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是一组游记,是我退休后与家人、同事、友人游历祖国大地的美好河山的记录。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镜头中的多彩中国》,一是为了纪念,同时也与大家共赏。</p> <p class="ql-block">一,殷墟探古---穿越三千年的青铜回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0年5月,我们北方电声集团同事一行十人踏上了一段穿越三千年的文明之旅,走进了商朝晚期的都城遗址——殷墟。这里不仅是中国考古史上的重要发现,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漫步在河南安阳的这片土地上,我们仿佛听到了青铜器与甲骨文交织出的历史回响。</span></p> <p class="ql-block"> 殷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被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了的商代晚期都城。</p><p class="ql-block"> 2006年7月13日殷墟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会议上,大会评价殷墟可以与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媲美。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天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等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皆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世价值。</p><p class="ql-block"> 走进殷墟就像走进了历史的长河,每一块石头,每一粒土壤都充满了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安阳殷墟的主要景点包括王陵遗址,殷墟博物馆,宫殿宗庙祭祀遗址。当我们一行走进殷墟王陵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司母戊鼎出土地”的巨石碑刻,它静静矗立在红砖小径旁,诉说着世界最大青铜鼎的传奇。不远处,一座“殷墟王陵遗址”的牌坊迎接着每一位访客,中式建筑的飞檐与红底金字的横幅彰显着历史的庄重。沿着石板路前行,祭祀场、王陵展览馆等区域清晰分布,解说牌详细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三千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寝,祭祀、殉葬、礼器陈列皆在此进行。</span></p> <p class="ql-block">李依丽在青铜时代第一鼎--司母戊鼎前留影。司母戊鼎是商王祖庚为了祭祀他的母亲戊所铸造的。1939年3月在河安阳市武官村出土。重达832.84kg,它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真品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大家对司母戊鼎都怀有很大兴趣。</p> <p class="ql-block">前行不远处,一座《殷墟王陵遗址》的牌坊迎接着每一位访客。中式建筑的飞檐与红底金字的横幅彰显着历史的庄重。</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板路前行,就到达了王陵遗址,祭祀区。</p> <p class="ql-block">解说牌详细地记录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三千年前,这里是商王朝的皇家陵寝,祭祀、殉葬、礼器陈列皆在这里进行。</p> <p class="ql-block">殷墟王陵遗址是中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面积达11.3公顷,迄今为止共发现有12座王陵大墓和2500多座祭祀坑。</p><p class="ql-block">上图是王陵墓葬群遗址一览;下图是M1129大墓,墓室口大腹小,有南北两条墓道,此墓早期被盗。</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在王陵遗址参观浏览。</p> <p class="ql-block">M260大墓对外开放,在这里能看到宏大奢华的王陵,了解古代帝王陵寝制度。M260大墓是著名的司母戊鼎的出土地。</p> <p class="ql-block">马文逵、孟淑坤和高凌在认真观看大墓的墓道。</p> <p class="ql-block">妇好墓。位于殷墟宫殿宗庙区西南,是殷墟遗址中保存最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p><p class="ql-block">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她是中国最早的女性传奇军事统帅,她的事迹在殷墟甲骨文中多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据讲解员介绍,妇好墓出土的许多珍贵文物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p> <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们就到了殷墟车马坑的展览区,讲解员介绍:这个展厅内展示的车马坑全都是从殷墟其他地方发掘,以后整体切割搬迁而来的。展厅内展出了六座车马坑,照片中的车马坑是一人一车和一车两马的。车辆的轮辐和马的遗骸清晰可见。这是中国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马车实物标本。</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来到了殷墟博物苑,门前耸立着一座石碑,上书“甲骨文发现地”。</p> <p class="ql-block">殷墟中所发现的甲骨文是二十世纪伟大的考古发现,联合国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做了如下评价:殷墟作为商王朝都邑,展现了包括文字系统在内的顶峰时期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依序的文化遗存提供了非同寻常的关于商代晚期文化传统的证据。……殷墟的考古发现为汉字语言、古代信仰、以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物质证据。</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中我们了解到: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有3000多个,已经识别的仅有1000多个。照片是博物苑里展示的几片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展馆内,一件件青铜器令人陶醉,方鼎,兽形铜尊,钟型器物,饰文繁复,工艺精湛,每一件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和信仰。诉说着商王朝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博物苑展出的玉器种类丰富而且工艺精湛,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赞叹不已。看看照片中的玉龙、玉人,栩栩如生,精彩绝伦。下面的虎纹石磬,正面雕刻卧虎纹,纹饰刚劲园熟,乃是中国古代乐器宝库中的珍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宫殿宗庙遗址。它位于恒河南岸小屯村。照片是宫殿宗庙遗址的大门,红色框架,全木结构,坐北朝南三门牌坊式样。设计灵感来自甲骨文中形象文字“門”。</p><p class="ql-block"> 大门两侧的浮雕图案,是根据妇好墓龙形玉珏放大仿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查了一下资料,甲骨文的“门”字如图所示。</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步入殷墟宫殿祭祀遗址。</p> <p class="ql-block">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是商王室处理政务和生活的区域,南北长600m,东西宽450m。从北向南排列着80余座建筑基址,就是一个凹字形的典型基址。</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就是乙二十仿殷大殿,它是宫殿宗庙区的主要建筑 ,其基址是1937年5月发掘的。</p> <p class="ql-block">殷墟宫殿区的这些建筑遗址 按照功能划分为宫殿,宗庙,祭坛三组建筑群。规模宏大 ,功能明确。</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殷墟遗址后留影。</p><p class="ql-block"> 这次安阳殷墟之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殷墟不仅是埋藏在地下的遗迹,更是中华民族的根脉所在。</p> <p class="ql-block">二,嵩山少林---武禅合一的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五月的嵩山,山峦叠翠,云雾缭绕,我们一行踏上了这片古老土地,探访中华武术发源地---少林寺。来到地处嵩山腹地少室山下,迎面而来的是一尊双手合十的少林武僧雕像。在蒙蒙细雨中愈显挺拔威严。</p> <p class="ql-block">在“嵩山少林”牌坊前,我们前来拜访的一行十一人,合影留念。背后是云雾飘渺的群山和苍翠的松柏。</p> <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在“少林文化,人类遗产”石碑前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少林武术发源地,被冠为“天下第一名刹”。</p><p class="ql-block">它始建于北魏太和19年(公元495),距今已有1500余年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来到少林寺山门前留影。山门前古柏参天,正前方绿瓦红墙,山门匾额“少林寺”三字是康熙御书,正应了“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树旺伉俪在雨中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两位僧人在雨中还不忘修研佛法?</p> <p class="ql-block">踏入少林寺山门,映入眼睑的是一片飞檐斗拱,琉璃瓦顶的古建筑群,富丽堂皇,交相辉映,让人仿佛穿越千年。</p><p class="ql-block"> 照片是少林寺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正上方的牌匾上是乾隆御书的“天下第一祖庭”。</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前的哼哈二将。凶神恶煞,有点儿瘆人。</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里的四大天王,仪态轩昂,威武霸气。</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后,是少林寺的核心建筑。它重檐歇顶,龙吻正脊,香火缭绕,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内供奉的正中是现世佛-释迦牟尼,左侧是过去佛-药师佛,右侧是未来佛--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藏经阁又名法堂,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用于藏经。毁于1928年,1993年重建。</p><p class="ql-block">照片中展示的意境是:藏经阁前雨纷纷,人潮涌动興不减。</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藏经阁中供奉着一尊玉佛,又称涅槃图,佛像呈现世尊侧身而卧,右手托头的睡眠状,玉像色泽净白,晶莹剔透, 给人一种庄重、圣洁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少林寺的千佛殿,也就是少林寺的练功房。</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内正中供奉着吡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佛像,象征着清净园满。</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内四壁都画满了壁画,这是一幅明代的文物,十分罕见。它的名字叫《五百罗汉朝吡卢》,五百罗汉形象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在练功房内的砖地上有48个少林僧人踩出的园坑,也称“站桩坑”。</p> <p class="ql-block">大殿的外面,在千年古树上,也可以看到武僧们练“一指禅”留下的小园洞。</p> <p class="ql-block">台阶上方右侧就是方丈室。</p> <p class="ql-block">依丽在方丈室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方丈室是少林寺方丈起居和理事的地方。东侧放置着弥勒佛铜像,象征着慈悲和庄严。上面的匾额书写着“禅武圣地”四个大字。其中的禅武二字,其寓意是:禅为魂,武为衣,习武修禅,以禅入武,禅武双修。精辟地道出了少林寺精神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少林寺钟楼位于大雄宝殿东南侧。钟楼前立有“太宗文皇帝御书碑”。</p> <p class="ql-block">在钟楼左侧的一块碑是“小山禅师行实碑铭”。</p> <p class="ql-block">前往塔林途中。</p> <p class="ql-block">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古塔建筑群。现存宋、金、元、明、清各 朝代砖木塔240余座。</p> <p class="ql-block">在塔林中穿行,一座座古塔静默耸立,记录着历代高僧的修行岁月。古塔林中石碑上的铭文,诉说着少林寺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古塔与绿树相映相衬,仿佛在诉说着禅宗文化的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从塔林出来,我们就一路奔赴嵩山。</p> <p class="ql-block">嵩山是中国五岳中的中岳。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嵩山周围地区的历史建筑群(包括少林寺和塔林)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如下: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嵩山,被认为是具有神圣意义的中岳。……他们不仅以不同的方式展示了天地之中的概念 还体现了嵩山作为虔诚的宗教中心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在山谷中穿行,层峦叠翠,云雾缭绕。登至山巅,站在观景台上回望,群山如黛,翠意盎然 ,仿佛置身于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树旺、树杰与家人在嵩山瞭望台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其他几位也纷纷留下了珍贵的“青春回忆”。</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的石碑“嵩山”二字红艳醒目,我站在碑旁感受着这片古老土地的沉稳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三,龙门石窟-- 感受千年石刻艺术之美</p> <p class="ql-block">五月二十二日,我们一行继续河南历史的足迹之行,驱车前往洛阳龙门石窟,这是一次期待已久的向往。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龙门山山口处,伊河从香山和龙门山中间缓缓流过。</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到了。</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人流如织。</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在龙门石窟入口处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家又分别组队照了几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牌楼上《龙门》二字为陈毅元帅题词。</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依山傍水,伊河缓缓流过,两岸峭壁上布满了历代开凿的佛像和洞窟。一下子就把我们带进了一千多年前开凿石窟,纂刻佛像的繁忙情景。照片是龙门石窟全景图,看起来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历经东西魏、北齐、隋、唐等朝代四百余年的营造。 至今已有1500余年,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营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1987年龙门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名录。其评语是:“龙门地区的石窟和佛龛展现了中国北魏晚期至唐代期间 最具规模和最为优秀的造型艺术。这些详实描述佛教中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门石窟展区,我们来到了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大窟--潜溪寺,大家都很兴奋。纷纷用手机记录这难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潜溪寺于唐高宗年间凿造。照片为寺内主佛阿弥陀佛,端坐在须弥台上,姿态静穆自若,神情睿智。左右为观世音和大势至菩萨,表情文静。三像合称为“西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宾阳三洞,是北魏时期代表性洞窟,它是 北魏宣武帝为父亲孝文帝做功德而建。宾阳为迎接初升的太阳。依丽在宾阳三洞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一众人在认真听取导游对宾阳三洞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宾阳中洞为北魏时期开凿,洞内为三世佛题材,穹窿顶雕刻重瓣大莲花宝盖,前壁刻有精美浮雕。</p> <p class="ql-block">昭德在宾阳中洞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宾阳南洞是唐初续凿而成,洞中主佛为阿弥陀佛。是唐太宗四子李泰为其生母长孙皇后做功德而成。</p> <p class="ql-block">树杰父女在佛手牡丹石前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去了导游推崇的万佛洞。哇!真是令人惊叹!洞内两侧密密麻麻雕有15000尊小佛像,最小的仅有4cm高,但是雕刻的细致入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万佛洞窟顶雕有一朵莲花图案,精美绝伦 ,令人拍案叫绝。周围环绕着的供养菩萨,姿态优美,婀娜多姿。</p> <p class="ql-block">这尊观音就在万佛寺的旁边,她被称为龙门最美观音。虽然她的面部已经残缺了,但依然能够看出她身姿的优美。</p> <p class="ql-block">莲花洞因窟顶雕有一朵高浮雕的大莲花而得名。莲花周围的飞天体态轻盈,细腰长裙,姿态自如。</p> <p class="ql-block">龙门山的峭壁上布满了历代开凿的佛像和洞窟,沿着石阶而上,两侧洞窟星罗棋布,令人叹为观止!照片是古阳洞,在龙门山的南段,开凿于公元493年,是龙门石窟造像群中开凿最早,佛教内容最丰富,书法艺术最高的一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中位于龙门山对面的建筑是香山寺,是唐宋时期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它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掩映在葱郁林木间,既有古朴的历史韵味,又与周围山水相融,是龙门石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对面就是著名的龙门香山寺。</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龙门石窟中最著名的奉先寺了。要拍一张全景图要到伊河对面才行。它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艺术最为精湛的一组摩崖型群雕。开凿于唐高宗初,咸亨三年,上元二年功毕。看起来气势恢宏,高大伟岸,令人十分震撼,不愧为中国古代艺术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奉先寺著名的主佛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m ,她面容慈祥,庄重睿智,嘴角略带一种神秘的微笑。这是中国古代匠人为后人留下的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拍下精彩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中每一具雕刻作品都是精品和瑰宝。</p> <p class="ql-block">纷纷在卢舍那大佛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到伊河对面照一张全景。</p> <p class="ql-block">留下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龙门石窟周围的风景很美,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我们跨过了伊河大桥,来到了龙门东山。</p> <p class="ql-block">在桥上观景摄影,兴致不减。背景是东山石窟。</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前往白园,这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墓地,它位于东山的琵琶峰上。</p> <p class="ql-block">这里竹林茂密,山石嶙峋,红色锦鲤,池中嬉戏。确是休闲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园中建筑古朴典雅,我们在此茶歇,这是一个难得的休闲时间。</p><p class="ql-block"> 龙门石窟之旅到此就圆满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四,龙潭峡探幽--十万年地质奇观之美</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龙门石窟,我们一行马不停蹄,直奔龙门大峡谷而来。踏入这片被誉为世界地质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的神奇土地。</p> <p class="ql-block">果然名不虚传,龙潭大峡谷山青水碧,微风拂面。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刻有龙潭峡景区的石碑。我们纷纷在此驻足留影。</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脸上,背景是满目的苍翠,峡谷中奇石嶙峋,流水潺潺,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照片是位于龙门峡口处的五龙潭瀑布。</p> <p class="ql-block">沿着五龙潭边前行,一步一景, 每一处都诉说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孩子一样,洋溢着兴奋和好奇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沿着石阶攀登,我们来到了“龙门”,留下了难得的影像记录。</p> <p class="ql-block">进入“龙门”,愈发幽深静穆,使人感到仿佛穿越了亿万年的时光隧道。</p> <p class="ql-block">从“龙门”隧道出来,立刻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登上观景台,放飞自我!</p> <p class="ql-block">峡谷深处的木质栈道,蜿蜒曲折。</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栈道漫步前行,不时停下脚步欣赏溪流潺潺,高崖绝壁的罕见画卷。</p> <p class="ql-block">一线天到了!狭窄的峡谷缝隙仅能容一人通过,抬头可见天光一线。两侧崖壁陡峭,仿佛刀劈斧削。</p> <p class="ql-block">在一线天留一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我们来到了波纹路脚下,石板上布满了波浪状的纹路,那不是人工所为, 而是远古潮汐留下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的红岩嶂谷地貌独特,由紫红色石英砂岩经流水追踪下切形成。</p> <p class="ql-block">呈现高峡长谷,山嶂岩洞特征,不同时期的流水切割,旋石痕迹清晰巨型崩塌岩块形成波浪大绝壁为国内外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水往高处流景观。由于岩层倾斜崩裂塌陷后流水侵蚀,造成河流看似有低处向高处流的错觉。</p> <p class="ql-block">岩石表面有独特的纹理和图案,仿佛是大自然书写的天书,记录着地质变化,变迁的历史,令人称奇。</p> <p class="ql-block">让我记录下这神奇的地质地貌。</p> <p class="ql-block">山高壁陡,溪水潺潺,游兴正浓。</p> <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几处瀑布,水流从岩壁飞泻而下,煞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携带着对龙潭大峡谷美好的记忆,尽興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