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四国之高知

草儿

<p class="ql-block">如果说香川地形像半个月亮,高知则像一弯月牙儿。四国中的高知县<span style="font-size:18px;">面积占四国岛的几乎一半,</span>大部分为山地,森林资源丰富,森林保护政策坚持长达400年之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4%,居日本第一,是日本屈指可数的林业县。其漫长的海岸线面对着太平洋,因此海洋资源非常丰富,也是个水产大县。</p> <p class="ql-block">高知的市徽很醒目,是一个经过艺术化处理的汉字“高”。</p> <p class="ql-block">建于1958年的高知牧野植物园位于高知县五台山上,以日本植物学之父牧野富太郎博士命名,兼具自然美景与科学纪念意义。尽管天下着雨,还是有很多人来这里,其中不乏国外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园内种植了3000多种与牧野富太郎博士有渊源的野生植物和园艺植物,包括珍稀的热带花卉、果树以及高知县当地的野生植物等。不论是乔木、灌木还是低矮的匍地花草,都会有一个标牌,写上名称、科属等信息。</p> <p class="ql-block">1999年,园内新设了牧野富太郎纪念馆,用于普及植物学教育和作为植物学研究基地。此外,还增加了温室、植物研究交流中心等设施。</p> <p class="ql-block">植物园隔壁的竹林寺建造于八世纪,四国岛上有88所朝圣的寺庙,竹林寺是第31所,山号为五台山。就像中国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一样,竹林寺供奉的本尊也是文殊菩萨。</p> <p class="ql-block">本堂,也称文殊堂,内供骑着狮子的文殊菩萨像。据说每五十年才开放一次,下次开放要等到2064年。</p> <p class="ql-block">寺庙有座建于八世纪的五重塔,现在游人必到的酒红色五重塔,是1980年重修的,在整个寺庙建筑中显得比较新。</p><p class="ql-block">日本寺庙大多有五重塔,这主要源于奈良时代(710-794年)至平安时代(794-1192年)对唐代文化的全面学习,尤其是遣唐使制度推动了佛教建筑技术的引进。<span style="font-size:18px;">五重塔在佛教中象征“五方佛”(中央毗卢遮那佛、东西南北四方佛),代表智慧、清净等五种德行。这种设计理念与唐代密宗佛教的传播密切相关,日本通过学习唐代佛教体系,将五重塔融入了寺庙建筑体系。</span></p> <p class="ql-block">寺庙不大,差不多半小时就能走遍,因为建在山上,树木多又密,小路曲曲弯弯,环境幽深静谧,雨天里走走停停意境格外好。</p> <p class="ql-block">五重塔下排排坐着许多石像,面容大多模糊不清了,却被人打扮得十分俏丽,比路遇的新娘子还吸引我。</p> <p class="ql-block">高知县香南市的赤岗町是个充满历史韵味的老街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户时期曾处于当地重要航道,发展到明治时期已然成为繁荣的港町小镇。现在小镇已经衰败,走在镇里几乎见不到人,但是一些商家、仓库及旧街道</span>保留了下来,适合漫步怀旧思古寻宝。</p> <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来赤冈町是为了看看绘金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绘金藏是展示19世纪末日本画家弘濑金藏(绘金)艺术作品的博物馆。日本画家弘濑金藏出生在高知,定居赤冈町后,绘制了许多深受平民欢迎的戏剧屏风画、提灯画、风筝画等,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绘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了弘濑金藏的个人及作品介绍,他</span>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二折戏剧屏风画,以高饱和度的色彩表现混杂暴力、情色与鬼怪元素的戏剧性情节,展现出洋溢市井猥杂气息的鲜明画风。</p> <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这个博物馆以暗室展示为主,需要提着灯笼观赏那些绚丽多彩的屏风画,绘金藏的作品主题多围绕日本历史与民间传说,融合暴力、情色及鬼怪元素。黑暗中提着灯笼观赏有那么一点瘆人。</p><p class="ql-block">每年七月底“赤冈绘金祭”时,屏风画会被拿出去展示在商店街上,夜晚随着烛火摇曳,更能体会到神秘感!</p> <p class="ql-block">赤冈町还有一处200多年的老房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奥光屋,这是家挺大的怀旧杂货店,不计其数的</span>杂货老古董层层叠叠堆在地上、架子上,甚至摆到了店外,相当吸人眼球,喜欢淘宝的在里面呆上半天一点不奇怪,好看好玩的东西太多了!一再提醒自己断舍离的我也实在忍不住下了手。</p><p class="ql-block">一进门,当家的老婆婆便热情地招呼我“喝茶,还是喝咖啡?”,临走还送我一个用废纸做的礼品袋盛放刚买下的三只杯子。离开后有点后悔没跟老婆婆和那只守店的花猫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去龙河洞的途中经过一座网红桥。</p><p class="ql-block">夜须町的手结港形状特殊,呈肝脏状,港口分隔两岸,原有渡船运输方式无法满足现代汽车通行需求,然而建设固定桥梁会阻碍船只通行,破坏地下文物结构‌。于是经专家反复商议后,建造了一座可移动的桥梁。结果‌<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仅解决了交通难题,又保护了港口遗产,还吸引了大量过路游客来参观‌。</span></p> <p class="ql-block">龙河洞位于高知县香美市境内,是日本三大石灰岩钟乳洞之一,该洞穴形成于约1.75亿年前,总长度达4公里,洞内通过七色灯光照明展现形态各异的钟乳石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一类型的洞国内很多,我不喜欢,早知道里面这样我是不会进去看的,还不如洞外的景色更合我意。雨水从山上拐来拐去顺流而下,穿行于岩石和绿植中,石头被冲得亮晶晶的,绿油油的枝叶被冲得摇头晃脑,哗啦啦的溪流又好听又好看。</p> <p class="ql-block">高知市位于月牙儿的中间,是高知县政府所在地,也是四国岛太平洋沿岸的中心城市。</p><p class="ql-block">当晚入住JR高知站旁,车站出来就是百年以上历史的路面电车;车站广场上立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坂本龙马等高知三大历史人物的</span>雕塑;‌车站一侧连着几家市场,另一侧是酒店和超市。</p> <p class="ql-block">弘人市场是高知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聚集地,拥有约60间摊商,以提供本地特色美食为主,被誉为“高知的厨房”。 ‌我们下午两三点钟进去,里面的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市场内设有公共餐桌,<span style="font-size:18px;">氛围轻松友好,</span>顾客可以从不同店家购买餐点后,在公共区域或独自快速解决,或与人一起享用,外地人还可能会遇到热情的当地人邀请一起干杯,体验高知独特的酒文化。</p><p class="ql-block">高知市(旧称“土佐”)是日本著名的清酒之乡,本地人性格豪爽,喜爱喝酒,是日本人均酒类消费量较多的城市,听说市场里还有闲来无事从早喝到晚的人呢。</p> <p class="ql-block">离开高知市,沿着海岸线向东走,又遇到一个洞—伊尾木洞,此洞非彼洞,有点意思。</p><p class="ql-block">首先,进洞前需按自己的鞋码换上雨靴;其次,整个洞最长不过百来米,然后便是一个迷你的峡谷。</p> <p class="ql-block">山不高,沟不深,脚边溪流蜿蜒,左一脚右一脚,时不时地要趟水,所以进来最好穿雨靴。几个湾湾男孩没换雨靴就进洞,结果走了一会儿就走不下去了。</p><p class="ql-block">虽然这不是什么热门景点,该有的设施都有,能落脚的地方大多狭窄,有时要过小桥跨到对面,有时要爬木梯下到沟底,容易出意外的地方都系有安全绳索。</p> <p class="ql-block">别看游客不多,服务却很周到。大人孩子都能找到合适的雨靴,用过的放在筐里待清洗,洗完晾干的整整齐齐摆放在木架上。</p> <p class="ql-block">换鞋间边上有几株果实累累的枇杷树,野生的没有主儿,尝了几颗,鲜美得很!正是枇杷成熟季,一路上看到山脚路边有不少,不过再多再好也没人摘,这里的人都很自律,搞得我也不好意思多尝,丢不起这人啊。想想这么好的东西没人摘,任其自生自灭,太可惜了!</p> <p class="ql-block">高知的北川村有一个世界上唯一一座获莫奈基金会许可冠名为“莫奈之庭”的公园。它以法国吉维尼的莫奈花园为原型,由造庭者亲自前往法国考察后设计而成。在约3万平方米的场地内种植了约10万株草花,再现了莫奈画作中的经典场景。</p> <p class="ql-block">五月,几座拱门上爬满盛开的玫瑰月季,花团锦簇,缀满绿意盎然的拱形门梁,与周围色彩丰富的花卉相互映衬,在莫奈之庭中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莫奈花园怎能没有睡莲,尽管还不到观赏睡莲的最佳时段,此时只有少量红色白色的睡莲漂浮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但是在周围环境的衬托下,和莫奈笔下的经典画面也有几分相似。</p> <p class="ql-block">回来比较一下大英博物馆里莫奈的《睡莲池》,还是现实中的睡莲池更漂亮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地方,一草一木似乎都与印象派巨匠莫奈及其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p> <p class="ql-block">园内还有一家小馆,伴着莫奈花园的气息,浏览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欣赏蕴含莫奈元素的伴手礼,没想到在如此偏远的岛国田园上还有这么美妙的文艺园地。</p> <p class="ql-block">室户岬<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高知县室户市,位居</span>四国岛东南部伸入太平洋的凸出部位,周边是自然风光旖旎的无敌海岸,是2011年9月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地质公园。沿着海边有一条约3公里长的“乱礁步道”,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地壳运动的威力。</p> <p class="ql-block">室户岬有一座标志性白色灯塔,内置日本最大直径2.6米的聚光镜,光照覆盖56公里海域,<span style="font-size:18px;">保护着来往船只的安全。灯塔在山上,天下着雨,我没有特意上山,网上找两张一睹风采吧。</span></p> <p class="ql-block">过了室户岬向北继续沿着海岸线走,又路过一所废校。</p><p class="ql-block">室户市是日本第五人口稀少城市,面临严峻的人口流失和少子高龄化社会问题。地图上标识的“室户市废校水族馆”就是由一所废弃的小学改建而成的,成为当地知名的海洋生物展示场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校舍维持老格局,保留了学校的整体风貌,一间间教室就是展厅,走廊、黑板都布置成科普栏,课桌、教具、实验室都赋予了新的功能。教室变成了鱼、虾、螃蟹、海螺、海参们的家,黑板自然而然地写满了关于它们的信息。</span></p> <p class="ql-block">二、三楼分设主题展区、标本区、互动区,约50种、近千尾海洋生物,多为当地渔获与误入定置网的“转学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源取自一路之隔的大海,</span>毕竟室户最不缺的就是海水和海洋生物啊!</p><p class="ql-block">这座水族馆以最小化成本改造实现最大创意,让废弃空间重生为生态教育乐园,每年吸引近百万游客来这里参观。</p> <p class="ql-block">浅浅的洗手池活动着虾蟹海星,可以触摸。室外的露天游泳池里生活着海龟、锤头鲨等大型鱼类。体育课用的跳箱也被利用起来。</p> <p class="ql-block">为了体现原汁原味的“学校”元素,水族馆的很多细节做得绝对到位。比如,开馆时间被写作“上学时间”,闭馆时间被写作“放学时间”;馆长的办公室被称为“校长室”;黑板上不忘写上每天的值日生信息,不过,值日生从原本孩子们的名字变成了“海参”和“虾君”…。</p> <p class="ql-block">在少子化现象日趋严重的这些年,日本<span style="font-size:18px;">各地本着“让校舍充满记忆”和“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的愿望 ,让改造废弃学校,用于社区振兴项目的案例变得普遍。‌废弃的校舍经过设计师的妙手匠心,</span>从共享办公、拍摄基地、旅舍民宿到图书馆、水族馆、美术馆等等,五花八门的物业改造,让一座又一座废校重新焕发生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国目前有92万所废校,这一数字虽然不够权威不足采信,但是社会的少子高龄化已成为趋势,从乡村到城市,从幼儿园到大学,越来越多的校园面临关闭,而创意改建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各个地方是否也可以借鉴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