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金敬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敬迈从小还在他娘怀里吃奶的时候他娘就称他“老迈”。一直到他大他老,圈内人以及他家里内亲都叫他老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敬迈”只在官场上、报纸上或者他写的书上才注明这三个大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出过一本很有名气的书,“金敬迈”也是趁着这本书而名扬天下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的那本书确实名扬天下,上至国家领袖、政治局常委、老将老帅以及中央文革,下到普通士兵,中小学生,都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该书1965年初版,陆续发行3000多万册;各大报刊连续转载,收音机里和有线喇叭里经常连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书的名字叫做《欧阳海之歌》,写的是在铁路京广线上,有一匹驮着炮架的军马突然被北上客车的鸣笛声吓到,受惊后窜上了铁道,而列车也即将行驶到跟前。危急关头,一个名叫欧阳海的军人爆发出惊人的力气,舍身把军马连同炮架推下铁轨,自己却被列车撞成重伤,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事后欧阳海被追认为烈士,成为全军学习的榜样,他的英勇事迹也流传到大江南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主要是《欧阳海之歌》这本书写得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出名了,经中南局陶铸书记推荐给总理,总理推荐给中央文革小组江副组长,江副组长打报告给主席,经主席画圈,使老迈从一个普通连排级干部跳跃多少级别进入了国家部门里重要领导人行列,当时称国家“文艺口”负责人,比现在的文化部部长要大。因为他可以随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一些活动可以站在毛主席身边,也可以站在总理身边或者林副主席和江副组长之间。而国家其他部门的领导一定没这个资格和这待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也是风光一时,从提升上去到被关押起来,其中也就几个月的时间;123天;四个月多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原来是广州军区的,在北京的位置上干了四个月,就从广州的家里被抓走了。被抓到广州军区的一所房子里被严刑逼供两年多。军区黄永胜司令指派军区体工大队三十多名人高马大的男体工队员负责看管。看管期间,老迈被打掉了七颗牙齿,从颈椎到尾骨都受到了伤害,左眼球被打得变了形,几乎失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来,未经起诉、未经审判、未经判决,被关进秦城监狱七年多,2684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经毛主席圈阅从秦城监狱放出来,途中在小汽车上再穿上军装戴上帽徽领章,直接到河南许昌我们一军一师的农场劳动改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军一师农场”,我是看到专案组人员在秦城监狱里给老迈谈话时说的,原话:“误会啊”。“农场是一军一师的”。“他们已经派人来交接了”。“对。一军你应该是熟悉的嘛,是余秋里的这个这个老部队嘛,他们的一师呢,嗯,办了一个机械化农场。条件这个这个还不错”。专案组的头头接着说,“你呢,要好好劳动,这个这个要好,啊,改造自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虽然是一军一师的,我以前还从来没听说过这事。一方面我当时不是在师部许昌,我在漯河三团;另一方面,老迈被接送到去许昌时是1975年5月下旬,而我们部队在六月份就开始陆续往浙江杭州移防了,一师的许多人可能像我一样都一直不知道这事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在许昌农场一年多,也许主要是接防我们的二十军五十八师在管他。这个只能是我的估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当了123天的大官,结果在广州关押两年多、北京秦城监狱七年多、河南许昌农场改造一年多,加起来窝囊了4000多天将近十一年,也真够窝囊的。况且不仅是自己窝囊,家里母亲、老婆、孩子都受牵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这官当的,划不来。</span></p> <p class="ql-block">反复折腾这个工农兵出身,也没享受几天高干待遇的老迈,为什么呢?</p><p class="ql-block">在后来老迈被“平反”以后写的《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一书里,老迈自己没详细说。</p><p class="ql-block">我是从老迈的好朋友,贺龙贺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女士的文章里了解到了大概。</p><p class="ql-block">大致情况是:老迈到北京主持“文艺口”工作后,正是红卫兵到处打砸抢的时候。中央有关部门的档案室里还有些三十年代的电影拷贝和宣传画册,其中有江青(蓝平)当年的镜头和照片,担心被红卫兵给搜了去,档案的管理人员请示老迈该怎么办。</p><p class="ql-block">老迈刚去北京没处理过这事,也没什么政治经验,自己也没敢打开看过,就向上请示。老迈请示中央文革、请示公安部长谢富治、甚至请示了汪东兴同志。被请示者一个个都是经验丰富老谋深算,或者说工作忙顾不过来,或者说没地方保存不安全,就让有关部门给送了个保险柜给老迈让老迈把资料放保险柜里保存起来。</p><p class="ql-block">后来江青知道了,就说这事是搜集中央首长的黑材料,是反革命事件。关键时候,凡老迈当时请示过的那些领导都不认可曾经知道这事,甚至说你请示过有书面报告吗,有签字吗。这事,老迈敢写书面报告吗。结果,老迈就成了“反革命”。</p><p class="ql-block">据老迈在另外个场合说,老迈还有个罪名叫做妄图“绑架伟大领袖”。</p><p class="ql-block">老迈回忆说:那是“1967年8月11日,我感冒了,领导让我好好休息三天。那年4月份我是从杭州被送到上海再去的北京,连换洗的衣服都没带,这时已是8月份,天气热了得有衣服换换,不能老穿军装捂着,我就想回家带几件衣服。刚好这天,杨成武的秘书跟我说,我们用大豆、鸡蛋跟苏联人换回来的一架图-1024飞机要试飞广州,不如就坐飞机回去。不巧,我到广州时,广州正在武斗,不能降落,飞机只好降在佛山机场,才一会就马上返航了,我连家都没回成,就这么件事。后来因为有林彪要对毛主席下手这件事,就说我那时候飞到广州是要组织策应部队,要组织敢死队和建立秘密电台,阴谋等主席到广州时,自己作为前敌总指挥把主席绑起来。老迈说,他在广州,连个汽车都没有,他能把主席绑起来背着跑呀?</p><p class="ql-block">就因为这“收集中央领导黑材料”和“企图绑架伟大领袖”,老迈成了彻头彻尾的“反革命”。</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被控制起来,被秘密的关了起来,关在北京秦城监狱一个狭小的单间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不是任人摆布的软柿子,不甘心老实“改造”,无论在哪都要给搞出点花样的事情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把监狱里为了防食物中毒而被监视着吃进嘴里的蒜瓣再偷偷拿出来培育蒜苗当盆景;利用放风的机会偷偷捡回两只小麻雀养着;趁着哨兵不注意从哨兵旁边的桌子上偷走墨水瓶;偷偷捡回烟头卷起来接着抽;把拖把上的布头扯下来搓成绳子当腰带;甚至把睡觉的被单撕一块下来、用大头针(捡的)当针、用马鬃(捡的)做引线给自己做裤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些,都是在哨兵的严密监视下、听着哨兵脚步声的远近、精确地计算着时间做到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还有一件很有争议的事情,就是关于英雄“蔡永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老迈去北京当大官以前,因为写“欧阳海”,在写作界已经红得发紫了。这时候浙江的钱塘江大桥上,出了个因抢救火车而献身的英雄“蔡永祥”,称号已经命名了,报纸上已经报道了。江青钦点让他从广州跨大军区到杭州来写这英雄的小说。老迈没有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说:“那个事迹是假的,一看就知道。我在他值勤的那座桥上站岗观察了一个月,那桥每10分钟就有一趟列车通过,是个交通枢纽,夜里灯火通明。当时的材料说,蔡永祥是1点钟上的岗,夜班值1个小时,事情发生在1点15分,就是他上岗后的15分钟,一个阶级敌人在铁轨上放了一根棍子,企图颠覆火车。但两条铁轨间的距离是1.435米,棍子却不够1.4米长,搭上这头那头就短了,而且是根细木棍,怎么能颠覆火车?我说这棍不足以把火车颠覆,他们就换了条水泥的,但里面没有钢筋,火车一压就碎了。人怎么死的也不知道,成了无头案。报道写完就完了,但小说我可不能写,负不了这个作假的责任。我给总政治部主任萧华打报告反映情况,他很同情我,悄悄告诉我千万不能再说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就是从杭州直接去北京,接着当了那123天“高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76年十月以后,许多人“反革命”、“走资派”或者“叛徒”“特务”都被彻底平反了。老迈给中央写信要求平反,新的汪姓领导说,当时江青还是政治局委员嘛,当时反她也是不对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无奈,继续写信,就把信分开写,一封写给华、汪、纪、陈、吴等领导;另一封写给邓、叶、李、徐、聂等老帅。在老同志的表态下平了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平反恢复名誉的决定上,老迈拒绝签字。他“固执“得厉害“硬”得很:平反决定上的词句不当,不签字;追害前边少了“残酷”两个字,不签字;迫害过他的人该点名的没点,不签字。不论怎么改,他都不满意就是不签字。最后没办法,平反决定只好让老迈自己起草。老迈当仁不让,亲自起草了两千多字的平反决定,平反工作才算完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老迈《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这书里,主要记载他秦城监狱里从进去到出来的事情,关于他对“蔡永祥”所了解的情况,没有写进去,只笼统了“可疑”二字,可能也是为了“千万不能再说了”。书里也没有记载他在一师农场(主要是二十军五十八师农场)的情况,也许是当时政治环境已经宽松了,老迈的处境也好些了,没什么惊心动魄值得记载吧。这个,也仅是我的猜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完了老迈《好大的月亮好大的天》(绝版),才理解了为什么这本书买不到或者说那么难得买到的真实原因。因为其中内容,直接牵涉到一对伟大的夫妻——伟大旗帜和“伟大旗手”,还牵涉到那疯狂的时代和当时那上不了台面的法制和“专政”,再加上老迈能写敢写的火辣言辞,“买不到”,甚至都没有敢于盗版的,也许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像我们都经历过那个时代和闯荡过大风大浪的,无论政治鉴别能力无论心理承受能力,无论看什么书或者什么事儿,都是会尽可能客观、理性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所以,我们看看,也无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总之,老迈,人可敬;书不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