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山》“教师节”,2025、9、10,

文川山人

<p class="ql-block">  教师节致教师</p><p class="ql-block"> 许鹏程</p><p class="ql-block">传道身先正,育才师德明。 </p><p class="ql-block">琴心输识見,苦口剖人生。</p><p class="ql-block">顽石十年润,良禽一旦鸣。</p><p class="ql-block">挥锄深半寸,桃李茂三成。</p> <p class="ql-block">  教师节颂师恩</p><p class="ql-block"> 周金来</p><p class="ql-block">讲台三尺育贤英,粉笔轻挥写性情。</p><p class="ql-block">蜡炬成灰终不悔,师恩浩荡照心明。</p> <p class="ql-block">  余元钱老师:十分感谢许景当年为举办50周年从教庆典,竭尽心力,协同校领导,成功举办联结省内外的庆典!</p><p class="ql-block"> 该作品,今幸发在 北京《潇雨诗社》。</p> <p class="ql-block">  致敬教师节</p><p class="ql-block"> 郑朝荣</p><p class="ql-block">三尺讲台耕岁月,横平竖直著奇勋。</p><p class="ql-block">燃烧蜡炬传薪火,吐沥春蚕织锦云。</p><p class="ql-block">事业忠诚修所职,人生靓丽正为君。</p><p class="ql-block">杏坛嘉果多名硕,寸草春晖足可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名师颂</p><p class="ql-block"> 林雀</p><p class="ql-block">名家沥血度春秋,书写诗联第一流。</p><p class="ql-block">长效春蚕丝吐尽,永燃蜡烛耀如酬。</p><p class="ql-block">为人作嫁终无悔,激浊扬清执意求。</p><p class="ql-block">妙笔生辉崇坦荡,抛砖引玉上层楼。</p><p class="ql-block"> 2025,9,10</p> <p class="ql-block">  第41届教师节感赋</p><p class="ql-block"> 徐榴珍</p><p class="ql-block">笔墨耕耘四十秋,校园情似水长流。</p><p class="ql-block">身因春老离庠序,心像魔迷恋绿洲。</p><p class="ql-block">传道行知情切切,树人师说意悠悠。</p><p class="ql-block">桃夭李秀香天外,笑慰韩公与孔丘。</p> <p class="ql-block">  教师颂</p><p class="ql-block"> 康佳胜</p><p class="ql-block">讲台细作施霖露,剪叶修枝照护忙。</p><p class="ql-block">废寝食忘倾尽力,披星戴月育材梁。</p><p class="ql-block">芝兰茁壮千山盛,桃李丰盈万树芳。</p><p class="ql-block">不负韶华心坦荡,菁莪遍地诉衷肠。</p> <p class="ql-block">  教师节感吟</p><p class="ql-block"> 王官金</p><p class="ql-block">日暖风和开杏李,笔酣墨妙写春秋。 </p><p class="ql-block">传灯不倦育新秀,授业常思解旧忧。 </p><p class="ql-block">案上寒窗听夜雨,讲台热血负青眸。 </p><p class="ql-block">躬身教职从无悔,愿寄丹心欢悦留。</p> <p class="ql-block">  教师赋</p><p class="ql-block"> 张广忠</p><p class="ql-block">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韩愈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 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柳宗元谓叹“举世不师,故道益离”。苏东坡感言:“斯文有传,学者有师”。自古无师则无学,尊师则尊道。为学必尊其师,尊师方得其妙。教师节来临,乃作斯赋。</p><p class="ql-block"> 夫兴贤育才,乃治国之大本;尊师重教,为施政之功劳。一国兴衰,系于教育发展;几代智愚,系于师质提高。</p><p class="ql-block"> 师者,观宇宙之博大,察品类之繁茂;尊孔孟之遗训,传老庄之大道。拓文化以广兴,开启蒙之先教;乘天地之风云,架东西之路桥。亮明灯以驱蒙昧,守清高而鄙阔豪。</p><p class="ql-block"> 师者以尊严至上,以道德为标。三尺讲台,可以百年树人;万千桃李,足以一生骄傲。燃烛引路,作学子之楷模;格物致知,为继晷而焚膏。似老牛默默耕耘,不求回报;象园丁细心浇灌,培育幼苗。披肝沥胆,夜夜挑灯备课;传薪续火,年年频传捷报。</p><p class="ql-block"> 是知为师之道在于德。昔日仲尼先师,立志教育,奋斗一生。有教无类,弟子三千。道德文章教化,终成万古圣人。为师之道在于诚。韩愈治学,朱熹授课,以诚作则,心诚则学厚,师诚则生诚。为师之道在于勤。国学大师,著作等身,桃李天下,皆从“勤”生。自小而老,勤读勤写勤教;由博而专,求善求美求真。书山巍巍勤为径,学海茫茫师是灯。为师之道在于爱。师者爱人类,爱祖国,爱自然,爱学生。无爱教不久,有爱师可成。为师之道在于新。学术创新,教学创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与时俱进,培养新人。师者学无止境,须一生做学生。</p><p class="ql-block"> 师恩浩浩,终生难忘;师情绵绵,永世涓流;师风纯朴,淡泊名利;师言谆谆,芳菲春秋。放眼全球,人文与科学以并蓄;饱读经史,品德与学识而兼修。江海奔流,师道初心不改;国家昌盛,学人壮志能酬。</p><p class="ql-block"> 嗟乎!平民教育,关乎国运;三尺讲台,关乎未来。今教师众矣,国人幸哉,社稷幸哉。尊师者,必育世纪栋梁,中华崛起腾飞;重教者,必使社会繁荣,民族复兴必成!</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师 </p><p class="ql-block"> 陈红姐||福建</p><p class="ql-block"> 三年前的教师节,学生减负后,老师们本可以轻松地度过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意想不到的是莆田市仙游枫亭,一场突发的疫情彻底打破了所有老师们的美梦……</p><p class="ql-block"> 9月11日早上,学校变成核酸性检测场所,老师们通过医院简单的培训后,成了抗疫战场上的志愿者……而独自宅家十多天的我,也忆起了当年老师们在上课时的音容笑貌……</p><p class="ql-block"> “每一个学生都是好学生。”这句话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班主任廖金秀老师的口头禅。廖老师,1米56左右的身材在我小小的眼睛里显得有点高大。印象中,廖老师有低血糖的症状,她上课时常会头晕,但一双炯炯发光的大眼睛,象两只大灯泡一样照得同学们不敢做小动作。瓜子脸上的樱桃嘴说起《邱少云》故事会让同学们目不转睛地听课。</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坐在我前面的陈香梅上课时打瞌睡,廖老师走到她身边轻轻地拍了一下她的肩,陈香梅条件反射地站起来,廖老师用微笑的脸对着陈香梅说:“刚才我讲到天寒地冻这个成语你解释一下。”“天寒挖地洞。”陈香梅脱口而出,教室里笑声如雷震耳。廖老师嘴角再次上扬,并伸出右手示意陈香梅坐下。陈香梅父亲常年卧床在家,她家里有五个兄弟姐妹,廖老师看到她经常用筷子梱铅笔写字,就会买一些学习用品送给她。“有谁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来陈红者(莆田话“者”和“姐”同音)。”老师用眼神示意我站起来回答……我答对后廖老师有没有表扬我忘了,但她用莆田腔叫我的名字,到现在也没忘记。</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廖老师在批改我抄写《刘胡兰》的作业本上,写了一句评语“你的字迹和宝桑一样,谁抄谁的?”从那以后,我再不敢让同学替我抄作业了。“培育参天的大树要从幼苗护起,呵护幼小的心灵应把点滴看重。”</p><p class="ql-block"> 廖老师真的是这样的好老师。“永远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永远用宽容的心态面对学生。”这句话用在我上初中的班主任詹子瑞老师身上再贴切不过了。个子高,身材“苗条”的詹老师,每次上课走到教室门口,一双大眼睛总是象机关枪一样先扫射一下全班同学,然后双手背在后腰走上讲台。他讲课时,教室里掉一根针都能听到,因为谁也不喜欢惹詹老师的注意,否则被他叫到黑板上做分子和分母的加减乘除时,没几个同学能写出正确答案,詹老师喜欢叫不认真听课的同学上去“表演”。</p><p class="ql-block"> 初二上学期,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詹老师反复在班上强调“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同学们耳朵都听出茧了。模拟考试时间快到了,可同学们还是没把正确的学习态度落实到行动上。有一天在去夜自修的路上,听去部队打长工回来的邻居说,三山部队晚上又要放电影了。当我走到教室门口时,果然没看到一个同学在自修。没有老师监督和同学们的陪伴,我没心思看书做习题,如果独自跑去三公里以外的露天操场看电影,还要经过三个小山头,而山上的坟墓那么多,磷火到处飞,实在没那个胆量去。无聊中我拿起刚买的《大众电影》一边翻看一边开小差。突然,一个人影从教室门口一闪而过,然后一下子就从我的眼角消失了。过了一会儿,人影又从窗外飘走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课时,詹老师走上讲台面带怒色,刚才还闹哄哄的教室立刻雅雀无声。“昨晚有到学校自修的同学请举手。”詹老师的眼睛从讲台上扫到我身上时,有一种电流感应让我猜到,昨晚窗外那个人影肯定是詹老师。“你们要向陈红姐学习,昨天你们都去看电影了,只有她一个人来学校自修,我不敢保证你们能否考上高中,但陈红姐肯定能考上,就凭她好学上进的精神……”詹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夸奖我以后,起早贪黑背课文和做题海就成了家常便饭…… </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起当初的詹老师是假表扬,而我是真用功啊!“世上的事就是这样:只要你以积极的态度,勇敢的面对,脚踏实地的努力奋斗,成功就会与你如影随形!我渴望你能成功!”在书上看到这句话时,很象是詹老师当年对我说的激励话。</p><p class="ql-block"> 高中录取名单用红纸贴在西天尾中学的公告栏上,我的名字在高一四班,这是按中考分数从高到低分班的,也许是我的运气比较好,在正式排班后我在高一(2)班,班主任是卓东炳,他是教化学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卓老师方脸宽额、浓眉大眼,鼻子底下有一颗豆粒大的红肉痣,每周末他回家都是穿着一件灰色中山装,肩上背着一个大布袋,然后步行回溪白乡下的。</p><p class="ql-block"> 卓老师在上课中给我印象最深刻是他从来不带课本,而教学流程也是按课本从头来的:“现在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168页,今天讲元素周期表中几个量的关系……”卓老师是教快班学生的班主任,他教学经验丰富,我们尤其爱听他的化学课。所以到现在我还能背出周期表中的前36个元素,而且不用1分钟的时间。卓老师在讲课中既轻松活泼,又生动有趣。下课后说起笑话也是风趣,幽默。他经常对不爱学习的同学说:“男生读资格,女生读名声。你们不爱学习,将来走上社会就知道吃亏的是你们自己,而不是老师。”临近高中毕业时,卓老师还特地在班上说:“女同学将来走上社会,一定要自尊自爱,一失足会成千古恨的。”之所以卓老师要强调这几句话,是因为当年班里有一位女生,她写了一封情书放在班长的书里,班长杨林是我同桌,他把这封信交给老师,老师没公开点名批评写情书的人。后来不知道老师有没发现我也暗恋过班长,但他说的那几句话却成了我耳边警钟长鸣的忠告。</p><p class="ql-block"> “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我上高中时很荣幸遇到卓东炳老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自从有了教师节后,我每年都会想念从小学到高中的几位恩师。后来随军去部队二十多年中,虽然联系不上当年教过我的老师,但也未曾忘记他们的教育之恩。</p><p class="ql-block"> 2021.09.26</p> <p class="ql-block">  园丁的楷模、学者的风范 ——浅谈余元钱老师对诗词事业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 游生忠(永安)</p><p class="ql-block"> 余元钱老师出生于福建仙游,是当今全国知名的诗人,诗词教育专家,全国诗教先进工作者。他对于诗词楹联方面有着突出的贡献。我个人认为,他的身上有一种可敬的奉献精神,主要体现在勤奋专注、博爱无私、专业精细三大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勤奋专注。他几十年勤奋地专注于诗词的创作和教学以及研究。他一生创作了近四千首的诗词楹联等作品,作品大气、高雅、竣拔、宏深、绵远,诗词联都获过全国大赛奖,成为全国知名的诗人、楹联家;他的词《沁园春*谒中山陵》读起来铿锵有力,声振八方,足见其才华、学识卓绝超人。他出版了《未名集》和《未名论丛》等十多部著作,是一个著作等身的诗人、学者。我国多省地区留下他的诗词联赋碑刻,其所取得的斐然成就,令世人瞩目和称赞、喝彩。他在业余的诗词教学方面,同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国第一批诗教先进工作者。他学识渊博,因此他的诗词文论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和自己独特的见解,蕴含着深厚的修养和不少真知灼见,为广大的诗词爱好者和理论研究者以及后人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宝贵资料。他学诗四十多年,教诗三十多年,其勤奋广为人知,受过他指导的学员达千人以上,为诗友写的序文和学员做的评点就达到几百篇。国内不少的报刊杂志和地方电视台都对他的事迹报道过。他的精业水平获得诗界内外普遍的公认,我国著名的诗词专家蔡厚示先生在给我的一封书信件中称“他是我省诗界的巨攀”他与许多著名诗人、专家、教授等有着亲密的交往,甚至与台湾著名的诗人林恭祖等友情甚厚,驰誉海内外。他还是一个具有与时俱进思想的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七十多岁了,电脑、手机等现代电子工具运用娴熟,这在他同代人中是罕见的。他如今依然每天或创作作品,或研究诗词,一旦有余暇便穿游于许多微信群,指导后生写诗,发表自己的诗词论点等等,他的勤奋著述和热心献身于诗词教育、紧跟时代潮流的精神将在中国诗坛上永放光芒!</p><p class="ql-block"> 二、博爱无私。他身为一名人民教师,继承了伟大教育家孔子的遗风,为人敦厚诚信、温文儒雅,有谦谦君子之风,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无论在余杭中学还是在三明一中,教学成绩都在全省名列前茅,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同时,他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在三明、厦门老年大学诗词班执教,而且还有各地的社会上诗词爱好者,可以说桃李满天下。但是,他对于学员无论什么职业、无论文化功底深浅,智商高低,都能够倾心地给予悉心的传教、指导,发扬光大了孔子爱生如子和有</p><p class="ql-block">教无类的博爱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利用业余时间和各种机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求学者辅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他以帮助他人学习进步为乐,从来不计报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里尤其难能可贵,使亲历者、知情者、闻者无不肃然起敬,令人高山仰止,从他的身上,人们看见了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光辉形象,他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光辉榜样,值得所有的教师们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专业精细。余老师是一位诗词专家。他在诗词上,无论是自己的创作,还是指导他人,或者是评析作品诗词或者楹联作品都无不做到精微细致,充分地展示了他治学严谨而工细的一面。我于1996年开始师从他,他对我的每一封寄去的诗词习作都做非常精细的批改,小到一个词汇,甚至一个标点符号都改过去。今年2月,我建立起紫云山文友群,聘请他当顾问,他经常到群里巡视,可以说群里的蛛丝马迹他都洞悉,能够做到明察秋毫。比如有个文友写了一首五律,我没有看细致,认为写得很好。他指出其中一联的对仗存在问题,需要拗救,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讲解了大小拗救的知识与例子,使诗词爱好者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自从八月底以来,他又连续在各微信群上发表了数篇诗词评点作品,有的画龙点睛,有的精细入微,无不精到,妙不可言。他讲解或者分析问题,能够做到深入浅出,条分缕析,鞭辟入里。韩愈曾经说过“业精于勤”。我认为:做学问光勤不够,还要在细致上下功夫。余老师正因为这样既勤又细,他不仅自己的作品能够到达美轮美奂,而且学员们或者爱好者从中学习到了不少创作诗词的方法和技艺。余老师是一名温和的老师,慈祥的长辈,他在诗词的创作指导上从来都是不露颜色,只是用他博爱的心灵,如春风细雨般地帮助,所参加学习者如沐春风,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教育启迪。</p><p class="ql-block"> 余老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刚正清白,踏踏实实地做事,一以贯之专注于教书育人和做学问,不仅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老师,也是一位非常值得敬重的诗人、学者。我永远不忘他对于我的关心、指导、帮助,人生中能够得到这么一位良师益友是莫大的荣幸,我将终身铭记心坎深处。我将学习他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晚年努力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2018年9月5日草)</p><p class="ql-block"> 游生忠:号文川山人,福建永安市人,1957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撰写有各类文学著作 30 余部,已出版的有诗词集《立雪庐吟草选》、长篇历史小说《千秋雪》、长篇小说《追梦的春天》等。</p><p class="ql-block">【按】此文在第41届教师节(2025.9.10)下载于巜余元钱老师从事教育工作50周年庆典诗文集》一书第37一40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