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难说先秦吕不韦(序)

荷塘秋色

<p class="ql-block"> 乙巳孟秋刚逝,仲秋伊始。秋风凉雨贪杯之时的半醉半醒间,突然心血来潮,受闲情逸致的驱使。况且今天还是教师节,虽然老不在位十多年了,但也应该说声∶老师们辛苦了!同时,也要祝贺老师们节日愉快,身体安康!如此好的心情之下,诗情骤发,拙填《雨淋铃·寒蝉凄切》一首∶</p><p class="ql-block"> 寒蝉凄切,秋风习习,秋雨淋铃。</p><p class="ql-block"> 先酌小酒两杯,不时间又添一盅。</p><p class="ql-block"> 举杯相邀明月,竟无言吞噎。</p><p class="ql-block"> 再来一杯又何妨?心却沉沉甸甸。</p><p class="ql-block"> 多情自有伤离别,更难堪冷落孟秋夜!</p><p class="ql-block"> 今宵梦醒何时?湘江岸,白露满月。</p><p class="ql-block"> 此去经年,虽是良辰美景虚设。</p><p class="ql-block"> 但借得古人风情,更与今人说(shuì).</p><p class="ql-block"> 历史巨著《吕氏春秋》,虽然是杂家典籍。但是,也算是先秦商人吕不韦倾其家财,集天下文人墨客为本家门客三千编辑而成。文献中不但融入了道家的自然主义,还兼融了儒家的伦理,法家的权术,墨家的公正,以及诸子百家的思想。而且他还借稿成之际,不惜用“一字千金”来酬劳民间的修订者。从而,《吕氏春秋》便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也成就了大秦一统七雄的精神力作。并且用“无为而治”,与“王政理想”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下,还构建了中华文化史上第一部,集十二纪、八览、六论为框架的治国体系,和先秦诸子百家的治国学说。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有十。一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二是,欲知平直则需准绳,欲知方园则需规矩。三是,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四是,凡举事者必循法而动,凡变法者必因时而改。五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六是,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七是,事之难易,不在大小,务在知时。八是,察己可知人,察今可通古。九是,利不了俩,忠不可兼。十是,得时不怠,时不再来。同时,还用民间真实可信的经典故事,佐证了实例的真伪。</p><p class="ql-block"> 诸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此地无银三百两,等等典故,都是教导世人,不要用自欺欺人来伪装自己的聪明。其后果除了聪明反被聪明误外,就是自取其辱。</p><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吕不韦编写的这套《吕氏春秋》内容,还包含哲学、史学、政治、道德、天文、地理、农桑,等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尤其是对后稷以来的农业生产技术,都作了比较系统的论述,是战国后期秦盛之际,颇有影响力的代表性著作。在此基础上,他还总结了古往今来的历史教训和经验。在思想上,为秦国的一统七雄,提供了完整的理论和依据。是中国思想史上一部不可多得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体系最为严谨的学术著作。</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公元前292—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又说河南禹州)人。姜子牙二十三代世孙,战国末年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大秦帝国的丞相。他还是秦始皇嬴政母亲赵姬的前夫,虽然她是吕不韦从乡下,花重金淘回来的一位小村姑。但是,吕不韦慧眼识宝石。从她的言谈举此,接人待物,和贤淑般的豪放作派。他从商业的前景认为,她绝对是不可低估的物件。从男人看女人的角度去认为,这村姑的年龄虽小。但从她正常的发育趋势来观察,无论是面像还是肌肤,似乎可以看见她那灵魂深处所隐藏的暗器会是如何的利刃。或大或小或肥或瘦间,无不都有造化神算。更或从上到下的前后左右线条之中,无不尽显她雨后新荷的叶面上,那点点晶莹剔透的露珠,都是那般的耐人寻味,甚至还有让他望梅生津的错觉。特别是那接人待物的说话声调和语气,都有满满饱含着温馨般的磁场。听她声音,不大不小,不紧不慢,即有姑娘般的甘甜口味,也有少女般的稚嫩清香,还有少妇那般的养眼可心耐嚼,更有桃花园内径入瑶池的向往。总之,听其声,观其貌,品其味,察其行,都能感觉到她的日后,必是一位人见人爱的,不可多得的迷人尤物。</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吕不韦,在村姑的眼里。觉得这位不速之客,即是一位有头脑的生意人,也是一位即体面又大方的男人,还是一位胆大心细的经纪人,更是一位看起来年长,听起来和蔼。倘若把他放在她的心上,却是一位可亲可爱可心的好兄长。</p><p class="ql-block"> 因此,她们一见真情。当她们双双骑着同一匹骏马,走在回城的路上时,吕不韦即不扬鞭,也不呵斥,而是百倍小心的把她拥入怀抱,生怕她有半点闪失。当下第一次骑马的小村姑,随着不紧不慢的马步颠波,她却紧紧依偎在先生,即宽阔又温暖的怀里。吕不韦无意间问村姑道∶“小姑娘突然间离开父母,离开家。却随一位陌生人去陌生人的家里面生活,你的心里怕不怕?”</p><p class="ql-block"> 这位村姑却开心的说出了心里话∶“咱没有什么可怕的,既然先生出了大价钱买下了咱。咱虽不大,但也不算小了。既然先生能出这个价,先生肯定认为物有所值。村姑认为先生不会做亏本的买卖。既然如此,咱也没有什么好琢磨的。囤积居奇也好,做转手买卖也行,或者是把村姑留在先生身边品味,当开心来使唤,咱都没有选择。现在咱就是先生手里的一个物件,该怎么着就得怎么着。姑娘家的迟早都是男人口中的肉,何况是先生要吃,炒也好,炖也行,只要合先生的口味,就不会嫌弃村姑。就是嫌弃了,村姑也会想法子,把自己调理好了,送到先生的嘴边去,再让先生来好好品尝,直到合口味了为止。成啵?”</p><p class="ql-block"> 何况她是从小庄户家走出来的一位小村姑,转眼间竟然成了这位大商人的可心爱人。白天有专门的老师教她唱歌跳舞,早晚还有这位先生亲自教她诵文识字,甚至还有专人,手把手的教她大户人家必备的持家常识,和刺绣女工。在屈指可数的时间里,她竟然从一位普通的小村姑,不但能进厅堂主事,而且还可以进厨房掌勺炒菜,更可以做到日有人事,夜有人陪,人见人爱的歌舞小伎。</p><p class="ql-block"> 当吕不韦问她∶“你想不想做王子夫人,太子夫人,甚至做大王夫人时”。她也只是边嬉边笑边闹着般的嗔怨道∶“先生难道真会舍得,把这般可心的生态小村姑转让给他人?也是,先生是生意人,花大价钱淘回家的。可如今换了一身这么漂亮的衣服,还把她养得如此的白白胖胖,更是教她识字读文,唱歌跳舞,甚至还让她学会了妩媚调情。像她现在的这般模样儿,人家虽然会出更高的价钱。但是,村姑有一个条件,先生得答应。”</p><p class="ql-block"> “讲,什么条件?”吕不韦说。</p><p class="ql-block">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真要卖的话,不能太远。小村姑是先生亲自淘回家的,村姑也是亲自认可先生的一见钟情。既然是缘分村姑就不会轻易舍弃,咱每天都要见到先生。哪怕是远远的看上一眼,村姑也会认为那是咱俩分不开的机会。”赵姬嗲声嗲气的回道。</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吕不韦又问道。</p><p class="ql-block"> “姬儿舍不得先生的好处啊。”赵姬说话间便黏上了。</p><p class="ql-block"> 吕不韦又何偿不是如此,就因为他有性情中人的常情。他才会为爱去放弃一个男人的基本底线,特别的去卫国乡下,找来了儿时的小伙计嫪毐,作他的替身来滿足自己认为,亏欠了前妻赵姬的那份感情。才导致出了由喜剧开场,到悲情落幕的悲催剧目。</p><p class="ql-block"> 这是因为满是商人意识头脑的吕不韦,虽然作出了将妻妾赵姬,转嫁给了当时还在赵国为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异人)作夫人。但是,赵姬带着他的血脉,却在子楚的名下跟他生了一个男孩,取名政儿。政儿从幼小时候起,一直都称吕不韦为仲父。他也识政为儿,并用他自己主导编辑的《吕氏春秋》,作为他幼学教材去教导政儿。他还相继促成了子楚由嗣子,转正成为了嫡子异人,然后再由王子晋升为太子,甚至还做了大秦帝国的始皇帝。</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当嬴政一统天下做了大秦始皇帝后,因为吕不韦为丞相需要辅佐始皇帝嬴政。所以,他终日里都是忙于国事,加上岁月不绕人,总能应酬得了如娘似虎年纪般的昔日爱妾,当下太后的恩爱传情。从而他却用自己的好心办了一樁坏事,误将昔日小伙计嫪毐引荐给了前妻赵姬,导致太后赵姬,严重污染了后宫的清净。秦始皇嬴政得知详情后,在清君侧之时,一气之下,将受牵连的仲父吕不韦的丞相职务给罢免了。此时此刻的吕不韦,唯一担心的是政儿犯忌,怕他在盲然中干出弑父的不孝情节来。因此,他在惶恐不安之际,才被迫饮鸩自决了。</p><p class="ql-block"> 尽管政儿得信后,在第一时间有隆重探视。但是,一切都为时已晚。于是,一代性情中的男子汉,仅仅只因为他和所爱之人的前妻赵姬,在蜜里调油的日子里,曾经有过,“携手揽腕入罗帏,含羞带笑把灯吹。金针刺绣桃花蕊,不敢高声暗皱眉”那般的情深似海之缘。又因为误把孩提时的小伙计,当成了挚友,所以才导致出了他英年早逝的祸端来。</p><p class="ql-block"> 欲知有关吕不韦的故事缘由究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