔。“朝议第”是翠亨本地大户人家的典型模式,尽显主人的富贵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朝议第大宅内有孙中山生平展,主要陈列孙中山生平史迹及其家族情况。</p> <p class="ql-block">通过这些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到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他那“天下为公”的思想核心,更让人感叹万分。</p> <p class="ql-block">百草堂是一幢模拟复原的药材铺,药材铺的大门分两重,外面一重是南粤地区常见的“趟栊门”。在明清时期,药材铺既是销售中药的药店,也是中医坐堂诊病的诊所。</p> <p class="ql-block">走在翠亨村里,可以看出这里的村民都是一户户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之家,民居门前植树种菜,养猪养鸡,生活殷实。院墙就地取材,以蚝壳砌成,坚固而且美观,颇富当地特色。</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老屋是显得陈旧了,但村中更有芭蕉肥硕,椰木高耸,实果累累,花草丰美,透着岭南民俗民风特有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建于清光绪十四年的瑞楼长庚闸门曾经是翠亨村南面的出入口,为砖石结构,门梁上刻“瑞接长庚”四字。门洞上有5根木质门柱作护栏,起防护作用。据传,在清光绪十八年,孙中山在这里试验自己制造的炸药,结果将闸门横梁炸出一条裂缝,该横梁及裂缝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翠亨村民俗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在翠亨村里还能看到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在婚俗方面,就能看到当年的一些用具:新娘带着嫁妆坐着花轿到新郎家,上下轿要打伞,一来福荫子孙后代,二来伞张开后的圆形寓意圆满,墙上需要挂喜幛,床头还有用铜钱编织的钱剑用于辟邪等等,往里走还能看到农耕文化与非遗文化展示馆哦!</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故居西侧,有一座辛亥革命纪念公园,是由陈可石教授主要设计 ,以纪念辛亥革命为主题的公益性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采用"中西合璧"建筑风格 ,融合纪念功能与休闲游览功能。</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革命先驱们英魂的安息之地。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的激荡。</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青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让人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深远。</p> <p class="ql-block">在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内,有一面特别的历史记忆墙,它静静地诉说着那段革命历史的沧桑与辉煌。墙上镶嵌着孙中山、黄兴、蔡元培、毛泽东、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人对辛亥革命历史的日记、回忆录以及诗词等26则。</p> <p class="ql-block">这里除了精心布置的各种花草树木外,还有灰瓦青砖的中式长廊,圆拱形的西式亭子,以及相关的浮雕与石雕像,公园走道上全部铺满碎小的石头,人工开挖的小渠流环绕整个公园中心草地。</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