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选 择</p><p class="ql-block"> 雪 容</p><p class="ql-block">我向来以为,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横亘着一道分明而不可逾越的界线。科学者,理性与实证之产物也;伪科学者,则不过是些虚妄的臆想,披着科学的外衣,招摇过市罢了。然而,当我真正站在这一界线的边缘,却发觉事情并非如此简单。</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是一个阴沉的午后,我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阅着一本关于量子力学的书籍。书页间夹杂着一些旁注,是前一位读者留下的,字迹潦草而狂热。"量子纠缠证明了灵魂的存在","薛定谔的猫揭示了平行宇宙的真相"——这些字句如同蚂蚁一般,在我的视网膜上爬行,令我既困惑又不安。</p><p class="ql-block">我合上书本,望向窗外。雨滴在玻璃上蜿蜒而下,像是无数细小的思绪在寻找出口。我想起前些日子在网上看到的一则新闻:某位"大师"宣称可以用意念治病,吸引了大批信徒。警方介入后,发现所谓的"治疗"不过是些心理暗示的把戏。然而,那些信徒中,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p><p class="ql-block">"他们难道看不出这是骗局吗?"我曾向友人这样问道。</p><p class="ql-block">友人耸耸肩:"人总是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这或许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科学要求我们怀疑,要求我们验证,要求我们不断推翻既有的认知;而伪科学则恰恰相反,它迎合我们的懒惰,满足我们的虚荣,给予我们确定的答案和简单的解释。</p><p class="ql-block">我曾认识一位研究中医的朋友。他坚持认为中医理论中的"气"和"经络"是真实存在的,尽管现代解剖学从未发现过这些结构。当我问他为何不寻求科学验证时,他回答说:"有些东西,科学暂时解释不了,不代表它们不存在。"</p><p class="ql-block">这句话本身并无不妥。科学的确有其局限性。但问题在于,当一种理论无法被验证,也无法被证伪时,它究竟是科学的未知领域,还是纯粹的臆想?</p><p class="ql-block">我开始反思自己对科学的态度。科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种方法,一种不断质疑、不断修正的过程。真正的科学家,从不声称自己掌握了绝对真理,他们只是在黑暗中摸索,试图点亮一盏又一盏灯。</p><p class="ql-block">而伪科学,则往往以真理自居。它不需要证据,不需要逻辑,甚至不需要理解。它只需要信徒。</p><p class="ql-block">雨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斑驳地洒在书架上。我重新翻开那本量子力学的书,这一次,我跳过了那些旁注。书中的公式和图表依然艰深,但我忽然明白,科学的魅力不在于它提供了所有答案,而在于它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为此不懈探索。</p><p class="ql-block">在科学与伪科学之间,我最终选择了前者。不是因为后者毫无价值——人类的想象力本就珍贵——而是因为前者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质疑,如何在不确定中前行。</p><p class="ql-block">选择科学,便是选择了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这条路上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永恒的真理,只有不断的发问与求证。它或许令人疲惫,却也令人清醒。</p><p class="ql-block">窗外,一只鸟儿落在湿润的枝头,抖落了几滴水珠。我合上书本,知道明天仍会有更多的问题等待解答,而我将带着这份选择,继续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