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祝所有教过我栽培我帮助我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p><p class="ql-block">三尺台育桃李,凭满腔热忱,倾心血灌千苗,纷纷逐梦;</p><p class="ql-block">百年志树栋梁,以一支墨笔,引学生识万巻,默默耕耘。</p> 师说 <p class="ql-block">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p><p class="ql-block">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p><p class="ql-block">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p><p class="ql-block">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p> <p class="ql-block">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尚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人们把师与天、地、君、亲并列,立于同一牌位受人朝拜。《吕氏春秋·尊师》云:“生则谨养,死则敬祭,此尊师之道也。 ”教师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中国教师节定于9月10日,源于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正式确立。该日期选择兼顾了全国大、中、小学新学年的起始,通过新生入学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强化教育事业的良好开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