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占地面积564平方米,是清朝皇帝为了安抚、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以一座夏宫,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皇宫园林。1994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產。</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融南秀北雄,宫殿富丽堂皇,苑景区则湖光山色,集全国名胜于一园的壮美景观。</p> <p class="ql-block">探秘避暑山庄:皇帝的夏宫与传奇故事</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原名“热河行宫”,也叫“承德离宫”,是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自康熙二十年(1681年)起,每年秋天,皇帝都会带着王公大臣、八旗军队,甚至后宫妃嫔和皇族子孙,前往木兰围场行围狩猎。为了解决皇帝沿途的吃住问题,北京至木兰围场之间修建了多座行宫。承德之所以成为行宫的选址,是因为康熙皇帝在北巡时发现这里地势良好,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右达盛京(今沈阳),是满清皇帝家乡的门户,后靠北京可俯视关内,前可外控蒙古各部。</p><p class="ql-block">行宫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动工兴建,至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最后一项工程竣工,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历时89年。康熙皇帝建造了四字三十六景,而乾隆皇帝仿其祖父修建了三字三十六景,合称为避暑山庄七十二景。雍正因勤政和政局不稳未离开紫禁城参与建造,此后一直是中国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博物馆,是清代宫廷历史类博物馆,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宫区,这里原是清帝处理朝政、居住休憩的场所。沿中轴线的主要殿堂布置的复原陈列,生动呈现出清宫昔日历史意境,东西配殿举办的钟表、挂屏、瓷器、珐琅、玻璃等专题展览,展出了众多宫廷文物珍宝,种类繁多,质量上乘,技艺精湛,彰显了清代高超的工艺水平。</p> <p class="ql-block">木雕蝙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以蝙蝠为造型的木雕艺术,象征好运、幸福与福气,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蝠”与“福”谐音,被视为福气的象征。其倒悬而睡的习性被赋予“福到”的寓意,飞入家宅更被视为福运降临的吉兆。</p><p class="ql-block">艺术表现:木雕蝙蝠常以凌空展翅的姿态呈现,周围环绕祥云,营造宁静祥和的氛围。明清时期,与福文化相关的题材如“五福捧寿”“福从天降”等深受欢迎,蝙蝠形象频繁出现于建筑装饰、家具构件及工艺品中。</p><p class="ql-block">典型应用:</p><p class="ql-block">建筑装饰:古典园林的门窗、浮雕、家具彩绘等常融入蝙蝠图案,如北京颐和园仁寿殿的“福寿双全”设计、恭王府蝠厅与蝠池的福气象征。</p><p class="ql-block">吉祥图案:传统图案如《福至心灵》以蝙蝠、寿桃、灵芝组合,寓意幸福使人灵动聪明;清代玉雕中蝙蝠抱灵芝的构图活灵活现3</p> <p class="ql-block">现在,请跟我穿过丽正门!眼前这座被金丝楠木香气环抱的宫殿——澹泊敬诚殿,宛如清代帝王在塞外的金色书房。</p><p class="ql-block">🔍 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楠木搬家记”:乾隆用紫禁城太和殿剩余楠木改建此殿,19万人次工匠耗时多年,光运费就花了1.3万两白银,相当于当时2000户人家的年收入</p><p class="ql-block">“气味密码”:阴雨天时,殿内583平方米空间会飘出楠木清香,窗扉上精雕的蝙蝠、万字纹,正悄悄诉说“五福捧寿”的吉祥寓意。</p><p class="ql-block">🔑 解锁隐藏玩法</p><p class="ql-block">站在内午门前,找找康熙御笔“避暑山庄”匾额两侧的乾隆《阅射六韵》诗刻石,这里曾是皇帝秋猎前的“迷你练兵场”。</p><p class="ql-block">📸 拍照小贴士</p><p class="ql-block">在殿前乐亭旁侧蹲低镜头,让七间大殿的单檐卷棚歇山顶与蓝天白云同框,楠木殿的庄重感会瞬间“立”起来。</p> <p class="ql-block">眼前这件古朴雅致的木雕山水挂屏,是传统木雕工艺的精美呈现。它以硬木为框架,采用浮雕与镂空雕技艺,将山水景致立体展现,仿佛一幅可触摸的立体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咱们眼前这件色彩明艳的瓷器,就是清代光绪年间的粉彩云龙纹盘,它可是清代晚期瓷器工艺的精彩代表呢!</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双龙戏珠的气势:盘心的两条龙,一条紫色一条绿色,它们张牙舞爪、相互对视,仿佛正在争夺中间的宝珠,姿态矫健苍劲,特别威猛1。这龙纹可是光绪朝的特色,龙目凸张,特别有神采。</p><p class="ql-block">色彩的讲究:整个盘子色彩清丽,粉彩敷施得比较厚重,画工也很精湛。黄色的底色上,龙纹、卷云纹、火焰纹搭配得特别和谐,看着就很有皇家气派1</p><p class="ql-block">底部的秘密:大家仔细看盘子底部,有“大清光绪年制”六个字的楷书款,这可是它身份</p> <p class="ql-block">乘座游船游景点</p> <p class="ql-block">游普陀宗乘之庙</p> <p class="ql-block">快跟我望向避暑山庄东北的山峦! 那十二座金碧辉煌的庙宇群,如同给青山戴上了一串融合汉、蒙、藏风格的宝石项链。</p><p class="ql-block">黄金屋顶: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的鎏金铜瓦,共用去近3万两黄金,阳光下简直闪瞎眼。</p> <p class="ql-block">大合照</p> <p class="ql-block">各位,请跟我转身望向山巅! 那片鎏金铜瓦在阳光下闪耀的宫殿群,正是乾隆皇帝给草原与雪域绣的团结纽带——普陀宗乘之庙1</p> <p class="ql-block">锵锵!快和我一起踏上104级台阶! 这座22万平方米的"小布达拉宫",鎏金鱼鳞铜瓦在阳光下流淌着金色瀑布,仿佛把西藏的信仰搬到了塞北群山间。</p><p class="ql-block">🔍你知道吗</p><p class="ql-block">黄金屋顶的秘密:万法归一殿的鎏金铜瓦用了1万余两黄金,当年日本侵略者刮走下层金箔的痕迹,如今仍像历史的伤疤提醒着我们。</p><p class="ql-block">土尔扈特东归见证:碑亭里《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石碑,记载着1771年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后,乾隆在此举行盛大法会的往事。</p><p class="ql-block">🗺️解锁隐藏玩法</p><p class="ql-block">去大红台西侧找"三塔水门"!三座白色喇嘛塔守着水道,碉楼式建筑藏着汉藏工匠的治水智慧,很少有游客注意这个"寺庙暗门"。</p><p class="ql-block">📸拍照小贴士</p><p class="ql-block">站在琉璃牌坊下仰拍大红台,让6个琉璃佛龛与99个黄琉璃"寿"字组成竖构图,阳光斜照时金顶反光会给画面镶上天然金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