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翁夜话 孤独,其实是生命的一门必修课

锟铻山翁

<p class="ql-block">山翁夜话</p><p class="ql-block"> <b>孤独,其实是生命的一门必修课</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我来和老年朋友来聊一个咱们都可能或多或少感受到的话题——孤独。</p><p class="ql-block">有时候啊,会不会觉得,这日子好像突然变得很长,家里变得很静?孩子们忙,有自己的小家和工作;老朋友呢,见一面少一面;自己呢,好像也不知道该干点啥,心里头空落落的。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孤独感”。</p><p class="ql-block">这感觉不是您的错,也不是谁故意造成的。它就像天气,有时候不知不觉就阴天了。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孤独感”是怎么来的,更重要的是,咱们怎么一起把这心里的“阴天”变成“艳阳天”。</p><p class="ql-block">一、孤独感是怎么找上门的?</p><p class="ql-block">咱们首先得明白,感到孤独,太正常了。这跟性格强弱没关系,它是人生到这个阶段,很多事儿凑到一起才产生的。</p><p class="ql-block">第一点,也是最大的一个变化:咱们的“角色”变了。</p><p class="ql-block">干了一辈子工作,突然退休了。每天不用准点上班,原来的那些老同事、老伙计,见面少了,聊天少了。以前别人叫我们“张工”、“李老师”、“王主任”,现在可能就变成了“老张头”、“李奶奶”。这种社会身份的转变,会让我们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好像自己不被需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点,咱们的“朋友圈”变小了。</p><p class="ql-block">这是最让人无奈的一点。年纪大了,有的老战友、老同学、老邻居,可能搬去跟子女住了,可能身体不便出不了门,甚至有些已经先一步离开了我们。每失去一个老朋友,就像心里被挖走了一块东西。电话本上的名字越来越多,但能拨出去说说心里话的号码,却越来越少了。</p><p class="ql-block">第三点,咱们的“身体”不比从前了。</p><p class="ql-block">眼睛花了,看报纸费劲了;耳朵背了,听人说话得靠猜了;腿脚慢了,下楼遛个弯都成了大工程。身体这台“老伙计”时不时出点小毛病,它把我们困在了家里,也困在了一种“不中用”的感觉里。不是我们不想出去,有时候是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p><p class="ql-block">第四点,咱们和孩子们“离”得远了。</p><p class="ql-block">这里的“离”,不是感情上的距离,而是现实的距离。孩子们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最累的时候,他们得拼命工作,得照顾自己的孩子。他们不是不孝顺,是真忙,是顾不上。我们呢,又怕给他们添麻烦,有事自己扛着,有话憋在心里。两下一凑,虽然心里惦记,但实际的交流和陪伴就少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第五点,这个时代“跑”得太快了。</p><p class="ql-block">现在全是智能手机,什么微信、抖音,我们搞不懂,学不会。出门打车要用软件,买菜扫码支付,去医院挂号都在网上。好像不会用手机,就寸步难行。这种被时代甩在后面的感觉,让我们觉得自己“落伍”了,跟不上节奏,融不进社会,也会加重孤独。</p><p class="ql-block">这么多原因,工作、朋友、身体、家庭、时代……方方面面都在变化。所以,咱们感到孤独,一点都不丢人,这说明咱们是重感情、懂生活的人。</p><p class="ql-block">二、咱们怎么把“孤独”赶出去?</p><p class="ql-block">知道了原因,咱们就得行动起来。日子是过给自己看的,咱们得自己想办法,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热热闹闹。</p><p class="ql-block">第一招:动起来,让身体先热乎起来</p><p class="ql-block">老话说得好,“筋长一寸,寿延十年”。身体动了,气血就通了,心情自然就好。</p><p class="ql-block">清晨的公园是我们的“宝地”。别总闷在家里,早上出去,遛遛弯,甩甩胳膊甩甩腿。看看公园里打太极的、舞剑的、唱戏的、下棋的,凑过去看看,哪怕不说话,感受一下那股子热闹劲儿都好。</p><p class="ql-block">找到适合自己的“慢运动”。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不用追求多标准,动得舒服就行。身体好了,自己自在,也少给儿女添麻烦。</p><p class="ql-block">别忘了“手工活”也是运动。侍弄一下阳台的花草,养几盆好活的花。看着它们发芽、长叶、开花,心里特有成就感。或者重拾以前的爱好,写写毛笔字,画画画,钩织个毛线,这些都能让手和脑都动起来。</p><p class="ql-block">第二招:走出去,把社交圈重新建起来</p><p class="ql-block">人活着,就得有“人气儿”。朋友是老的好,酒是陈的香,多和老朋友聚聚,更要勇敢交新朋友。</p><p class="ql-block">现在每个社区都有老年活动中心、日间照料站,那里就是为我们开的!多去那里转转,今天去听听健康讲座,明天去学学手机课,后天再去跟人下盘棋。那里全是跟咱们一样的同龄人,不怕没话说。</p><p class="ql-block">上“老年大学”,再当一回“学生”。这可是个好地方!琴棋书画、摄影、唱歌、烹饪……想学啥都有。不是为了学成大师,就是为了有个事儿干,有一帮志同道合的老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一起演出,日子过得比上班还忙呢!</p><p class="ql-block">主动扩展朋友圈,看见面熟的老哥们、老姐妹,主动打个招呼:“吃了吗?”“遛弯呢?”“今天天气不错啊!”几句话,可能就是一段新友谊的开始。约着一起去买菜,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家常,孤独感就被赶跑了一大半。</p><p class="ql-block">第三招:学起来,拥抱新时代</p><p class="ql-block">咱们不能指望时代停下来等我们,但咱们可以慢慢追上它。学会了新东西,不仅方便,更会有一种“我还行”的骄傲感。</p><p class="ql-block">从“用微信”开始。让儿女、孙辈教咱们用微信。学会了视频通话,就算孩子在天边,也能天天“见面”,看着他们的脸,听着他们的声音,这比什么都强。还能在微信上看看朋友圈,给儿女孙子的动态点个赞,发个评论,参与感一下子就来了。</p><p class="ql-block">让手机成为“解闷工具”。学学怎么用手机听戏、听评书、看新闻。很多短视频平台,有特别多适合咱们的内容,比如养花种菜、做菜做饭、健康养生,应有尽有。但记住啊,每次看半个小时就起来活动活动,保护眼睛。</p><p class="ql-block">享受“智能”的便利。学会了手机支付,买菜不用愁找零钱;学会了网上挂号,就不用大清早去医院排队。这些小事都能让生活更轻松,减少“无力感”。</p><p class="ql-block">第四招:乐起来,把心态调整好</p><p class="ql-block">最厉害的功夫,是修炼自己的心。心里敞亮了,日子就亮堂了。</p><p class="ql-block">学会“和自己相处”。一辈子为工作、为家庭忙忙碌碌,现在终于有时间好好陪陪自己了。享受独处的时光,泡一杯清茶,听一段老歌,翻翻老相册,回忆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这也是一种幸福。</p><p class="ql-block">“服老”但不“认老”。咱们得承认年纪大了,做事要量力而行,但心态绝不能老。要相信自己依然有价值,可以用一生的经验和智慧去帮助别人。</p><p class="ql-block">把爱说出口,有难处要求助。心里有事,别总憋着。主动给孩子们打个电话,说说想念。坦诚地告诉他们:“爸/妈这几天心里有点空,你们有空多回来看看。”真正的孝顺,是懂得父母的需要。如果情绪特别低落,持续很长时间,一定要告诉家人,或者去找社区的心理咨询员聊一聊,这不丢人,这和感冒了要看医生是一个道理。</p><p class="ql-block">亲爱的老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夕阳有夕阳的绚烂,秋景有秋景的静美。孤独感可能会不时来访,但它绝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更不是终点。</p><p class="ql-block">咱们这把年纪,经历了风风雨雨,什么困难没遇到过?孤独,不过是人生路上的又一个小山丘。咱们结个伴,互相搭把手,说说笑笑间就迈过去了。</p><p class="ql-block">请记住,您从来都不是一座孤岛。您的家人爱您,您的朋友惦记您,您的社区需要您。从今天起,愿我们都能:脚步动起来,朋友交起来,兴趣搞起来,心态乐起来!</p><p class="ql-block">让我们的晚年生活,不是无奈的等待,而是精彩的绽放;不是冰冷的孤寂,而是温暖的余晖。</p><p class="ql-block">愿每一位老朋友,都能把日子过成一首诗,一幅画,温暖而从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