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的北京,出奇的热,气温高、湿度大,时间长,居家如入蒸笼,空调不开汗如雨下,空调打开时间略长混身发紧。朋友来电话,相约出去旅游避暑,避暑自然是越北越凉快。</p><p class="ql-block"> 上小学时就知道中国幅员辽阔北南两极是漠河和曾母暗沙。而漠河是我国能看到极光的唯一地区,找凉快地儿看极光成了目的,准备前往。原准备走营口、丹东、绥芬河、虎林、黑瞎子岛、黑河到漠河,考虑考虑时间过长,改走赤峰、白河、塔河到漠河。</p> <p class="ql-block"> 漠河1到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便有远古人类聚落。春秋战国时为东胡、汉代为鲜卑活动区域,隋唐时蒙兀室韦部落联盟兴起。辽、金、元、明、清均没行政区辖制。于1917年建县,1947年撤县成为呼玛县的一个区,1981年恢复建县,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 漠河市是祖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这一带河汊纵横数百条之多,统属黑龙江水系。早期这里有一条水黑如墨的河流,当地人称“墨河”。这河古人也称“木河”“末河”,发音相近,慢慢的留下了“漠河”这个名字,水黑如墨的河流已然不在。</p> <p class="ql-block"> 漠河有名的景点是北极村和北红村,北红村比北极村还要靠北,所以北红村才是最北村落。</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原名“大草甸子”,最初形成于清末的漠河金矿开采时期。是闯关东的移民和鄂伦春人,以狩猎、捕鱼为生,在黑龙江畔草甸子上的人员聚集点,天高皇帝远,居民稀少。随着猎户、矿工及逃荒农民在此定居,逐渐形成村落。地处中俄边境黑龙江畔,这一时期,许多俄罗斯女性嫁入村中,中国农民也常过江赴俄谋生,形成了独特的跨国社区结构。受俄罗斯文化影响,不难见到在建筑和习俗上带有的俄式风格。</p><p class="ql-block"> 1956年夏季,大草甸子建立了畜牧合作社,成为正式行政单位。20世纪60-70年代,大兴安岭林业开发,林业工人聚居,此地人口渐多。文革期间,村庄正式更名为“北红村”。</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现有村民三百多人,有40%以上居民为俄罗斯后裔。小小村落保留着原始森林环绕、土路纵横的田园景象,部分村民以捕鱼、种植为生,冬季黑龙江结冰后可步行到对岸俄罗斯转转。</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北的中俄界河黑龙江,对面是俄罗斯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 因历史通婚形成中俄文化交融的独特风貌,村内保留俄式木刻楞房屋、东正教堂,及俄罗斯饮食等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东正教小教堂,估计这里信教的人不多,已经成为酒吧、歌厅。</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的“中国北方第一哨”,中国最北的边防前哨,冷战期间,这里被视为“世界上最后一个冷战哨站。</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的陆军水兵营地,共有水兵6人,驻守北红村黑龙江岸,负责黑龙江上游约55公里的水上巡逻执勤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最北水兵营地江边小码头,艇队配备的两艘EK98-2型巡逻艇,用于日常水上执勤和应急保障。 </p> <p class="ql-block"> 最北观景台,因为要收费,上去看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没多少人上去。</p> <p class="ql-block"> 东北特有的木柈子墙</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无霜期只有80多天,一年只种一茬黄豆,亩产200多斤。去林场伐木、拉木头是全村最主要经济来源,随着林区全面禁伐,几乎断了收入,成了贫困村。如今依靠独特地理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脱贫致富,成了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村子主街两边都是民宿、饭店,以最北为幌子招揽游客,到了傍晚还是挺热闹的。虽然商业气氛弥漫,但当地人直爽热络,待人诚恳,还是感觉得到东北的淳朴民风。</p> <p class="ql-block"> 村子北边的黑龙江从西向东流过,江面宽阔,水流平缓,落日熔金,光芒四射。</p> <p class="ql-block"> 北极村距北红村不到100公里,始建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原名漠河村,因在此开办中国首个官督商办金矿而繁荣。后成驿站、建卡伦,卡伦满语是台或站的意思,是清代的边防哨所,设县城等行政变迁。1981年漠河建县后成为北极镇政府驻地。1997年后随着中俄边境旅游的兴起逐渐发展为旅游景区,1999年正式更名为北极村。</p> <p class="ql-block"> 虽然叫北极村,但已经不算是村子了,是以“最北”文化标签著称的5A级景区,成为一个极度商业化的小镇子。</p> <p class="ql-block"> 大概是镇子内街窄人多,所以自驾车是不能进去的,停在景区外的停车场,购买景区门票后,凭门票乘坐景区观光车进入景区游览。景区也有人性化的一面,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行动困难的,可以申请绿色通道经审核后开车进入。我们车上有得过心梗、脑梗的老人,同意我们自驾进入,省去了拖行李去酒店,打听景点位置找观光车站,来回换车的麻烦,想去哪里自已驾车去,方便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 北极村北红村同属漠河市北极镇,北红村比北极村纬度高约3分50秒,南北距离约5公里,因旅游开发较早夺得“中国最北”景区称号。</p><p class="ql-block"> 北红村是国家备案的行政村,而北极村是旅游风景区,主推“找北”打卡,因此净是与最北沾边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安顿下之后,中午饭点儿,在网上查询,这儿的东北铁锅炖不错,尝尝。</p> <p class="ql-block"> 小鸡炖蘑菇,贴饼子、贴卷子一锅出,还行,好吃。</p> <p class="ql-block"> 最北一家金融机构。</p> <p class="ql-block"> 网红打卡地最北邮局,是北极村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漠河供销社又称北极村供销社,地处中国最北端,以木刻楞建筑形式建于1956年,是当时漠河村唯一的国营单位。现建筑为1977年翻建的砖房,如今被列为漠河市文物保护单位。店内仍在使用的老式货架、木制玻璃柜台、祘盘、台称等老物件,复古的宣传画,呈现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原有风貌,以老年人的念旧及年青人的猎奇心理,使其成为北极村重要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 位于黑龙江畔的七星广场,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是北极村的标志性景点。</p><p class="ql-block"> 数字96是该广场的标志物之一。关于数字“96”有多种解释,说的是云山雾罩。北极村原名漠河村,1996年更名为北极村,最有可能是纪念北极村的正式成名,缘此,北极村也被称为“96广场”。</p> <p class="ql-block"> 位于北极村旅游景区内最北端的“中国最北一家”,毗邻黑龙江,是我国大陆纬度最高的民用建筑。</p> <p class="ql-block"> 金鸡之冠是漠河市金鸡之冠广场的标志性景观雕塑,虽然北红村整体村域比北极村整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域靠北,但“金鸡之冠”是中国纬度最高点,实际纬度超过北红村,这里才是中国最北点。</span></p> <p class="ql-block"> 金鸡之冠广场旁黑龙江上的北极边境派出所最北江上警务室,这应该是警察名副其实的最北控制点。</p> <p class="ql-block"> 北红村、北极村走过,感觉北红村比北极村要好,北红村原始自然风光,乡土气息,休闲度假更惬意一些。图热闹逛北极村,夸张的宣传,不厌其烦的农产品推销,终是浅薄了些。避酷夏暑热,两处都不错,要看极光就别想了,需要顶极运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