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题记:“见春天不见故人,敬山水不敬过往”,这句话藏着世人共同的怅然与通透---人们总在春光里念旧人,在回忆里纠缠过往,而这“既舍不得又放不下,想纠缠又想放弃”的拉扯,正是“欭惗”二字的魂。欭是无声的叹息,惗是心底的爱与相忆,它不是古籍里的陈词,却是现代人逃不开的人性褶皱,是每个灵魂在“求而不得”与“舍而不甘”间的挣扎。</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执念是囚,放下是风。翻开史书,多少英雄豪杰困在“欭惗”的牢笼里,又有多少智者借“放下”破局而出。项羽的乌江之畔,藏着最痛的“执于一念”。垓下之围,四面楚歌,西楚项羽望着身边的虞姬,念着江东八千子弟,既舍不得霸王的荣光,又放不下“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枷锁。他叹“虞兮虞兮奈若何”,是爱与相忆的“惗”;他拒渡乌江,是“想放弃却又不甘”的“欭”。最终,这团欭惗化作一把长剑,让他困死在“不可败”的执念里---倘若他能放下“霸王必须全胜”的执念,退回江东再图来日,或许历史会是另一番模样。这便是“执于一念,必将困于一念”的注解,执念如铁索,捆住了本该奔腾的人生。</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苏轼的黄州岁月,却写满了“放下”的智慧。乌台诗案后,他从朝堂重臣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丧妻之痛未愈,仕途前路茫茫。彼时的他,何尝没有欭惗?夜里梦回,他会念亡妻“十年生死两茫茫”,是“惗”;晨起看黄州的荒田,他会叹“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欭”。可他没有困在这拉扯里:在东坡种麦,他悟“且陶陶,乐尽天真”;在雨里徐行,他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他放下的,从不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亡妻的深情,而是“仕途必须顺达”“人生必须圆满”的执念——那些本就不属于自己的强求。最终,他从“欭惗”的泥沼里走出,活成了“人间有味是清欢”的豁达,让后世明白:一念放下,不是妥协,而是给人生松绑。</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其实,“欭惗”从不是古人的专利,它藏在现代人每一个“纠结的瞬间”里,成了戳中人心的痛点。职场里的人,总在“辞职”与“坚守”间拉扯。看着熬人的加班、窒息的内耗,想放下这份工作,却又怕失去稳定的收入、积累的资源;想咬牙坚持,又怕熬到最后,丢了健康与热爱。这“舍不得”是对安稳的依赖,“想放弃”是对痛苦的逃避,说到底,是困在“必须靠这份工作证明成功”的执念里,忘了工作本是为了生活,而非反过来捆绑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感情里的人,总在“怀念”与“前行”间徘徊。分开后,翻遍旧聊天记录,听熟了的歌还停在那年的旋律,既舍不得曾经的温柔,又想放下这份早已过期的感情;既想再联系,又怕重蹈覆辙。这“惗”是心底的余温,“欭”是现实的清醒,可我们偏偏把“余温”当成了“火焰”,以为抓住回忆就能留住故人,却忘了感情是两个人的奔赴,若一方已走,再执着的“舍不得”,也只是自己的独角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还有些人,困在“过去的遗憾”里。中年人懊悔“当年没好好陪孩子”,年轻人遗憾“高考时多错了一道题”,我们总在“如果当初”里叹息,既舍不得“修正错误”的可能,又想放弃这份无意义的懊悔。可“过去”本就是无法回头的过客,你攥着它不肯放,它就会变成藏在鞋子里的沙粒,硌得当下的每一步都会疼。</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敬山水,不敬过往。“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惜那些原本属于你的!而放下是原本那些不属于你的!即为过客!又何必执着!“欭惗”的解药——不是否定情感,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分清“属于”与“过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项羽若懂“霸王的荣光”本是无常的过客,或许不会自刎;我们若懂“一份工作”“一段感情”“过去的遗憾”,若本不属于当下的自在,或许不会纠结。放下“不属于自己的”,从不是懦弱,而是看清生活本质后的清醒:人生就像一趟列车,有人上车,有人下车,没有谁能陪你到终点;有些风景,看过就好,没有谁能把它永远留在车窗里。</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题记里说的“敬山水不敬过往”:“山水”是当下的春光,是眼前的三餐,是身边还在的人;“过往”是已逝的故人,是走远的故事,是抓不住的风。敬山水,是把目光放在能触摸的美好里;不敬过往,不是否定过去的意义,而是不被它困住——你可以记得故人的好,但不必在春光里流泪;你可以怀念过往的甜,但不必让它挡住眼前的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生这趟旅程,“欭惗”是难免的插曲,但不该是主旋律。当你不再纠结于“舍不得”与“想放弃”的拉扯,不再困于“执于一念”的牢笼,你会发现:春天的花依旧会开,山水的风依旧会来,而你,终于能卸下枷锁,活出“万般自在”的模样。毕竟,最好的生活,从不是抓住所有,而是放下执念,珍惜过往,活着当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