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岁月流转。转眼之间,2025年已经过去了大半。此时秋风吹起,但夏日的余热还未散尽。池塘里的荷花还未败落,可膨大的石榴和无花果无不在昭示着秋日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今年夏季格外热,又格外长。动辄39℃的高温,让诸多居民叫苦不迭。七月份的伏旱在江淮一带特别严重。等到了八月份后,暴雨又倾盆而下,空气闷热又潮湿,这让这一带的农民尤为苦恼。不过这样的气候倒也不是没有好处,由于现代化的建设和农业水平的发展,再配合今年的高温气候,今年的水果格外地甜。西瓜、葡萄、水蜜桃应有尽有,个头大不说还价格便宜。坐在树荫底下,摇蒲扇以乘凉,再切一片西瓜,那滋味简直妙不可言。然而对于某些园艺爱好者们,那就不是好事了。持续的干旱容易使植株枯死,而暴雨洪涝则容易让地势低平的地方被淹没。</p> <p class="ql-block"> 世人皆说盛夏难熬,即便是到了九月,夏日的余威还在。夏日的瓜果依然在持续上市中,只不过在饭桌上和园林间也多了不少秋日植物的身影——走在乡间的小道上,麦子已然收割,此时此刻,看高大的玉米秆矗立在田野上,像整齐划一的哨兵坚守着原野里的岗位。忆昔昔日抗战年间,可敬的八路军与新四军,就是在这里抵抗住了无数日寇的侵略,保卫了国家与人民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玉米地,甘蔗林。这中华大地上的每一株植物都承载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记忆,它们养育了无数中华大地上的英雄儿女,亦可作为人民子弟兵的藏身之所。“为什么青纱帐那么高?因为这是人民子弟兵抗击侵略的摇篮。”这代表了我们可敬的人民军队,即便是在抗日战争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也积极贯彻积极投入生产,坚决不压榨民众一滴血汗钱的精神。自立自强,全力更生。秋日又是玉米高粱成熟的时节,但如今,我们不用躲在这些隐蔽的地方去躲避敌人的视线,而是让这些粮食和经济作物能够自然而然地在屹立在华北平原的大地上。</p> <p class="ql-block">秋风起,仓廪实。虽然还未到秋粮成熟的时刻,但那香甜可口的葡萄,黄澄澄的柑橘,以及各种各样的软籽石榴早已在陆续上市中。秋季,是农事忙碌的时节。自古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白露之后的秋季,在古人看来,就是发兵调将、征讨外敌的绝佳时节。这代表了一种古老的智慧,因为我们都知道,冬夏时期因为气温原因容易造成非战斗减员,而春季又是农时播种的时节,贸然发病易导致粮食减产。常人云:“多事之秋。”秋日,是农民充实粮仓、收获谷穗的时节,是古代君王征兵调将的日子,更是现代城市居民外出游玩的好时段。从立秋到寒露,从处暑到霜降,秋是初始,是终结,她代表了万物的丰饶,也是一年中最有诗意的季节。</p> <p class="ql-block">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写下的一篇豪言壮语,那时他因为官场失意而被贬谪,却能写下这样旷世豪迈的千古佳作,实属难得。白露之秋,暑气褪去,山河壮美。虽然树叶还没发黄,可那丰收的喜悦,大地的赞歌,却是埋藏不住的。岸田边的芦苇,高大的菖蒲和美人蕉,以及开在公园里面仍然绚丽的美人蕉和蜀葵,都无一不在展示秋日的美好。白露,正是秋收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它是节气意义的仲秋,现代意义的秋始,如同立春和惊蛰的关系一般,立秋并不代表实际意义上的秋日,白露才是。秋天到了,正好是晾晒高粱与玉米的绝佳日子。依稀记得以前,一到了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收玉米、摘辣椒。各地的房檐下方总喜欢晾晒一串玉米、辣椒或者大蒜。当然,由于我不太能接受刺激性的味道,因此我一直对辣椒和大蒜熟视无睹,却总喜欢掰玉米棒来玩。十几年过去,我从当年八九岁的小毛孩长成了二十几岁的大姑娘,但儿时玩闹掷玉米的回忆依然环绕在我心间。</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位于江淮一带,是历史上有名的黄泛区。曾经,这里各种湿地植物、芦苇沟随处可见,哪怕即便是在现在,这里依旧以水乡闻名——因此,在这里欣赏秋景,就成了一件十分风雅而有趣味的事情。即便是在浮躁的城区,人们也依旧会为梧桐树上飘零的几片叶子而感慨。然而,这些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导致人们越来越不能轻易地感知到自然的变幻,热岛效应的叠加,更是让原本就不是很浓重的自然风情雪上加霜。</p> <p class="ql-block">秋,原本是万物成熟的季节,可自本世纪初以来,秋日似乎来的越来越迟,去年的短袖一直穿到了九月底,今年更是迎来了史上几乎最热的夏天——不仅气温高到怕人,而且持续时间也长的可怕。很多植物或因干旱或因洪涝枯死,能活到现在的都是些幸运儿。原本它们积累了足够多的能量,正准备好结出甜美的果实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干旱与洪涝,就足以让它们一年的劳动成果功亏一篑。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时,又不得不叹息世事无常。</p> <p class="ql-block">伤春,悲秋。可一个地方也不代表全部,托了现代社会的福,通过水利工程的建修、加强农业管理足以让农民面对天灾时不必蒙受太多损失,便捷的交通也有利于外地物资搬运到这里。今年的水果格外甜——夏季如此,秋季也是如此。自春而始积累的能量在林间迎来了质变,甜美的果实高悬于在树木的枝头。天高云淡,大雁南飞。世间的一切处在秋日的盛景中,万物迎来丰收。它是静谧的,却又温暖而浩瀚,亦不变而万变。白露之秋,秋意绵绵,虽仍留有余热,但秋景已在眼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