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基因永传承 三代校友唱红歌

一土

<p class="ql-block">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9月8日下午,由株洲市石峰区关工委、区教育局联合主办,九方小学与田心街道关工委承办的“抗战歌曲猜唱讲”主题活动在九方小学顺利举行。石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单位协办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石峰区关工委主任黄宏明、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彭立平、区教育局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谭利明、石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吴燕,九方小学校长杨静、部分“五老”志愿者及四年级2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三代校友同堂,银发垂髫互动,现场气氛非常热烈。</p> 本次活动以抗日红歌“猜、唱、讲”为形式,旨在借由这种方式,唤起同学们的思绪,促使他们深入思索,从而激发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情怀,让大家铭记国耻,缅怀英烈,以更积极的姿态拼搏奋进,立志报国 。 活动在少年先锋队队歌声中开场,同学们与五老志愿者依次对《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游击队之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太阳出来照四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旧称《八路军军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大刀进行曲》等红歌展开猜歌名、演唱,并讲述歌曲背后的历史渊源与动人故事 。活动取得圆满成功。<br> 红色基因永传承 三代校友唱红歌[原创]<br>http://bbs.voc.com.cn/topic-9461671-1-1.html<br>(出处:华声论坛)<br> 株洲九方小学“抗日歌曲猜唱讲”活动掠影<br>https://bbs.rednet.cn/thread-49186339-1-1.html<br>(出处: 红网论坛)<br> 红色基因永传承 三代校友唱红歌<br>https://m.toutiao.com/w/1842852174176347/?upstream_biz=client_share&category_new=profile_all&app=news_article&share_uid=MS4wLjABAAAAzmVaurLkFiRHO8RryoT9xF0wZ-7fZ3I1M3GAFSkfewJlQmV7wtiSpSeiP--Rlk12&share_did=MS4wLjACAAAAy3HbZ5evXDKgBLYs6hNWTZRPAyfYTgGh0RbCs2mwSNx6wmMyPjGfIaqsWlR2E7k_×tamp=1757481914&share_token=3561eab6-1c1f-42f6-a97a-dc1b8624e587<br>(出处: 今日头条/一土视觉)<br> 赞九方小学抗战红歌活动<br> 龙文斌<br>旌旗熠熠气高昂,老少同台赤胆芳。<br>国恨家仇心底刻,雏莺鸿雁九天翔。<br>张张小嘴将题答,句句童言把志张。<br>今日园中桃李艳,英雄壮骨润苗强。<br> 《义勇军进行曲》<br>这首歌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后来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新中国的象征和标志。田汉作词、聂耳谱曲的这首歌,以激昂的旋律和呐喊般的歌词,鼓舞全国民众的抗敌精神,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的象征。今天,全国各族人民唱起这首歌,将激发我们爱祖国、爱人民、一往无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而努力奋斗。<br> 《松花江上》 <br>“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这首歌曲创作于1936年,以“九一八事变”为背景,描绘了东北沦陷后人民流亡的悲愤与思乡之情,旋律悲怆深情,是抗战时期最具感染力的抒情歌曲之一。 <br> 《保卫黄河》 <br>“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冼星海作曲、光未然作词的《黄河大合唱》是中国合唱音乐的经典之作。这曲《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中最激动人心的一首!它用波涛汹涌的黄河象征中国人民抗战的勇气和力量。歌曲采用“轮唱”的形式(像接力赛一样你唱我和),听起来像黄河浪涛一波接一波,特别有气势!<br> 《在太行山上》 <br>“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这首歌创作于1938年,描写了八路军战士在太行山区与敌人勇敢斗争的故事。每当我们唱起它,就浮现出株洲人民的好男儿左权将军血洒太行的身影。它唱出了希望和胜利的光芒。旋律兼具抒情性与战斗性,歌颂了军民团结、坚韧不拔的精神。<br> 《游击队之歌》 <br>“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歌曲1937年由贺绿汀创作,游击队员是机智勇敢的战士!他们藏在山林中,灵活打击敌人。“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反映出了抗战时期游击战士条件的艰苦,也表现了游击队员们的勇敢智慧和乐观主义精神。<br> 《歌唱王二小》 <br>四年级3班罗筱晓和六年级1班李佳钰同学深情演唱了抗战时期流传很广的歌曲《歌唱王二小》,主持人聂静老师随即向同学们讲述了这首歌背后的感人故事。她说:这是一个真实的小英雄故事。放牛娃王二小为了保护乡亲们,把敌人引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自己却英勇牺牲了。旋律朴素动人,以叙事民谣的形式歌颂了平凡人的非凡勇气。<br> 《太阳出来照四方》 <br>这是电影《地道战》的插曲,歌颂了晋中平原的抗日军民,用智慧利用地道打击日寇侵略者的动人故事。歌中的“太阳”比喻党和毛泽东思想给人民群众带来的抗战胜利曙光。<br> 《团结就是力量》<br>歌曲诞生于1943年晋察冀边区反“扫荡”斗争中。歌词简短有力,节奏鲜明,强调团结对抗敌人的必要性,是一首极具鼓舞力量的集体歌曲。这首歌告诉我们: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一切困难!战士们唱着这首歌互相鼓励,英勇抗敌。 <br>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r>这首歌由曹火星创作于1943年。歌曲以真挚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衷心拥护和跟党走的坚定信念。这首歌像一封写给党和祖国的感谢信!表达了人民对共产党领导抗战、建设新中国的深深感激之情。 <br> 《八路军军歌》<br>此歌创作于1939年,它塑造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英勇抗战的形象。旋律昂扬向上,节奏铿锵,1988年被正式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向前!向前!向前!”唱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敢打胜仗,勇往直前的精神!<br>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br>  这首歌是电影《铁道游击队》中的插曲。歌曲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微山湖地区的游击队员在铁路沿线机智勇敢地打击日寇的故事。歌词中“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暗示了日寇即将被消灭的情景。表现了抗日战士们的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r> 《大刀进行曲》<br>这首歌1937年由麦新创作于上海“七七事变”之后。灵感来自长城抗战中西北军“大刀队”英勇抗击日寇的事迹。歌词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以口号式的呐喊,激发了全民抗战的决心,成为抗战初期最振奋人心的歌曲之一。<br> 红歌声声,唤醒尘封的记忆,声声红歌,引领奋进的方向。愿今天所唱的红歌,成为你们心中不灭的火焰,愿未来的你们,继续用声音歌唱祖国的美好,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愿中华儿女共同携手开创更加辉煌的明天!<br> (感谢石峰区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彭立平老师提供相关文字资料)<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