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方寸讲台,赴一场十年之约

蝶絮飘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粉笔灰簌簌地落,在午后的阳光里舞成细小的银河。第十一年了,这白色的尘竟成了我最熟悉的伙伴,从凤阁岭的青山深处,到县功镇的清幽便利,始终相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时在凤阁岭,建河是临河紧凑的小学堂,毛家庄的土操场依然记忆犹新,还有倚在青峰山下的初中。孩子们的眼睛亮如晨星,他们的笑声能穿透云雾。记得参加工作的第一次培训结束收到孩子们连续一周的疯狂思念日记“今天我老早走进校园想要看看我的语文老师回来了没有,我已经一周没见到她了。”“哇,今天我终于见到我的语文老师。”写日记的那个大眼睛小男孩现在应该也是小伙子了吧。山里的孩子,总会用他们的行动带给我暖暖到感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的我,刚出校门,满怀教书育人的理想,却不知从何教起。备课至深夜,生怕第二日的课有丝毫差错。教案写得密密麻麻,仿佛要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倾注其中。现在想来,那般紧张兮兮的模样,倒像是要去参加科举的秀才,而不是面对一群十一二岁孩童的小学教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中的岁月慢如溪流。春日和同事们去山野采风,看桃花如何一点点染红山坡;夏日教学生们观察暴雨来临前的蚂蚁搬家;秋日收集各种落叶,做成标本,贴在作文本里;冬日里,孩子们的小脸冻得通红,却还在操场上追着雪花奔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最爱看他们写日记。没有什么章法,却满是生机。"今天看见一只蜗牛,它背着房子走路,不累吗?""妈妈给我买了新橡皮,是草莓味的,我好想咬一口。"这些文字如山泉般清澈,让我这个语文老师既欢喜又惶恐——欢喜于童言之真,惶恐于自己能否保护好这份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凤阁岭的六年,我学会了等待。教育不是急火快炒,而是文火慢炖。那个不爱学语文的小男孩最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师也可以改变一个人;那个不敢在课上发言的小姑娘,后来也会侃侃而谈发表她的意见;那个爱哭鼻子的小女孩也变得坚强乐观。山风不急不躁,吹绿了整座山岗;教育也当如是,徐徐而来,静待花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因工作调动,我去了初中。面对一群半大的少年,忽然有些不知所措。他们的眉头开始紧锁,笔下有了青春的忧郁。我教《卖炭翁》,告诉他们熟能生巧,要笨鸟先飞。而他们却在周记里写"分数如山忧谗畏讥"。我方才明白,所谓"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如先解少年之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中生的作文里,少了天真,多了思虑。有个学生写道:"我的理想是考上重点高中,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整天吵架了。"我在这句话后面画了一个小小的太阳,写下批注:"你的未来一定会很明亮。"那一刻,我深感语文教师的责任不止于传授知识,更在于点亮心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学的三年里,我钻研教学方法,研究考试大纲,带着学生们在应试的海洋里航行。他们的作文越写越规范,修辞越发精致,结构日趋严谨。带班主任的两年半每天起早贪黑,不是在管理班级的路上就是在检查宿舍的途中。每天疲于应付学生的打架、早恋、抽烟。一度听到“报告”就会心惊胆战的不知所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丝熬出了白发,用腰间盘突出换来了一个又一个优秀。这大概就是成长的代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工作的第七年,我终于有机会申请调回小学,于是满怀期待的来到了县功三小。兜转十一年,好似画了一个圆,终点又回到起点。但我知道,这个圆是螺旋上升的。凤阁岭教给我纯粹,初中教给我深刻,而现在,我学会了举重若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重返小学,我带来的不仅是三年的中学教学经验,更是一种对教育本质的重新认识。我依然认真备课,但不再拘泥于教案上的每一个字;依然重视成绩,但更关注孩子们是否保持了学习的热情;依然教作文技法,但首先鼓励孩子们说真话、抒真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年间,教材还是那些教材,但读法已然不同。教《静夜思》,不再执着于剖析隐喻象征,而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听窗外真实的风声。教《少年中国说》,不再空谈宏大理想,而是让每个孩子说说自己的"少年梦"——有的想当厨师,有的要开拖拉机,都值得尊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县功的这几年,我经常想起凤阁岭的孩子们。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上了大学,有的已经走上社会,偶尔还会给我发个信息。那个小个头的小男孩在考上研的第一时间把好消息给我分享,我高兴了整整一天;那个要来看我的姑娘让我兴奋了一个午后;还有给我写了很长一封信的姑娘让我幸福的炫耀一个夏天……这大概就是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书第十一年,又有些手忙脚乱。也许是生在农村的缘故,一直就对农村教育有着独特的情感。不管怎么选都要待在农村。但问题也显而易见凸显。农村孩子少老师也少,鉴于此种情况去年我扛起了一年级和五年级的语文大旗。但是也遭遇了教育生涯里的第一次滑铁卢。每天游走在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极点用十二分的真心对待孩子们,用乳腺增生、甲状腺囊肿和经常沙哑的嗓子还是换来了一塌糊涂的成绩。面对不曾有半句批评的校长,我也满是愧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终到了明白,一心不能二用的真正内涵适用于所有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是从教的第十一年,我又担起了二年级和六年级的担子。想要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用成绩回报领导的信任。但开学几件事发现有的事凭己之力也真是杯水车薪无力改变,经常一种莫名的挫败感涌上心头。想要为孩子的将来负责,留孩子补会作业晚会吃饭换来的是家长“哪个老师不让你吃饭,你给我说。到学校不吃饭能干啥!你吃你的不怕老师”突然就对教育变得迷茫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难道家长和老师不应该站统一战线吗?应该是我太高估自己了,我不是救世主。应该像网上说的,放下自己的助人情结,让花成花,让树成树,尊重每一个人的命运。但这样真的好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毕业班孩子送了一个包装很精美的杯子。腼腆的小男孩没有好意思亲自给我,让班主任转交给了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拿出那个杯子,忽然想起十一年前,在凤阁岭的毕业班的最后一堂课。看着默默收拾书包的孩子们,我哭的稀里哗啦。那个画有大白的水杯,我珍藏了好多年。时光流转,场景变换,但温暖依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凤阁岭到县功,从懵懂无知到游刃有余又有迷茫,这十一年走过的路。都被岁月悄悄记录。镌刻着我与孩子们共同的成长,见证着教育这场温暖的坚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倒觉得,教师更像是种树的人,不一定能亲眼看见参天大树,但依然日复一日地浇水施肥。而那些树,终将成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书第十一年,我还是会焦虑于孩子们的成绩,也会关注他们长远的成长。那个腼腆的姑娘,现在已经走上社会也能独当一面;那个不愿和人分享的姑娘也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教育的效果,往往要很多年后才能显现,如同春种秋收,需要耐心等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时常对自己说:不要急,教育是慢的艺术。你在孩子心中种下的种子,可能要到他们长大后某一天突然发芽。而那种发芽的喜悦,足以抵消所有日常的疲惫与挫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站在县功镇三小的讲台上,望着台下明亮的眼睛,忽然觉得十一年兜转,为的就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我不是指点江山的激昂之士,而是呵护苗芽的守园人。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纠正拼音、批改日记、调解争吵,都成了教育最真实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粉笔灰依旧在飞,落在我的袖口,星星点点。这十一年,我从青山走到城边,从懵懂走到从容,唯一不变的是对这份事业的眷恋。下课铃响,孩子们涌出教室,如彩色的溪流。而我留在原地,擦拭黑板,看白尘落下,恍若细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雪,落在心上,是暖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方寸讲台,赴一场十年之约。教书十一年,我才真正懂得:教育的真谛,不在于塑造,而在于唤醒;不在于灌输,而在于点燃。那些如山间明月般清澈的眼睛,那些如春风拂面般温暖的笑声,便是这十一年来最好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知道,我仍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