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编、美篇制作:曾宁生</p><p class="ql-block">摄影:曾宁生、周二中主任</p><p class="ql-block">会议主持: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周二中主任</p> <p class="ql-block">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江兵</p> <p class="ql-block">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东炎</p> <p class="ql-block">王东炎会长发言:</p><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现在要对塘马战斗进行历史考征?</p><p class="ql-block">1、狠牙山五壮士诬名案打宫司的启示。</p><p class="ql-block">2、现在对塘马战斗的宣传评价,反映不出罗廖为新中国建立做出的“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3、当前媒体在宣传罗、廖英模方面巳有暗流在涌动。</p><p class="ql-block">宣传塘马战斗表面形势很好,但没有见到一篇与罗忠毅“突出贡献”相吻合的文章。“悲壮”评价塘马战斗反映不出“突出贡献”的实质。在媒体上还推出了罗廖盖棺无定论时期否定罗廖作出“突出贡献”的老文章。现在罗廖巳经盖棺定论了,再发表这类文章就是在混淆视听了。盖棺定论之后,再说罗廖犯了多么严重的错误,就是在挑战评选结果了。</p><p class="ql-block">4、当代的史册纪录表述错误较多,表述不一,没有军事、政治评价。日军进攻塘马的番号至今没有考证,有人还把当年否定罗廖的历史电报原件在网上亮相,严重影响当代人特别是年青人对塘马战史宣传的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5、现已发表的塘马战斗出版物尚还没有达到将所有难解重点问题作出审视和分析,还存在历史虚无主义可钻的空子。</p><p class="ql-block">所以,进行深入地考证,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杨新文</p> <p class="ql-block">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徐德楚</p> <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周二中</p> <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约研究员:张步东</p><p class="ql-block">关于塘马战斗的几点认识:一是毫无疑问,塘马之战是一场成功的突围战斗。虽然牺牲了罗、廖首长和200多位指战员,但确保了1000多位旅部机关、地方干部等成功突出包围。二是对巩固茅山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塘马战斗是抗战时期苏南最为激烈的一场战斗是,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三是从突出包围、保留骨干,挫败日军合围企图的角度,塘马战斗无疑是场不可否认的胜仗。四是对罗、廖两位首长的生平应该有进一步的研究空间。五是塘马战斗在罗、廖两位首长牺牲后,大部队突出包围,如何完全摆脱危险的研究、关注的还不够。六是对日军的研究,特别是成功参与突袭的部队番号、战斗组织、情报搜集等考证仍有待深化。</p> <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特约研究员:李明龙</p> <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钱永彪</p> <p class="ql-block">福建铁军文化艺术团团长:曾宁生</p> <p class="ql-block">福建铁军文化艺术团副团长:周安路</p> <p class="ql-block">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员:晏步军</p> <p class="ql-block">王东炎、周安路、晏步军</p> <p class="ql-block">有缘干里来相会。</p><p class="ql-block">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江兵</p><p class="ql-block">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东炎</p><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钱永彪</p> <p class="ql-block">常州新四军研究会领导成员与福建铁军文化研究会王东炎会长一行四人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