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

老学生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简 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丹东市,古称安东,是辽宁省辖地级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东与朝鲜的新义州隔江相望,丹东站,是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一等站,是沈丹铁路、沈丹客运专线、丹大快速铁路和丹前铁路的终点、区段站、技检站、边境口岸站。丹东站东边通过鸭绿江大桥与朝鲜平义铁路相连,作为中朝两国的边境站,担负着中国商品出口至朝鲜的重要运输任务。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安东站承担了志愿军60%以上的部队调动、军械补给、后勤保障任务,成为美帝国主义“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的桥头堡”。</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鸭绿江断桥,4A级景区。位于中国辽宁丹东振兴区鸭绿江畔,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鸭绿江风景名胜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鸭绿江断桥为12孔可开闭式铁路桥,桥长944.2米,宽11米,12孔,其中第4孔为“开闭梁”,可旋转开合。鸭绿江断桥为鸭绿江上诸多桥中第一座桥,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所建。1909年5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1950年11月,被美国空军炸断。战后中方一侧所剩四孔残桥一直保留,被习惯上称为“断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大桥在抗美援朝时期承担起中国人民志愿军过江、军需物资供应和后方支援前线的运输任务,是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历史见证,见证并陈述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硝烟岁月以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闭梁是适应大型船舶江面航行而修建的。开闭梁以9号圆形桥墩为轴,设9个联动齿轮驱动单联钢梁平行旋转90度,使大桥打开。开闭梁以8号和10号桥墩为支点,设四支机械锁闭机关,旋梁启动前先将伸缩臂提起,船舶通过旋梁还原后,再将伸缩臂放下锁闭,确保火车通行安全。每次转动需要20分钟。开闭梁每日定时开闭4次,上午2次,下午2次,每次1小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断桥全长944.2米,宽11米,中间铁路路面宽5米,两侧各有人行步道3米。大桥钢梁结构为曲弦式,共12孔;自中方起1~6孔每孔跨度为91.44米,7~12孔每孔跨度为60.96米;桥面为钢梁结构,上面铺设木板;桥墩采用沉箱技术,为钢筋水泥浇注,外砌花岗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从断桥上瞭望朝鲜一侧景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对断桥朝鲜一侧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宣统二年(1910年)4月,清政府在日本人的强压下,同意在中方一侧建桥。宣统二年(1910年)5月在安东(今丹东)进行施工,次年10月大桥建成通车。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4月,日本殖民统治者又在此桥上游不足百米处建成第二座铁路大桥,即现在的“中朝友谊大桥”,与第一桥并称鸭绿江上的“姐妹桥”,此桥被改为公路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桥头碉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岸上从两桥中间位置拍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朝边境第11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国空军雕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1951年1月21日首次与美国空军空战后,与苏联空军联合建立起“米格走廊”。在鸭绿江至清川江上空同美国空军多次展开激战,保障了战时物资供应和祖国安全,到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年轻的志愿军空军击落敌机330架,击伤95架,共425架。</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大桥夜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丹东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G331国道(丹东—阿勒泰公路)的起点为辽宁省丹东市丹东火车站,终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巴河县阿黑吐别克口岸。是中国三条边境公路之一,全长9333公里,横跨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新疆6省区,连接中国东北至西北边境,被誉为“最美边境公路”。其前身为边防公路,2013年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4年9月丹东火车站站广场正式设立G331零公里起点标识。‌‌是自驾打卡的热门地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丹东火车站广场伟人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抗美援朝纪念馆,国家一级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专题纪念馆,总占地面积18.2万平方米,由纪念塔、纪念馆、全景画馆、国防教育园组成,馆藏抗美援朝文物2.1万件。纪念馆建筑面积2.38万平方。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基本陈列主题,全面、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的光辉历史;国防教育园陈列了抗美援朝时期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发展和壮大过程中使用的重要装备140件;全景画馆陈列有周长132.15米、高16米的大型全景绘画《清川江畔围歼战》,艺术形象地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围歼侵略军的壮观场面和恢宏的战争氛围。</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纪念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畔的英华山上,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馆落成并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p><p class="ql-block">彭高贺、邓洪解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各级领导同志们:</p><p class="ql-block">(一)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着将东北边防军改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迅即向朝鲜境内出动,协同朝鲜同志向侵略者作战并争取光荣的胜利。</p><p class="ql-block">(二)中国人民志愿军辖十三兵团及所属之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边防炮兵司令部与所属之炮兵一师、二师、八师。上述各部须立即准备完毕,待令出动。</p><p class="ql-block">(三)任命彭德怀同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p><p class="ql-block">(四)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p><p class="ql-block">(五)我中国人民志愿军进入朝鲜境内,必须对朝鲜人民、朝鲜人民军、朝鲜民主政府、朝鲜劳动党(即共产党)、其他民主党派及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同志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地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这是保证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p><p class="ql-block">(六)必须深刻地估计到各种可能遇到和必然会遇到的困难情况,并准备用高度的热情,勇气,细心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去克服这些困难。目前总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于我们有利,于侵略者不利,只要同志们坚决勇敢,善于团结当地人民,善于和侵略者作战,最后胜利就是我们的。</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一九五〇年十月八日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冰雪长津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位于朝鲜北部长津湖地区,该地区地势险要、气候寒冷,作战环境极为恶劣。志愿军第9兵团在防寒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紧急从辑安、临江入朝,隐蔽向长津湖地区开进,采取“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法,将美军分割包围于新兴里、柳潭里、下碣隅里等地。1950年11月27日,志愿军第9乓团突然对被围美军发起攻击,给予美步兵第7师、陆战第1师以歼灭性打击。志愿军第9兵团在饥寒交迫、装备低劣、非作战减员剧增(冻伤减员占减员总数1/3)等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同美军浴血奋战十余个昼夜,歼敌13916人,完成了艰巨的作战任务。彻底打开了东线战局,有力保障了西线部队的侧后安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塔体西侧国防教育园陈列有米格 15战斗机、T-34坦克等16件实物装备,其中图-2轰炸机为参加过朝鲜战场的原物。东南方向800米处设有全景画馆,通过132米环形油画还原清川江围歼战役场景。</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抗美援朝时期用过的重武器露天展示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为邓小平手书</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塔体为方型中空结构,基座直径38米,底部装饰汉白玉雕刻的塔花,象征和平与胜利。塔内中空部分设有螺旋楼梯,可直达观景平台。纪念塔前设置宽10.25米的主台阶,寓意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出国作战纪念日,1014块条石对应抗美援朝战争的1014个日夜。五层缓步台分别代表五次战役。中部牌楼设计象征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纪念塔塔高53米,寓意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正面镶嵌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的“抗美援朝纪念塔”7个鎏金大字,背面镌刻有记载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业绩的621字塔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塔文如下</p><p class="ql-block">公元一九五O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爆发全面内战,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涉,同时派第七舰队侵入我国台湾海峡,美国还置我国政府严正警告于不顾,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出动军用飞机侵我领空,轰炸扫射我边境城乡,我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援助朝鲜人民,保卫刚诞生的新中国,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战略决策。</p><p class="ql-block">同年十月十九日,彭德怀受命率领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旗帜,开赴朝鲜战场,与英雄的朝鲜人民并肩抗击侵略者。</p><p class="ql-block">全国各族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全力支援前方将士,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坚决支持中朝人民的正义斗争。</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不负众望,不畏强暴,克服种种困难,以劣势装备,同以美国为首的具有现代化装备的“联合国军”展开浴血奋战。历时两年零九个月,与朝鲜军民一起,将侵略军从鸭绿江边驱回三八线附近,迫使其于一九五三年七月二十七日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共歼敌一百零九万余人。</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完成了祖国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打出了国威、军威,创造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为世人敬仰,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为维护远东及世界和平做出了重大民族牺牲,志愿军将士作战伤亡和失踪共三十六万余人,为反侵略斗争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篇章。</p><p class="ql-block">为铭志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千秋功业,慰藉先烈英灵,激励后人奋进,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修建抗美援朝纪念塔。邓小平同志题写塔名。</p><p class="ql-block">为抗美援朝战争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万古流芳!</p><p class="ql-block">一九九三年七月二十七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北两侧镶嵌"和平万岁纪念章"大理石浮雕,采用五角星与橄榄枝组合造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四座塔墩的大型群雕采用青铜铸造,雕塑总高度5米,人物形象超过200个,包含战士、民兵、铁路工人等不同群体。</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东侧雕塑展现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出征场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南侧刻画空军飞行员驾驶米格-15战斗机与敌机空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西侧呈现全国人民开展增产节约、捐献武器的支前运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北侧再现运输队员在轰炸中维护钢铁运输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鸭绿江浮桥遗址,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主要通道之一。建于1951年5月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东北军区工兵部队修建,全长600余米。该浮桥保障了军事物资和人员的运输。1953年停战后,浮桥主体部分拆除,现存36座木石混筑桥墩,采用松木桩与石块堆砌构筑。桥墩间距约15米,中方一侧第6号桥墩因江水冲刷已消失。桥墩结构反映了战时工兵部队的快速构筑技术,木桩基深入江底,顶部铺设木板形成浮桥桥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送别亲人</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本雕塑再现了祖国亲人送别志愿军战士赴朝作战的历史场景。丹东市商业银行2010年6月25日敬立鸭绿江燕窝铁路桥遗址:燕窝铁路桥是一座木结构列柱式铁路便桥。由当时东北军区工兵部队于1951年5月30日建成。此桥共有19座桥墩,由直径30至50公分粗的园木集群而成,每个桥墩用圆木111根,横排15根·纵排7根,左右各3根,每个桥墩下面由石块堆积加固,桥长500米,宽15米,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成愿军渡江和运送作战物资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今年正值丰水期桥墩全部被淹没</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国道G228丹东线起点虎山长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虎山长城,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村,全长约1250米,始建于明成化1469年。虎山长城有较完整的防御设施,自鸭绿江右岸长城所起之处开始,由南向北依次为护城河、拦马墙、大型台址及婉蜓北去的长城墙体,墙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一座墙台。就文化而言,虎山长城既是农耕和游牧、渔猎文化冲突的产物,也是先进文明对边疆区域开发、传播的重要守护,更是一直以来东北亚不同民族和文化间交流融合的舞台,形成人地和谐共生的文化景观。1988年,虎山长城纳入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咫尺风光景点简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咫尺风光公路观景平合是观赏虎山景区一步跨景点的最佳位置。一步跨,是边境地区对两国国土之间相隔只有一步之宽的俗称。中朝边界划分,不以鸭绿江为界,而是以河岸为界。在鸭绿江中,只要不上岸,就不算“越境”。乘船可以环绕鸭绿江内岛屿航行,也可以靠近鸭绿江岸边航行。鸭绿江中的岛屿大多数归属朝鲜。由于分支河道长年淤积,个别地方只剩下一条小沟,距离只有“一步”左右。“一步跨”是中国距朝鲜水陆最近的地方之一,因最近处一步就能跨到朝鲜而得名。在这里游人可以近距离的看到朝鲜人民生活劳作的场面。</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对岸朝鲜大坝上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河口断桥简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鸭绿江河口公路桥,原名清城桥,全桥长709.2米,宽6米,高25米,载重60吨,钢筋水泥结构,1942年12月建成通车。它由日本指令伪满傀儡和朝鲜当局建造的,是日本侵华罪证之一。鸭绿江河口公路桥是抗美援朝战争初期三大渡江地之一。1950年10月19日,彭德怀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第40军118师由此桥前往朝鲜战场,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1950年10月23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3兵团司令部,政治部干部战士及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在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政治部主任杜平的率领下,乘车由河口过江,前往志愿军总部驻地大榆洞。1951年11月中旬,美军出动20多架轰炸机,投下大量炸弹,将大桥中间9孔长约200拦腰炸断,形成了今天的河口断桥,为了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缅怀志愿军将士的丰功伟绩,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抗美援朝历史。丹东鸭绿江旅游集团修缮河口断桥,敬塑先躯供世人瞻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碉堡简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碉堡又名炮楼、桥头堡,它始建于1941年,由日本监工,中国劳工建造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罪证之一。碉堡高8米,直径6米,厚0.4米,呈椭圆型,分上下两层,层高2.2米,钢筋混凝土结构。设有观察孔14个,射击孔9个。当时有驻长甸河口的宪兵队一个班的兵力值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河口断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彭德怀雕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毛岸英雕像</p><p class="ql-block">毛岸英 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毛泽东的长子。1950年10月,他响应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率先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志愿军第一人”。10月23日,从长甸河口跨过鸭绿江,赴朝参战,时任志愿军总部俄语翻译兼机要秘书。11月25日上午11时,遣美国空军轰炸,壮烈牺牲,年仅28岁。遵照毛泽东的意愿,安葬在朝鲜平安南道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中共丹东市委,丹东市人民政府敬立</p><p class="ql-block">2010年11月25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T34中型坦克简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T34中型坦克是前苏联20世30年代末研制的,车长5.92米,车宽2.92米,车高2.39米,自重32吨。配备12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500马力,时速50-60公里。火炮口径85毫米,最大射程13000米,能在1000米处击穿100毫米装甲,并配备7.62毫米DT机枪两挺。这辆坦克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清川江战役中曾击毁美军坦克两辆,被誉为英雄坦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丹东铁路国门,位于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中朝边境处。高14米,跨度14米,是我国与朝鲜边境上大型国门之一。登上国门可以远眺中朝界河鸭绿江的锦绣风光、朝鲜岗哨、女子兵营、朝鲜第二大工业城市清水市等景色。鸭绿江两岸风光,朝鲜边境风景尽收眼底。呈现出一幅自然生态与异域风情交融的优美画面。</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中朝边境第19号界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是国内唯一以抗美援朝铁路运输为主题的纪念馆,依托凤上铁路线修建,通过实物、影像等展品展现铁路工人在战争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博物馆占地2052平方米,共两层14个展厅,2017年5月正式开放。‌‌纪念铁路职工和铁道兵团的牺牲与贡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七高射炮,苏联加里宁格勒8号火炮工厂生产的短后坐式37毫米自动高射炮,采用5联装弹夹供弹;有效射高:3000米;最大射程:8500米。美援朝期间,用于保护重要桥梁隧道,击美军机轰炸,保护铁路运输大动脉。馆外隧道上方山头等周边山上,均布置东北防空部队的这款三七高射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G331边境公路网红打卡地朝望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G331边境公路网红打卡地小天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G331边境公路网红打卡地浑江口,两国两省两江交汇处。(中朝两国 辽宁吉林两省 鸭绿江浑江两江)辽宁国防公路东起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长寿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浑江奇观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浑江大转弯位于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浑江村,是浑江汇入鸭绿江前形成的近180度江水转弯景观,素有"辽东第一湾"之称。此处江岸青山绵延,碧绿江水倒映蓝天白云,呈现九曲黄河般的险奇壮丽。观景台建造于半山腰,可俯瞰全景。独特的地理特征使其成为自然摄影与自驾游的热门打卡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浑江大拐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