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历史“圈粉”的开始 ‍九13 布尔兰

桃之夭夭

<p class="ql-block"> 初二开学第一天,走进教室的男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深邃却不犀利眼神扫过教室,像在翻阅一本等待被唤醒的史书。他笑着把课本往讲台上一放:“别把历史当背书,咱们这节课先教大家怎么抓住历史的时间线。”其实见老师的第一眼我们私下都偷偷说:“这老师呆呆萌萌的”。</p> <p class="ql-block">  上了他的课才知道,这“呆萌”里藏着大趣味。这第一节课,他没有讲课本内容而是让我们翻开了目录和我们寻找历史的时间线。在此之前,历史对我来说就是剪不断,理还乱。公元前、公元后就像绕不清的绳,商鞅变法、贞观之治是印在纸上的冰冷名词,老师在台上念考点时,我总盯着课本里的插画发呆,考试卷上几十分的红色数字,像扎在心里的小刺。</p> <p class="ql-block"> 那次讲“安史之乱”他没有说战争的残酷,反而从杨贵妃的荔枝说起:“那会儿没有快递,新鲜荔枝要让快马从岭南跑几天几夜,马跑死了好几匹,荔枝才到长安。这颗甜果子的背后,是一个王朝从甜到苦的转折。”那天我听得入了迷。</p> <p class="ql-block">  现在谁还会觉得马老师“呆”呢?他的认真博学,他扶眼镜时的小动作,都成了我们的心头爱。每当他推起滑到鼻尖的眼镜时,在反射的光里,我竟发现几根格外显眼的白发。他用年轻的身躯,担起了传承历史的重任,而那几根早生的白发,是历史书页上不小心落下的粉笔灰,成为了时光最早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 而我们却不一样。课本还带着油墨的清香,笔记里面着歪歪扭扭的字眼,上课抢着回答问题时声音脆的像刚剥开的橘子。</p><p class="ql-block">直到如今,我的历史课本里还夹着马老师串的时间线。是他让我知道,时间不是冰冷的年份和名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段有温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马老师带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从商周青铜走到明人烟雨,让历史悄悄融进我们的青春。让我们知来时路,也让我们立当志。</p><p class="ql-block"> 他就是我们心中的反差萌大神——马文琪老师,也是我被历史“圈粉”的开始……</p><p class="ql-block"> 2025.9.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