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清晨站在凉台上仰望天空朵朵白云特别漂亮,云朵随风飘移,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退休的老两口高兴出门就去余荫山房一游,欣赏美丽的风景,了解城市的历史和风土人情,充实我们退休人的生活,因为我们已过古稀之年,趁着腿脚利索走出去,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了解更的知识,长见识,吸收更多的养份,活到老学到老,不被时代所淘汰。到此游览有新的收获很开心,了解邬氏家族家风清廉,贤人辈出。2020年余荫山房家风训廉文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广州市纪委监委向余荫山房颁发反腐倡廉教育基地牌匾。</b></p> <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大名园之一,广东省四大名园之一。</b></p><p class="ql-block"><b> 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东南角北大街,距离广州约17千米。余荫山房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建成于清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园占地总面积约1598平方米,以小巧玲珑、布局精细的艺术特色著称,充分表现了古代汉族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和高超的造园艺术。余荫山房的布局十分巧妙,园中亭台楼阁、堂殿轩榭、桥廊堤栏、山山水水尽纳于方圆三百步之中,充分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汉民族文化特色,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宇宙观。</b></p> <p class="ql-block"><b> 邬氏家族家风清廉,贤人辈出。据《邬氏光大堂族谱》记载,在宋明清三个朝代,邬氏家族共有34人通过科举制度考取功名,报效国家。其中,邬彬及其两个儿子都高中举人,“一门三举人,父子同折桂”成为佳话。</b></p><p class="ql-block"><b> 著名学者邬庆时曾追随孙中山任财政要员,曾说“理财之道,苟或不当,其弊甚于司法。司法不当,仅一家哭耳,理财不当,则一路哭耳”,孙中山受廉洁敬业的家风感染,先后对邬家四次题褒:“修德于乡”“懿德可风”“三族归仁”和“无间人言”。直到今日,邬氏子孙依旧贤能辈出,活跃在各个地区的不同行业,如著名人口学专家邬沧萍、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等。</b></p><p class="ql-block"><b>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邬氏家族先贤结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总结家族治理经验提炼撰写的《邬氏家训》《治家要义》流传至今,教育后人勤俭持家,洁身自好,克己自守,保持清正廉洁之风。</b></p> <p class="ql-block"><b>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余荫山房</b></p><p class="ql-block"><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b></p><p class="ql-block"><b>2001年6月25日公布 2001年9月1日立</b></p> <p class="ql-block"><b> 邬氏家族代代谨遵家风家训,世代言传身教,百年绵延,在南粤大地留下了他们勤政爱民、乐善好施、保家卫国、兴学倡教、薪火相传的印记。</b></p><p class="ql-block"><b> 历代邬氏子孙乐于襄助乡里,疏财仗义,福荫一方百姓。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年),邬氏先祖邬鼐(南村邬氏光大堂五世祖)在地方发生饥荒时,捐出粮食赈济灾民,救人无数;邬彬祖父邬鸣谦热心慈善,主持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捐粮粟以赈济乡民;邬彬不仅捐资修建爱育善堂、香港东华医院,还与乡中士绅共同主持重修南山古庙(今北帝庙);与邬彬同辈分的邬啟祚也热心公益,他兴办慈善机构——南山方便所,施药赠医,扶老济贫,还兴修水利,捐款修缮道路。</b></p> <p class="ql-block"><b>1867—2001年历程记载</b></p> <p class="ql-block"><b>2005—2011年历程记载</b></p> <p class="ql-block"><b>2013—2020年历程记载</b></p> <p class="ql-block"><b>2020—2023年历程记载</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