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古稀老王,尚能饭否》</p><p class="ql-block"> 今年青溪避暑,生活方式与往年大同小异,每天上午傍晚走路溜弯,下午读佛经打坐,练书法拉琴。</p><p class="ql-block"> 稍有不同的是,今年每天拉提琴的时间较往年加长了,从之前的半小时左右延长至一小时左右,且每日不辍。</p><p class="ql-block"> 缘何如此,主要是想试试,今年已七十有三的老王,如果认真练琴一两个月,能否将年轻时曾拉过的一些稍有些难度的曲子重新恢复?</p><p class="ql-block"> 除开退休后偶尔拉过的《新疆之春》《新春乐》《渔舟唱晚》《圣母颂》《梦幻曲》……之类,专门挑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流行的几首齐奏曲《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井冈山上太阳红》,这几首中央乐团表演的齐奏曲版本,年轻时在泸矿宣传队曾玩过。相比之下,“红卫兵”速度更快,更能检验老者的反应能力及手指灵敏度。于是,选了“红卫兵”当试验品。</p><p class="ql-block"> 之前,身体及其它原因,小提琴至少一年多没摸过。此番重新开始,显得特别笨拙!右手持弓乱跳,左手指尖皮嫩,摁弦生疼,尤其是左手的小指无名指,完全力不从心!</p><p class="ql-block"> 无奈,只能如初学白丁一般从头开始,练琴内容,新加了空弦音阶练习曲,其间除了拉一些中外独奏小品及歌曲娱乐娱乐,一多半的时间都用在啃“紅卫兵”上。忍着腮帮子手指手臂的疼痛,坚持一个月左右,终于略微找回一些感觉。</p><p class="ql-block"> 每天一小时,离刻苦尚有距离,只是我坚持了!做好过程,结果天定。到避暑结束的前一天,我在农家乐走廊里将练了近两个月的“红卫兵”拉了一遍,用原中央乐团的版本当伴奏,听着挺热闹,实则细节瑕疵多多,音准弓法,甚至连曲首那四拍的拨弦都与伴奏脱节!不过这就是实实在在未加修饰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感悟:要承认岁月不饶人的自然规律。一首“红卫兵”练了两个月,欲拉完整居然还得碰运气! </p><p class="ql-block"> 不过反过来说,艺术本就是个逆水行舟的行当,练了和不练就是不一样,泛泛练练和刻苦练习更会大不相同。学过乐器的朋友都知道,坚持练琴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我这古稀老头自找苦吃,却感受到一种苦中有乐的趣味!接下来,我会继续坚持一段时间,直到真正将这首“红卫兵”啃下来的那一天。届时,再重新录一个小视频分享给有兴趣的朋友们。</p><p class="ql-block"> 总体上讲,虽曲子完成不尽如人意,但自感老王尚能饭,还未到老态龙钟时!</p> <p class="ql-block">1975年,23岁的小王拉过这首“红卫兵”,2025年,73岁的老王突发奇想,欲试试“想当年”,结果,练了两个月,却只达到至多六七成的水准!呜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王宁老师小提琴独奏《红卫兵》请欣赏!拉得得太好听了!👍🏻👍🏻太有专业水平了!合唱团的歌友们都给他点赞喝采!但他太谦虚了,认为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还要继续练下去,再录制发给大家欣赏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王宁老师多才多艺!这是他在乐团指挥的视频《山乡村早》七十多岁的老人精力充沛!整台演出都是他指挥!很有大师风范!👍🏻👍🏻👍🏻</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