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在银川游览参观世界遗产-西夏陵。

焦永普

<p class="ql-block">西夏陵三号陵简介:</p><p class="ql-block">三号陵域面积 16.44公顷,是规模最大的西夏帝陵。三号陵朝向南偏东30°,由陵城、月城,以及陵城外的建筑组成。陵城由四面陵城墙围合而成,四角均设有角阙各墙中央辟一座带门阙的陵城门。陵城内的献殿、墓道及其封土、墓室、圆形基址、陵塔等,偏处于陵城中轴线西侧,该组建筑与陵城中轴线呈 5°夹角。月城南墙中部设带门阙的月城门.月城内有四列石象生台基。陵城外还有阙台、碑亭和角台等建筑沿中轴线两侧排列。</p> <p class="ql-block">西夏文化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夏文化继承、效仿唐、宋文化成就的同时,融汇党项族传统文化以及吐蕃、回鹘、契丹等周边民族文化元素,加以创新发展,形成了以汉文化为核心、融汇东西、南北的多元文化特征。西夏文字的创制和使用、推崇儒学、佛教的传播和发扬,上承唐宋之余绪,又融入了独特的民族风格,使之浑然一体,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夏文化。</p> <p class="ql-block">西夏宗教艺术:</p><p class="ql-block">西夏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王朝,也是一个多种宗教流行的国度。党项人奉行自然崇拜和鬼神信仰,巫术流行。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佛教成为西夏最主要的宗教,同时也有道教流传,形成以佛教为主,佛教与道教、原始宗教并存的局面。</p> <p class="ql-block">西夏制盐:</p><p class="ql-block">西夏境内盐矿资源丰富。唐代有盐池十八,其中十三个就在后来的西夏境内。西夏池盐生产采用人工畦种与天然采掘两种方法。著名的乌、白二池所产的青白盐,不仅可满足境内需求,也是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商品。西夏制盐业保障了财政收入,带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西夏王朝:</p><p class="ql-block">有这样一个族群,曾跋山涉水,历经数百余年,由青藏高原东南缘逐漸过徙至中国西北地区发展壮大,并于1038年创立了包括党项族、汉族、回族与吐蕃族在内的多民族王朝一一西夏。</p><p class="ql-block">西夏与宋、辽、金等王朝井存于中华大地近200年,至1227年亡于大蒙古国。唯余苍茫巨冢,魏立于贺兰山下,遥望蜿蜒黄河,历尽岁月风沙,与层峦叠嶂的贺兰山脉相映生辉,令人慨长思而怀古。</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走近西夏陵,从气势恢宏的陵寝建筑、颇具特色的陵园建筑、精美的琉璃构件和丰富的残碑石刻中,探寻西夏王朝云谲波诡的历史,感知中华民族的多元交融与源远流长,启迪人类命运的共同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