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据传说,佛祖释迦牟尼曾经到天竺的一个叫揭摩陀的小国弘法,国王高兴,改信佛教,并送竹林给佛祖,还在竹林建殿堂让佛祖居住,佛祖便把这地方取名"竹林精舍”,又叫竹林寺。在中国,竹林寺是第一座供女性出家人修行的寺院,由我国第一位比丘尼一一净检法师在洛阳创建并命名。净检俗名仲令仪,彭城(今徐州)人,生于西晋末年(公元291年),24岁出家,70岁圆寂。</p><p class="ql-block"> 徐州竹林寺建成于东晋,是古徐州八大寺之一,初名青园寺,净检法师应邀驻锡后,晋穆帝"敕改"为"竹林寺”。距今己有1600多年历史了。北魏入侵南宋,攻打彭城时被毁。明朝全国崇佛,竹林寺得以修复扩建。嘉庆年间又被入侵的倭寇破坏,隆庆年间修复。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巡幸竹林寺礼佛,再度扩建。这样历朝屡废屡建,直至上世纪日寇侵华,竹林寺被肆意掠夺,千年古寺毁于一旦,2004年,市政府顺应民意,恢复重建竹林寺,再现了这座千年古刹深幽清净的意境。于2009年9月对外开放,2013年成为国家3A景区。</p><p class="ql-block"> 竹林寺同时又是徐州汉文化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奉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和大至是菩萨,最高处的大雄宝殿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景区内还有古代曾为徐州佛教做出卓越贡献的刘英、笮融的纪念阁、净检法师纪念堂、观音阁、碑亭等建筑,总面积达4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除了气势恢宏的建筑外,竹林寺里还有堪称国宝的镇寺之宝:韦陀菩萨像和钻石纯金版《金刚经》。</p><p class="ql-block"> 韦陀菩萨像</p><p class="ql-block"> 竹林寺的韦陀菩萨像是一尊木制贴金的古代雕像,但它有着一段特别的传奇故事。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华战争中,日军翻译官中岛吉一随部队驻扎在竹林寺,一天夜晚听到窗外有脚步声,起床察看却不见人影,顺脚步声追至寺庙后竹林时,脚步声奇妙地消失了,同样的情景连续出现一周,中岛对此深感疑惑,于是用刺刀在脚步声消失处做了个记号,命士兵挖掘以探究竟,结果挖出一尊韦陀菩萨圣像,高60公分,木制贴金,庄严禹穆,令中岛吉一大吃一惊,因中岛从小信奉佛教,他明白了这是菩萨是在警示他。此时他的部队己经接到对徐州屠城的命令,于是他把此事告知指挥官并多次劝告:“中国人是永远杀不完的,放下这个念头吧!”他终于竭尽己能终止了日军的屠城计划,避免了"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在徐州的重演。从那以后,中岛吉一恭请这尊韦陀菩萨像随行并顶礼供奉,在以后的战争中,中岛身边的官兵非死即伤而他却毫发无损,在日军投降回国时,因韦陀菩萨像造型手持武器被禁止出境,中岛发誓决不与中国为敌,并礼请韦陀菩萨将其持武器的手臂舍下,扔到海里以表其志,将这尊残缺手臂的韦陀菩萨像带到日本并单建一座庙宇供奉。1973年中岛吉一病危时吩咐其女婿森秀敏,必须设法将韦陀菩萨像送回徐州竹林寺。森秀敏于1998年借旅游来徐寻访竹林寺未果,后几经周折寻访政府官员,得知竹林寺尚未恢复。2000年4月,75岁的森秀敏将独臂的韦陀菩萨像恭送到徐州,期望竹林寺早日恢复便于安放。2009年,竹林寺住持明道法师陪同身患绝症、坐在轮椅上的森秀敏亲自将韦陀菩萨像移请到新建好的竹林寺,完成了它的回归华夏之旅。</p><p class="ql-block"> 钻石纯金版《金刚经》</p><p class="ql-block">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核心教义,强调破除“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执念。最终证悟诸法空相。因此《金刚经》的功德非常不可思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佛的最高成就是由《金刚经》赋予的智慧而得以显现的。佛陀把这部经,比作为一座塔、一座庙,所在之处,天人、阿修罗等都必然前来礼拜、供养。在佛教传入中国2000年之际,由澳门《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之强居士发起,赵朴初居士支持创印成就了2000部钻石纯金版《金刚经》,而他珍视的编号为360号的版本,数字代表着功德圆滿,更是世上独有的珍藏。2010年元月,李之强居士来到徐州,将自己珍藏的这部《金刚经》捐赠到竹林寺,成就了"世界第一法宝"供奉于"中国第一比丘尼道场"的殊胜因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