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根石寨游记

大漠风杨

<p class="ql-block">坑根石寨作为云和梯田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是一座隐匿于群山间、承载数百年历史的银矿古村,它并非人工打造的景点,而是一座“活”着的村落——原始的肌理、粗犷的质感、宁静的氛围,正是这份独特气质,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2025年9月4日下午,我与两位同伴一同踏入了这片古朴天地。</p> <p class="ql-block">抵达古村落时已近下午五点,一进石寨,满眼的石路、石墙、石屋、石巷……,便瞬间抓住了我们的目光。循着路牌指引穿过石廊,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开阔地带映入眼帘,这里该是石寨的活动中心。左手边立着一座亭子,走近细看,苍劲有力的三个大字——“游目亭”题于其上。</p> <p class="ql-block">“游目亭”坐落于坑根石寨的相对高处,视野极佳。其名源自书圣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般命名,既贴切又雅致。站在亭中,坑根石寨全景尽收眼底——整座古村落由卵石垒筑而成,石屋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地铺展在山谷间;向远处眺望,云和梯田的壮丽风光亦一览无余,田垄如链似带,从山脚蜿蜒盘绕至山腰,线条优美流畅,尤其在晨雾或夕阳笼罩时,景致更如梦幻般动人。</p> <p class="ql-block">活动中心右手边的一排老建筑,是名为“老茶坊”的清代古建。它最初是村中大户的祠堂,后来先后改建为坑根学堂、村委办公楼,如今已成为云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内两根罕见的红豆杉立柱,是其标志性的“镇屋之宝”。云和梯田一带盛产茶叶,当地居民素有喝老茶的习惯,采茶多在端午之后。景区开发后,这里被辟为老茶坊,成了游客歇脚、品茶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穿过几幢石屋,便到了“银坑文化展示馆”。要了解这座展馆,需先追溯坑根石寨的历史——它的兴起,与云和银矿开采史紧密相连。据传,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此地发现银矿,朝廷随即设立银官局,大量矿工聚集于此。人们在采矿之余,就地取石建屋立寨,这才形成了如今的石头寨。</p> <p class="ql-block">展示馆由当年的矿洞遗址或相关建筑改造而成,馆内通过图文、实物等形式,生动再现了明代银矿的开采历程、矿工们的艰苦生活,以及当地特有的“白银文化”。</p> <p class="ql-block">从展示馆出来,眼前便是石寨的核心景观“虹桥画境”——一片古民居与梯田交错的诗意之地。“虹桥”是一座横跨寨中溪涧的单孔石拱桥,桥身由当地卵石砌成,拱形圆润优美,远望去宛如一道彩虹飞跨溪流。以这座桥为中心,周边的石屋、流水、古树、梯田共同勾勒出一幅天然山水画卷,意境幽远,让人仿佛步入画中,“虹桥画境”之名也由此而来。(下文三幅照片,是从不同角度仰视、俯视石寨所得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穿过“虹桥画境”继续往前走,便到了白银谷溪流旁的“坑根瀑布”与“坑井人家”农家乐。正巧遇上老板在接待新到的客人,我们上前询问住宿价格,老板却笑着摆手:“先不说价格,你们先逛逛周边的环境!”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梯级跌落的山涧飞瀑、茂密的竹林、溪床上被冲刷得光滑圆润的卵石,构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未到瀑布前,便能听见轰鸣的水声;走近后,水花四溅带来的清凉感扑面而来,在炎热的夏季,这里俨然一座天然“空调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老板还热情地介绍,若住在这里,白天看石墙木窗,听窗外瀑布潺潺,品一壶云和茶、尝几口农家点心,既像是旅途中的休憩,又好似置身几百年前的矿工家中做客。作为地道的云和农家乐,这里的食材新鲜又正宗——肉质鲜嫩无土腥味的梯田鱼、山泉水慢炖的鲜土鸡煲、四季常新的笋干、蕨菜等山珍,还有用本地豆子与山泉水磨制的农家豆腐,豆香浓郁。我们听得心动,却无奈早已订好住宿,只好笑着与老板约定:“下次来一定住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近六点,我们按原路折返,前往石寨的“银官桥”。这是一座美丽的风雨廊桥,坐落在坑根村“水口”附近。相传当年矿工挑着白银矿石下山时,都要经过这座桥接受银官检查;最初桥上并无廊屋,后来银官为躲避风雨,才加建了廊顶。我们缓步走过银官桥,指尖触到微凉的木柱,恍惚间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当年的矿工、银官隔空相遇。</p> <p class="ql-block">银官桥旁的石阶边,有一口“坑根古井”,又称“老泉井”,是村庄重要的历史遗迹。据介绍,这并非日常饮水井,而是一口排水井——坑根石寨的规划设计极为精妙,房屋排水主要依靠地面明渠与地下暗河,这口井便是暗河的出水口,村中暗河之水汇聚于此,再排入一旁的河道。</p> <p class="ql-block">经过约四十分钟的游览,我们已走遍整个石寨。石寨规模虽不大,但因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在2013年8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个地处云和县最高峰白鹤尖东北麓,海拔约800米,巷道狭窄曲折,如同迷宫一般的石寨让我们着迷,与山下更热闹的“白银谷”入口区域相比,坑根石寨更显避世和安详,游客相对较少,更能让你静下心来,感受山村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石”是这座村寨最大的特色——石屋、石路、石墙、石桥、石沟,目光所及之处,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灰褐色卵石砌成,古朴厚重中满是时光的痕迹。在寨中随意漫步,便是最好的游览方式:高低错落的石阶、纵横交错的小巷、爬满青苔的石墙,偶尔遇见的村民与家禽,每一步都是风景。建议与云和梯田、白银谷、七星墩等景点一并游览,也可以选择住在坑根石寨的民宿,体验清晨和夜晚的静谧。傍晚六点左右,我们结束了石寨之行,返回“摄友之家”农家乐。</p> <p class="ql-block">(文末四张照片,拍摄于住宿旁的老村庄,这里距离石寨不到2公里,景致同样独具特色,特此留存纪念。)</p> <p class="ql-block">(感谢二位同伴相行,感谢姚大姐17号“石寨挑夫”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