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4)

孙建克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2x1uis"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3)</a></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四、语言文字是所有艺术的基石(14)</b></p><p class="ql-block"> 西方古典派求真,在真实性上最为出色,很值得学习。但因不知应用“三要素”,一贯来只能画神和名人,造成了类型化,似乎题材被用完了。正于此时,照相术发明,弄得画界走投无路,又因通过启蒙和文艺复兴运动,神权和神威被打倒,宣扬人权和个性解放,画家们放弃了人物画转入外光派,所谓印象派的“浪漫主义”绘画运动。初始时确实兴高采烈,似有了一个新的天地,但不久,又厌倦起来,因仍然没有抓到内涵。于是有人提出“变形论”。</p><p class="ql-block"> 塞尚等人兴起了后期印象派的绘画变形方法论,认为事物基于几何形体。把基本几何形体充当事物内涵来认识竟引起西方画论界的注意,认为这是了不起的对绘画内涵的发现,所以把塞尚抬得很高,称塞尚为绘画之父。</p><p class="ql-block"> 具有很大讽刺意味的是,“画家莫利斯·德尼在1900年专门画了一幅《向塞尚致敬》的油画,画面上画着塞尚的一幅静物画,周围站着一圈对塞尚的崇拜者,其中有象征派画家雷东(Reden)、德尼自己、纳比派画家维亚尔(Vuillard)、塞律西埃(Serusier)、郎松(Ransen)和博纳尔(Pounard)”[27]。</p><p class="ql-block"> 既然崇拜塞尚为绘画之父,而这幅画的结构、主题和画法,竟都是用的被他们抛弃掉的古典派的,却不用“绘画之父”主张的方法,岂非自欺欺人?20世纪初,俄国爆发列宁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革命口号所谓把“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28],这句口号被现代派引用到绘画的“革命”中来,竟一概抛弃了人类历史创造的文化精华,走向虚无主义。</p><p class="ql-block"> 现代派最后以康定斯基的理论“点、线、面”为最彻底的绘画抽象内涵。把点、线、面说成是事物的概念和内涵,本身就是一种误解。点、线、面并非事物本身的内涵和概念,而是事物外形式的“内涵”与“概念”。事物的内涵和概念是不可能看得到和摸得着的。正因为点、线、面是外形式的“内涵”和“概念”,所以它们仍旧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所谓外形式的“内涵”和“概念”的说法,也很勉强。因为一切事物的外形式概括起来不外是点、线、面的结构。康定斯基的理论实际不过是塞尚的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罢了!西方追求从外形式结构中得到内涵,却始终和内涵不着边。</p><p class="ql-block"> 今举一个抽象派的雕塑作品为例子:在比利时安特卫雕塑公园中有一座标题为《动物》的石雕,身体很像一头猪,然四脚下部像瓶脚,头好像一个铁的凿头。其总体像猪(兽类),但和虫、鸟、鱼虾及两栖动物毫无相似,岂非把这些动物都排除在“动物”之外了!“兽”是动物,其他究竟是什么?这对于大人说是开知识的玩笑,对于儿童说正好成为扰乱知识的一种恶作剧。原来看得见的“抽象”是梦中的“四不像”!这种抽象作品恰恰成为如何理论认识抽象的瞎说,成为人们自作自受永远不能解决的难题!</p><p class="ql-block"> 欲真正解决这个难题,唯一的办法是批判和抛弃这些理论和作品,像当年他们抛弃古典派一样。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是直接符合的话,那么,任何科学都是多余的了!”[29]所以专从外象论绘画内涵,怎能有内涵?而且绘画的内涵并非直接存在于事物之中,而是由于作者对社会的某种现象有所认识,然后对应于自然某些事物的形象而产生灵感。怎么可以作者还没有意识到某个社会问题存在于形象中,而直接从对自然事物外象的专门研究中得出什么内涵来?这岂非是空洞的探索?</p><p class="ql-block"> 西方经过现代派一百年的摸索,近来才如梦初醒,已扬弃“现代派”转为“后现代”。名目已改了,但“后现代”应走的是什么道路,仍在争议中。</p> <p class="ql-block"><b>【注】</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7] 河清:《现代与后现代》第174页,1998年11月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8] [法]鲍狄埃:《国际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3页,1972年6月人民出版社出版。</span></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4r0lru" target="_blank">叶升龙画论·第四章《诗画论》4.04(15)</a></p>