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昌:“三麻子手枪响,麻雀往下躺”

家在大荔

<p class="ql-block">大荔抗战系列小故事之二:</p><p class="ql-block"> <b>按语</b>:抗战期间,在大荔这片热土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和感天动地的故事。笔者通过采访、翻阅资料,整理了其中一部分,也可以说是逸闻趣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三麻子手枪响,麻雀往下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i>文/张 昌</i></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尚者多(1906—1942),字连夕,大荔县下寨乡上寨村人。因为排行第三,脸上又有麻子,人们常称“三麻子。”</p><p class="ql-block"> 尚者多的父亲尚镇圭先生是民国名人、辛亥革命先烈。他出身名门,大户人家,深受家庭熏陶,自幼跟随父亲赴北平求学,经多见广,毕业于北平黎明中学。17岁投笔从戎,1934年在黄埔军校洛阳分校军官训练班第三期毕业,先后在国民革命军第34师、第28师任排长、连长、少校参谋、中校参谋等职。</p> <p class="ql-block">  1938年初,第28师奉命开赴豫南抗日前线。时尚者多在该师任中校参谋兼谍报队队长。谍报队成员大多具有奇才,足智彪悍,军事素养高,同时又沾染作风散漫、军纪松弛等缺点,难于领导和驾驭。尚者多接任后,和队员同甘共苦,以心腑相待,使大家团结起来,各展其才,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漆黑夜晚,都能准确探清日军的实力装备及行动踪迹,给师部提供准确可靠的情报。更重要的是这些队员顽强勇敢,善于在漆黑的夜晚或风雨交加的恶劣环境下,袭击日寇据点,使日寇少则伤亡三、五人,多则死伤数十人。而尚者多极为彪悍,枪法特准,不少人赞叹道:“三麻子手枪响,麻雀往下躺。”</p><p class="ql-block"> 1942年2月,尚者多接受抗日挺进军命令,到山西省运城司令部任参谋长(师级)。经过一年多的浴血奋战,战果颇丰。后在万荣县不幸被日寇所俘,他慷慨激昂,控诉日本鬼子烧杀抢掠之滔天罪行,最终被日寇所害,时年37岁。</p><p class="ql-block"> 尚镇圭(1875—1923)字殿特,又字天德。1904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加入孙中山创立的同盟会。毕业后,奉孙中山命令,回国鼓动组织西北革命。他任同州府中学堂(今大荔中学)监督,密与井勿幕等人联系,组成同州府中学堂同盟会秘密机关,与革命力量互相呼应。中华民国成立后,尚镇圭当选第一届国会议员。后奔走四川、云南,参与蔡锷、唐继尧讨袁军事机宜。1921年,南下广州,首先倡议召开非常会议,选举非常总统,孙中山以218票当选为大总统。1923年10月,曹锟以贿选当上总统,尚镇圭愤怒至极,突发肝病,于10月19日去世。孙中山题挽辞:“正气浩然”。 于右任手书:“为国而死,有人格存”。</p> <p class="ql-block">  张昌,大荔人。毕生在电力系统工作,已退休。钟情民国历史和地方历史文化,先后发表《大荔县的酒文化》《党家村秘史》《“关中硬人”张奚若》《“布衣宰相”阎敬铭》《再造唐室郭子仪》《师哲策反孙立人》《干大》《韩电年年高考出状元》《东府学人的清华家族缘》等约百万余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荔小民文化工作室”出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